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税制设计和配套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分析,认为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遗产税制以及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税收收入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如何开征一个新的税种,制定一套良好的税制是每一个政府最重要的课题.遗产税及赠与税的开征,相较于所得税更具有公平性和效率性,且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如所得税那么直接.中国目前贫富悬殊的现象加大,遗产税及赠与税的开征、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现象,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研究遗产税的起源和发展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就开征遗产税的社会意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遗产税的开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经济师》2002,(10):200-200
文章分析了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现实意义 ,从税制模式、税制要素、开征遗产税的配套措施 ,对我国遗产税的开征及税制建设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开征遗产税须消除的疑虑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  刘植才 《现代财经》2008,28(1):10-15
当前围绕我国是否应开征遗产税的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开征遗产税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并且我国目前已具备开征基本条件.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遗产税制度应成为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收入水平也相应拉大,及时开征遗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呼声不在少数,但由于遗产税开征有悖税收的效率、公平原则,相应配套的个人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制度及立法制度的缺失,同时基于遗产税税源的不足,我国国内税制改革和国际上取消遗产税的国际趋势,我国遗产税的开征时机尚不成熟,应暂缓开征。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6)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征收遗产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些人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征收遗产税的条件,可以产生一些积极的社会效应,比如鼓励人们勤劳致富,不做寄生虫等;而有些人对中国现在是否具备开征遗产税的条件存在质疑,比如,中国关于征收遗产税的各方面相关配套制度是否完善等。文章从遗产税的概念、背景、意义等基本问题出发,采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征了遗产税,由于特殊的历史情况和客观条件,我国至今尚未开征。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形势的变化,开征遗产税的政治意义越来越突出,甚至大于它的经济意义,可以肯定地说遗产税的开征势在必行。然而,由于我国发展的特殊历程和具体的国情,开征遗产税确实存在许多困难,因而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大量的准备工作。再者税制模式、开征时机、推行步骤等政策也必须根据我国具体的发展形势和国情来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关于开征遗产税的讨论即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虽然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可以开征遗产税,但是遗产税税制极其繁杂,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在征管方面难度很大,使得遗产税的开征面临很多问题。但遗产税制度能对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当各种客观困难克服时,就应该适时推出遗产税制度。因此,在立法方面,对其税制的选择、起征点和税率的确定以及涉外遗产问题的处理等应该有所构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征收的一种税收.中国已基本具备了开征遗产税的相关条件.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完善中国的税制体系;有利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状态;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税收权益;还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8)
文章从遗产税开征的理论依据、税收原则和遗产税产生的社会效应三个方面,对现代遗产税理论研究中的内容和成果进行了梳理。但由于研究者分析方法和视角不同,很多问题仍在争议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这些研究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遗产税开征的理论研究和制度选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制度对当时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文章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农业合作金融制度的演进历程,试图从制度演进角度来展现近代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的全貌。研究表明:(1)近代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即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引动与农民自动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国家和社会引动以及社会自动型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的国家代动与农民被动型制度;(2)无论哪一种制度模式,虽然起到了缓解农村金融枯竭、打击传统高利贷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又都未能跳出合作金融悖论的怪圈,而合作金融悖论导致近代中国合作金融制度背离了“草根金融”的本质并最终走向失败。文章为当前我国如何构建合适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我国开征遗产赠与税的时机已成熟,应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实际国情,采用总遗产税制,以居民的不动产和有形动产为课税对象,实施高起征点、低税收负担率、个人申报制和支票制、轻税重罚,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现行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并未有效发挥其调解财富分配的功能。因此,具有缓解贫富差距作用的遗产税开征与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遗产税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力图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开征遗产税的结论,并为关注遗产税的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政府对房产拥有者征税,税收负担其实更多地落在了购房者身上。中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过度投机,降低商品房价格的作用不明显。应改变住房需求弹性,在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REAL ESTATE TAX IN URBA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nce its foundation in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has adopted several contrasting policies to address the urban housing problem. Among them have been changes in real estate tax law. The first real estate tax laws in the PRC were promulgated in January 1950. Amended several times, they became ineffective after 1973. In September 1986, the State Council promulgated a new real estate tax law affecting all urban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is new law, real estate taxes are to be levied on owners, so that most real estate taxes have been paid by enterprises rather than households. However, with the recent drive to privatize housing in urban China, property rights are being transferred from public to private ownership, and in conjunction with real estate taxes, this is producing undesired inequal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taxation, examines the role of property tax in the ongoing housing reform, and recommends changes in real estate taxes that would better achieve the government's egalitarian goals. ( JEL H20, R31)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与税收公平是影响纳税遵从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背景,将公共服务满意度、税制公平与纳税遵从纳入公平理论框架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纳税人对税制公平的评价,无论是对政府部门的日常行政服务还是其他公共部门的基础公共服务而言,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纳税人对税制公平的评价就越高;同时,税制公平对纳税遵从有正向影响,纳税人对税制公平的评价越高,其纳税遵从度就越高;税制公平评价在公共服务满意度与纳税遵从之间发挥着中介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提高我国公众纳税遵从度可以从改善公共服务和强化税制公平两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需要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抑制财富的不公平分配,个人所得税与消费税虽然具有调整社会财富分配的作用,但二者的税制模式限制了它们在税收正义上的效力,故有必要开征更具社会公平价值的遗产税,并且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与道德水平以及法律环境为遗产税的开征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最优所得税主要探讨税收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问题,以及给定公平偏好程度下,如何确定最优边际税率水平。即使在崇尚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的社会里,政府同时兼顾再分配和财政收入目标的基础上,只要略加考虑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效应,哪怕是微弱的考虑和兼顾,最高边际税率都不会达到100%。而且,借鉴斯特恩最优线性所得税模型及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估计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还可以适当降低到36%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化扩张现象比较突出,造成土地闲置、资源浪费,致使失地农民生活缺乏保障。房地产税,作为调节房产和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理应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房地产税的改革方向应为: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条件下,通过合并部分税种、完善部分税种的课税要素等措施来适度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一方面满足地方财政的正常开支,另一方面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增强其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抑制对土地资源的过度需求以及房地产的过度开发,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