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的出口产品结构“七五”期间,已实现了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战略转移,目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80%以上.但结构调整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未根本解决,仍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调整缓慢.其中轻纺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70%以上,与八十年代末69.44%的比重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这种商品结构的单一性对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十分脆弱.截止今年3月,全国纺织品类全棉纱、布的国内价格平均比去年底上涨100%,出口换汇成本激增,致使江苏棉织品、棉针织品、棉布服装、涤棉服装等主要商品的外贸出口全面下降.二是主导产业缺乏整体贸易优势.江苏的建材、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目前仍处在  相似文献   

2.
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薇  胥媛 《时代经贸》2007,5(7):43-44
本文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现阶段以服装为主的杂项产品出口是我国工业制成品中贸易竞争力最强的产品,而机械运输设备是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后对未来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晓薇  胥媛 《时代经贸》2007,5(7Z):43-44
本文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以及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现阶段以服装为主的杂项产品出口是我国工业制成品中贸易竞争力最强的产品,而机械运输设备是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最后对未来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蒋和平 《生产力研究》2011,(5):156-157,171
对外贸易是韩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对韩国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韩国进口能源、原材料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韩国初级产品的外贸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不明显;大多数工业制成品的外贸竞争力较强,比较优势较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不明显,外贸竞争力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较突出,外贸竞争力较强。韩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以大企业集团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利用外部资金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了经济贸易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赵丽敏  刘鹏 《当代经济》2011,(1):129-130
山东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高.本文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出口商品呈现出逐渐向中等和高技术含量制成品转化的趋势,并就以后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特征——零部件贸易比重高,产生了不同国家的贸易逆差.进而运用台湾学者陈宏易附加值数学模型,推算了中国-东盟间的贸易附加值,测度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贸易利益.得到结论:在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逆差下,中国从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体现在贸易附加值逐年增加的趋势上;但剔除出口扩张数量效应的贸易附加值率,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依靠出口规模的扩大从对东盟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获得了直接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7.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出口初级产品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到进口初级产品同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对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转化的时点进行了判断,进而从要素禀赋状况、两类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以及相对需求变化的角度分析了促使我国贸易模式转变的根源,为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江苏省1993-2011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FDI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总体和内部结构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以探究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文章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了:FDI促进了江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内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增长,反映出FDI促进了江苏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即FDI是江苏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江苏合理利用外资以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出口结构视角重新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4变量系统中,利用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还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变化,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应拘泥于出口总量的高低,而应深刻理解出口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致力于出口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型服务,取得出口贸易的动态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统计描述手段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新兴市场的竞争力,发现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船舶、办公及数据处理等产品上具备较强的出口优势,但在发电机械、航空航天设备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仍处于竞争劣势;笔者运用CMS模型对影响出口各因素的分析显示,中国对新兴市场机电产品出口越来越依赖于进口需求规模的扩大,根据新兴市场静态需求结构所做的出口结构调整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但这种调整并未适应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动。  相似文献   

11.
张彬 《产经评论》2020,11(2):144-160
考虑生产分工对中美间经贸联系程度、贸易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基于生产分工下价值链视角,构建出口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验证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结果显示:2016年及之前,中国仅在杂项制品大类上,对美国显示出较强出口竞争力,机械和运输设备、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双方竞争性较强,其余大类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竞争力不具优势。引入其他国家作对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对比国家均无显著出口竞争力,而且对美国出口具有单价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对这些国家出口多缺乏单价优势,而2017年以来对美国和对比国家的贸易变化,进一步勾画出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竞争力不足。在生产分工主导全球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参与地位,宜强化自主技术研发、提升外资质量和技术外溢、加快"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产品出口以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电子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我国电子工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如何调整电子出口产业结构,改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换汇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出口换汇率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以适应世界电子市场的需要,这是关系到我国出口电子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以及电子产品出口贸易能否顺利扩大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电子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倒置,国有电子产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与传统产业相比,电子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洋 《经济论坛》2003,(18):63-64
一、总体判断迄今为止,中国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的产品,即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而附加值比较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比较弱。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美国市场上,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来说,我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具有很大的出口优势,即出口竞争力很强;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的出口竞争力只处于国际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等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从市场占有率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三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品…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2009,(4):86-89
<正>调结构提技术促重组备资源长江证券认为,"调结构"一方面是调整产品结构,另一方面是调整出口关税结构。按照规划的思路,产品结构调整就是要压缩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比重,大  相似文献   

15.
陈新年 《经济纵横》1991,(6):26-29,34
<正> 改革开放10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以求扩大出口规模;然而,面对90年代,应重新思考。建国以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曾有过较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升幅很大。1953年,初级产品占79.4%,工业制成品仅为20.6%;1956年,工业制成品猛升到48.8%。6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格局没有多大的改变。进入80年代,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贸易的逆差特征——零部件贸易比重高,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中国-东盟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附加值和贸易附加值率,随后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附加值的影响因素.本文结论: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逆差在一段时期内是无法改变;在这样的分工和贸易形态中,尽管存在贸易逆差中国仍旧获得了一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利益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出口数量的扩张实现的,如果出口数量扩张受到阻碍,中国将会出现贸易利益漏损.最后本文的建议是:要提升中国自对东盟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获利,需要实现中国分工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技术含量角度,从不同技术含量水平下的制成品出口RCA指数、TC指数来分析山东省制成品出口的技术含量情况,同时引入了全要素生产率来构建测算山东省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得出结论:山东省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近年来变化不大,比较优势仍然是在很多低技术产品和少数中技术产品上;山东省制成品出口技术复杂度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福建省出口的相关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发现,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与福建省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及中间产品则抑制了福建省经济的增长;反之,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也实现了对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深入调整出口企业结构、进一步平衡地区出口贸易、逐步调整经济政策等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福建省出口贸易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5,(12)
文章通过分析2006至2013年安徽出口相关数据,总结出安徽在出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省内各市出口发展不平衡;对美出口增长较快,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长缓慢;贸易方式集中于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两种。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安徽出口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调整,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的低附加值出口已经难以为继,如何通过提升附加值增强出口竞争力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WTO-OECD于2013年推出的TiVA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国附加值出口行业结构及构成来源,并构建附加值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出口技术结构,利用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附加值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技术复杂度是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附加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开放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融入.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供给侧改革,通过政策引导增强研发能力,从技术层面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并坚持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