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选取武汉市作为案例地,借助ROST CM 6和NVivo 11分析软件对旅游者在小红书、马蜂窝上发布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与主题分析,引入具身理论对游客参与精致露营旅游时的旅游体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精致露营旅游体验的核心主题是露营地、露营活动和旅游者;露营地概况、住宿、饮食、自然环境、员工服务、费用、露营装备、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影响游客旅游体验;露营活动分为静态活动和动态活动,静态与动态活动的结合丰富了旅游者体验;旅游者主要动机是与大自然密切接触、躲避人群和打卡,主要类型是朋友型与亲子型,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总结武汉精致露营旅游游客体验产生及价值内化框架,并提出针对性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的建议,为精致露营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黑色旅游作为一种"另类"的旅游形式,具有比"寻常"旅游形式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黑色旅游日渐为大众关注和接受的今天,其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百度旅游、马蜂窝3家旅游网的线上点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性研究,并构建了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模型。结果表明:(1)本研究将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划分包括9个一级类目和30个二级类目的分析体系;(2)到访者对参观动机、基础设施、情感态度、价值评估这四个类目感知程度最深;(3)情感形象在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中占绝对比重,并贯穿于游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可反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景区的形象优化。同时也可为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对象进行研究,使用百度指数作为信息源对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游客的人群特点,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等;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感知、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准确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结果](1)分析客源地市场特征表明景区对浙江省内地区影响力较大,中年男性游客对景区关注度最高,游客出游多受法定节假日影响,且行程安排多为省内周边游。(2)网络评价文本分析表明游客对景区认可度较高,游客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从景观风貌、休闲活动、景点设置、设施服务、文化底蕴、游客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细化分析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景区优化提升可以从针对客源市场人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景区、挖掘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完善服务、开发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方面入手,同时,对核心景点的保护、注重以食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并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防止过度商业化以保持淳朴天然的景区旅游氛围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游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追求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将游客满意度理论运用到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森林旅游游客体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挖掘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潜在因素,并借助IPA模型对游客期望与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山东省49处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消费价格、管理服务、条件设施、资源禀赋、游憩活动、景区环境及情感氛围7种体验;(2)游客职业、年龄、学历、月收入等特性差异对旅游满意度影响显著,且游客期望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森林旅游各体验项目期望均值为4.15,满意度均值为3.76,游客对山东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基本满意,森林旅游产品的各体验项目还有待修补与改善;(4)根据IPA分析结果,得出继续保持项目12个、供给过度项目5个、从容改进项目6个、重点改善项目9个。在此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旅游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丰富体验产品类型,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改进旅游设施,提高管理服务品质;整合旅游资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等政策启示。研究结果验证了游客满意度理论在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的可行性及指导意义,从体验主体角度出发,扩展了游客特性、期望与体验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维度,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游客感知现状,提升森林旅游体验满意度,深入发展森林旅游体验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传统旅游目的地肇庆市为案例地,以旅游地官方照片和旅游者所发布的网络旅游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借助Nvivo 11软件对两组照片内容进行质性编码分析,获取主、客双方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者所表征的旅游地形象的异同,比较照片表征内容结构。研究发现:两组照片所表征的内容结构符合旅游目的地意象"地脉文脉功能"三维耦合结构,并且内容要素可分为七个节点类目,其中在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传统非物质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四个类目上,主客双方的旅游照片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目的地官方在兼顾地脉属性建构的基础上,重视对文脉的表征。而旅游者则对肇庆地脉属性感知更强,同时十分关注对旅游体验有直接影响的功能属性。因此,旅游地在塑造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兼顾、动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考,不断修正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森林康养旅游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决策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有超七成的被调查者评价自己之前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森林康养,说明森林康养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尚未建立;(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因素会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行为意向;(3)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同时在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旅游文化内涵外化的研究已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但从心理学角度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本文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认知的一种方式,应该依据旅游者的感知构建旅游文化内涵的外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古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重点地带,生态环境是保障大运河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角度,研究古运河扬州段的旅游生态环境情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古运河旅游带实际情况,构建生态环境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古运河游客与居民生态感知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旅游者对扬州古运河自然环境总体呈正面、积极感知,对人文环境感知持保留态度;性别、年龄、职业的差异对扬州古运河的生态环境感知没有显著差异;教育水平的差异对部分因素的感知有显著影响;景区的噪声污染对扬州当地居民的生态感知产生负面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重点保护水体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关注当地居民的建议与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恩施土家女儿城是全国土家族文化集聚地,也是地方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对接较为成功的案例,对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从游客旅游体验的角度出发,运用网络文本分析和ASEB栅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女儿城游客的旅游体验。结果表明:(1)游客旅游体验的高频词汇以特色民俗表演、土家美食、吊脚楼式建筑为核心,女儿城文化旅游项目对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游客在女儿城景观开发和基础服务设施层面的体验感较差,整体满意度不高;(3)近年来,游客负面评论增加,有明显的旅游体验满意度下降趋势;(4)女儿城具有土家民俗文化品牌优势和环境优势,但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制约了游客旅游体验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为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主观印象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主观印象是个体对所接受的旅游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后的主观感知结果,并非客观推广传播的旅游形象在个体大脑中的完全再现.桂林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探索入境游客对桂林旅游总体印象的感知,能够为桂林旅游的形象宣传策略的制定、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目前基于旅游市场调研一手资料的旅游印象研究还没有,本文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决策是指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本文对宋城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动机认知、旅游信息的获得和评价选择偏好过程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数字足迹信息,采用ROSTCM6.0软件对关于沈阳市乡村旅游的673篇游记、2071条相关评论进行内容挖掘,提取高频词,并结合样本数据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三个方面对沈阳乡村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探讨旅游者对沈阳乡村旅游的形象感知,构建语义网络共识图,揭示游客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基于文化遗产真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缺乏文化的旅游就会缺乏魅力,旅游的过程也是旅游者身体力行的精神享受过程,对于旅游者来说追求的是一种真实性体验。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旅游的主要体验对象,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体验形式基于其文化遗产内涵不同而日益丰富,认识草原文化的旅游潜力,并且塑造真实性体验以吸引旅游者,能使草原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目的]乡村旅游形象是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合肥大圩镇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关系概念模型,探索并验证了游客感知形象维度与结构,并深入分析各形象维度及以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对行为意向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从而为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实现乡村人地关系和谐共生提供借鉴。[结果]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包含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乡村环境与设施感知、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乡村景观与建筑感知4个维度;各维度对旅游体验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17、0.38、0.25,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4、0.17、0.25、0,对行为意向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0.15、0,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对行为意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0.63,旅游体验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为0.49。[结论]各变量影响路径系数并不相同,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维度对旅游体验、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高于其他维度,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旅游体验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应加大重视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对乡村旅游形象提升的作用,注重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优化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而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体验需求驱动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以满足旅游者的内在需求为核心,对旅游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进行创新性设计,促使旅游者的旅游美好度提升,继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另外,体验需求驱动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建立在不断完善的"体验链"基础之上的,需要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差异,为其提供差异化的体验项目,与此同时,加强旅游区域内各项体验项目的协调搭配,尽可能的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是乡村旅游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实现的重要助推剂。文章旨在建构并验证游客感知价值、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之关系模型,以了解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路径。[方法]该文选取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为案例地,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经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梳理,建立概念性框架,并运用AMOS 21.0软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结果]乡村旅游感知价值对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环境责任行为皆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环境责任行为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并且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在感知价值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结论]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感是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升游客感知价值和强化游客地方依恋情感,从而促使其产生保护环境的负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轮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上海是我国现有四大邮轮母港之一。本文通过邮轮旅游者的问卷调查,获取旅游者基本信息,分析上海邮轮旅游者的旅游时机选择、出游动机、信息获取渠道、消费水平和结构等行为特征,提出应细分邮轮市场,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发布和预定服务,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旅游者需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以河南省滑县410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感知利益、社会网络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感知利益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有正向影响,且感知经济利益的影响最大,然后依次为感知生态和社会利益;(2)社会网络对农户质量耕地保护行为有正向影响,且宗族性网络较朋友圈网络影响更大;(3)宗族性网络能够通过对感知经济利益的显著影响,促进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发生,而朋友圈网络能够通过对各维度感知利益的显著影响促进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发生;(4)上述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形成路径中,不同年龄代际和耕地经营规模的农户群体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在推动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进程中,要注重强化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的利益感知,充分利用和拓展农户的社会网络。此外,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年轻化和经营规模化,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农户感知利益和社会网络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和探讨旅游和文化有效融合的最佳途径,按照旅游者在"旅游体验模式"产生的感觉差异将旅游者确立为物种类型,由此对应产生五种旅游产品模式。但是这五种理论模式并不能与实际相契合,因此在现实中,应当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从旅游者体验需求的角度出发,从而探寻文化与旅游耦合的最佳产品类型。  相似文献   

20.
长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是我国唯一的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资源的国家公园。文章以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及延庆世界地质公园4个核心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在蚂蜂窝和携程网的游记板块搜索相关网络游记,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模型从游客视角探索长城国家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1)游客感知的长城国家公园旅游形象可以归纳为核心吸引物、历史文化氛围、旅游活动、配套设施、服务体验5大要素。(2)游客的网络评论以积极情感为主,并且表现出一定的重游及推荐意愿,游客对长城国家公园有着较为清晰的历史文化定位,但存在旅游方式单一的问题。(3)由IPA分析可知,旅游形象各要素的表现性评分普遍较高,但重要性评分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核心吸引物是游客最关注的要素。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长城国家公园以历史文化体验为特点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为国家公园的旅游形象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