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资金链出现断裂的企业比比皆是,这让中国的企业有了很多进入的机会。自2011年伊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情就开始集中爆发,并购的触角不仅涵盖传统的能源资源领域和资产设备收购,更指向了技术升级。仅2011年2月以来,国内企业披露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超100亿美元,相当于上年全年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金额的四成。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中国并购也进入WTO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并购交易升温的趋势明显,无论并购数量还是交易金额,均大幅攀升。中国并购也进入WTO时代。2004年的并购事件中不仅有境外企业为了进入市场而长驱直入收购中国企业,也有中国企业大搞海外收购活动。中国企业不在只是被追逐的对象,如今也能频频出击盛大借上市余威收购韩国网络游戏公司;  相似文献   

4.
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跨境海外并购占全球并购市场总额约11%,比2009年同期增长32%,出境并购金额高达473亿美元。中国企业总计以近500亿美元收购了280家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5.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中国的海外并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规模和金额也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开拓国际市场。最近,中国民营轿车企业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企业今年的最大收购。本文将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开始,谈谈现阶段众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所面临的问题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晶 《三联竞争力》2005,35(1):78-78
2004年,中国发生很多起并购事件,金额巨大,形式多样。本刊参照中国并购网、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在线等多方资料,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股权,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以及中国企业本身的重大重组事件进行综合,再考虑并购案带来的影响,评选出2004中国10大并购。  相似文献   

7.
据<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迄今为止,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2008年前三季大幅增加了101.9%.其中,资源领域的并购最为活跃,金额达到了389亿美元.2009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又进一步加速,已日益成为全球跨国并购中活跃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政治联姻?     
并购雅士利并非一笔合适的买卖。6月18日,蒙牛正式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从雅士利第一大股东张氏国际以及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D airy Holdings手中购得约75.3%的股权,最终涉及金额将在87亿元人民币左右,成为国内乳企最大金额的并购。  相似文献   

9.
张子鹏 《大经贸》2009,(5):62-63
中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公司,五矿集团收购澳锌矿公司,华菱钢铁收购FMG股权,中金岭南收购PEM公司,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能源公司,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正在进行……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近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高潮迭起,仅今年前两个月就已有22起,涉及金额218亿美元,居全球第二,较去年同期上升40%,达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对各种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并没有因为全球性经济衰退而改变,一波中国抄底海外资源的浪潮正在卷来。  相似文献   

10.
周志明  三木 《大经贸》2005,(9):60-62
2005年,中国企业并购之年。联想收购IBM,海尔并购美泰,中海石油并购优尼科,南汽和上汽收购罗孚,中石油收购拉萨可石油。艰难!同时,也存在一种危机,公关危机。海尔并购美泰的收购时,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布鲁曼菲尔德日前表示,在竟购过程中,海尔暴露出了传播和公关方面能力的不足问题,从而使收购美泰变得更为复杂,这将使未来的中国企业收购变得更加困难。通过那场并购之风,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企业太过低调,那些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们真真落实了“防火、防盗、防记者”这条信则,对于并购三缄其口。事  相似文献   

11.
2016年Q1新三板并购保持活跃。2015年是新三板并购元年,并购交易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呈井喷态势。进入2016年,新三板并购热度不减。2016年Q1达到重大资产重组标准的并购交易为50起,交易金额为104亿元。并购方向方面,挂牌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占比有所上升;并购目的方面,产业相关依然是主流,多元化并购占比上升;支付方式方面,现金支付比重上升,纯股份支付比重下降。  相似文献   

12.
普华永道公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进入2012年,并购势头更加猛烈,很多收购对象都是全球一流企业。中国企业‘定出去’’是中国经济逐渐发展壮大的必然产物。现在人们关注的是,到底是哪些中国的企业成功地走了出去?它们为什么能够走出去?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脱颖而出,练就了较高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普华永道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增长趋势十分显著。2010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超过30%,达到创纪录的188宗,已披露的交易金额合计约380亿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仅公布了144宗海外并购交易,披露金额约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大宗并购频频发生2007年2月27日,沃尔玛正式对外宣布收购好又多35 %股份,全部金额涉及10亿美元,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大并购案"。3月21日,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全数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股权,华润集团超市业务跃升全国第一。7月4日,可的便利和同属大光明旗下的好德便利、光明便利等连锁便利企业"合并同类项",一跃成为国内第一连锁便利企业。同年,国美并购大中案后,而成为家电零售业不可争辩的"教父"占居中国零售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并购是企业获得发展的一种方式。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上升。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达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据美国证券资料公司的统计,1997年全球的并购交易金额达2.45万亿美元,1998年2.62万亿美元,1999年3.4万亿美元。超大型并购纪录也是不断被刷新,美国微波世界通信公司收购斯普林特电话公司交易金额1290亿美元;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公司,交易金额竟达1840亿美元。在这一浪潮中,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金额庞大并购的案例。比如:搜狐(S…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觊觎中国几十年的国际并购大腕们开始从容不迫地收购我们的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消费品、基础材料以及机械等领域的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钢材领域——米塔尔收购华菱管线,机械领域——凯雷收购徐工机械集团,电气领域——丹佛斯收购浙江海利、通用电气收购上海新华……跨国公司在中国蛰伏已久,已经开始蓄势而发,有多少“收购事件”还将上演?  相似文献   

17.
《商》2015,(43)
<正>自我国加入WTO以来,为响应"走出去"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通过海外收购的方式来实现规模扩张,占据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不乏大型的央企。2013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对外宣布已成功并购加拿大Nexen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151亿美元的交易价格也创下了国内企业并购金额的历史之最。本文将对中海油在并购过程中面临风险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做出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4,(3):58-59
1月5日,朝日啤酒和伊藤忠商社以3.848亿美元(约30亿元),收购由康师傅l3家饮品公司合并组建的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50%的权益。这是近年中国消费品市场中涉及交易金额最大的并购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内资并购涉资506亿美元 2007年12月18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企业并购岁末回顾与前瞻>报告.报告称,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呈强劲增长态势,其中内资本土战略并购贡献最大,交易金额和数量占比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20.
一、跨国并购的基本情形与一般程式 跨国并购形式多样,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产权制度多种多样,并购企业所处情形多种多样,由此引出跨国并购所取形式的多样性.粗略地浏览一下近一、两年以来见诸媒体报道的中国企业参与的跨国并购案例,至少可以归纳出7种情形: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外国企业;中国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企业在华子公司;中国国内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收购或兼并境外中资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彼此兼并或收购;外国在华子公司收购或兼并中国国内企业;在华外资企业子公司收购或与境外外国子公司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