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15年中国股市遭遇了暴跌,股价狂降,让万千股民唏嘘不已,它的来势非常凶猛,股价下跌的也非常大,它的波及范也相当大,这一场史无前例的股价大暴跌,股市大崩盘,成为股民以及整个国家甚至世界都关注的大事.本文就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来一一说明股市对实体经济的实质影响,同时也点出了股市对实体经济的限制,最后得出股市对实体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加强股市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李伟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23):F0004-F0004
今年我国股市开始下跌,股指从6124点最低跌到2566点,跌幅高达58%,下跌幅度之大.确为近儿年所罕见。如此暴跌,引来许多业内人士撰文分析此番下跌的缘由。笔者认为其中许多观点是错误的,赢利盘太多且赢利丰厚才是这次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最近,世界性的股市剧烈动荡反映了20世纪后期世界金融与货币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联系紧密。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10月27日,华尔街股市道一琼斯股指下跌了37.18%;而香港股市在10月23日下跌10.4%,10月29日又下跌了13.7%;接着股票市场又下跌7.5%。之后圣保罗股票交易所的指数10月27日下跌了14.9%,欧洲各地股市在10月28日这一天出现股市暴跌的局面。这是7年来一天内最大幅度的下跌。这场危机最初的导火索理应归属泰国。泰国经济一度是令人称羡的“耀眼明星”。据专家分析,导致泰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就是储蓄和投资。…  相似文献   

4.
今年 3月 13日至 4月 17日,美国股市出现了自 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的震荡,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由3月间的最高点5048点猛跌至4月 15日的3321点,累计跌幅高达34.2%.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此期间也累计下跌了805点,跌幅为 816%。美国股市的暴跌使我们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再一次领略了股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情和惨烈。 美国股市震荡的原因 此次美国股市大震荡.既是对美国长达9年多的“牛市”行情及其过高股价的调整和消化,同时也有着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从美国股市动荡…  相似文献   

5.
肖扬 《新经济》2003,(8):80-82
正如房价的不断上涨帮助推动了开支一样,房价的下跌也能够造成经济上的痛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发现,富裕国家中房价暴跌所造成的产出损失平均为股市暴跌所造成的损失的两倍之多。房价暴跌所造成的实际衰退的平均程度与股市暴跌所造成的相比要有限一些(在4年里为30%,而后者在两年半期间所造成的损失为45%)。但是在这一期间结束时,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其从前的增长趋势而言,平均下跌了8%,而一场股价暴跌之后则为4%。  相似文献   

6.
日本股市已续跌近20%,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冲基金在作祟.对冲抛售日股源于伯南克讲话及6月决算期的来临 日本股市自5月23日至今已下跌超过20%.作为转折点的5月23日被日本业内人士形容为是"5-23冲击",日经平均股价当日跌掉1143点,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整体上续跌的态势明显. 日本股市到底怎么了?业内对此有各种解读,但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对冲基金在作祟.尤其是东证1部买卖代金的一半以上系外国投资家掌控.  相似文献   

7.
陈希琳 《经济》2013,(7):98
热钱开始向国外大幅漂移。热钱是指根据利率、汇率等预期收益而在国际金融市场频繁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6月13日,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市上演黑色星期四。上证指数当日跌至年内新低,在低开20个点之后下探至2126.22点,跌幅高达2.83%。与此同时,亚太股市、欧美股市以及美债同样出现了暴跌。截至6月13日,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6%,韩国综合指数大跌6.56%,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下跌6.11%,澳洲综合指数下跌11.26%。欧洲股市同样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正> 不少迹象表明,美国股票的牛市似乎已气喘吁吁,而“熊”的步点却越来越清晰,不过,与其股市一样,乐天派也有人在。八月四日:华尔街风雨飘摇又一天8月4日,美国股市出现暴跌。道·琼斯30种工业平均价格指数下跌了299.43点,跌幅为3.41%,尾市报收于8487.31点,成为历史上第三个  相似文献   

9.
在宏观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自2001年6月以来持续下跌。以上海综合指数为例,股指从2245点下跌到最低的1350点,跌幅达40%,如果剔除新股增发造成的虚涨作用,指数可能已跌破1200点。股市长期低迷,基本功能受到严重削弱。主要表现为:融资功能萎缩;投资者财富不断缩水;居民股票投资意愿创新低;股价不断创新低。股市下跌主要原因是,股市由投机场所向有效投资及融资场所转变、上市公司效率低下、新股发行加快和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以及壳价值下降。股市由投机场所向有效的投资及融资场所转变中国股市前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越南的通胀率上升至27%,股市从去年两位下跌6成,加上楼市暴跌、越南盾贬值,不少评论认为越南已确确实实地经历金融风暴,令经济改革之路再遇挫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吴晓求谈资本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刚 《资本市场》2001,(9):9-13
股市回放:中国股市持续近两年的涨势终于被打破。7月24日4只新股宣布将以市场发行价减持国有股开始,沪深两市即陷入了猛跌,跌幅之深,跌势之猛均为历史罕见。7月30日(周一),沪深股市经历了近几年来最严重下跌,首次遭遇“黑色星期一”,两大股指各自下跌5%以上;8月6日(周一)沪深股市再度遭遇“黑色星期一”,过千股票深幅下跌。上证指数跌幅3.91%,跌破1900点,深成指跌幅4.38%,跌破4000点整数关。  相似文献   

13.
“中科系股票”从1999年末至2001年1月,创造了中国股市的多个之最。中科创业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巨额资金缘何而来,谁是本事件的最大牺牲者,谁又应该为本事件负责,投资者应该汲取什么教训,管理层的态度如何,本文就此做出探讨。中科“跳水”记2001年1月份,中科系股票出现“跳水”,中科创业连续十个跌停板,创下了中国股市连续最大跌幅纪录;紧跟着,辉煌一时的百元股──亿安科技接过了“跳水比赛”的接力棒,股价大幅下跌到24.54元,距126元时的顶峰累计下跌超过了100元,也创了中国股市之最。1月10日至11日,中国证监会接连两日宣布…  相似文献   

14.
1999年美国圣诞节前纳斯克股指曾一举跨过了4000点大关并一路走高,2000年3月10日上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5048点。但好景不长,随后指便一蹶不振,不断走低,2000年创造了30年来在一年中的最大跌幅-39.3%,损失了约3万亿美元的市值,有近150家美国网络公司倒闭。2001年伊始,纳指继续快速下滑,3月12日跌破了2000点关口,这是纳指自1998年7月中旬以来第一次最糟糕的表现。纳斯达克指数的大幅度下跌,也对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的下跌以及东京等世界主要股票市场股价的下跌产生影响,导致世界股市产生连锁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刚刚开始,中国股市就深陷“重婚门”。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引发金融股暴跌,深发展,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又因再融资传言而导致股价放量下跌,从而沸沸扬扬,真真假假的再融资传闻,搞得资本市场鸡犬不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股市在今年首季遭遇"再融资恐慌"。先是中国平安、浦发银行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引发金融股暴跌,紧接着,中国联通、中国石化等又因再融资传言导致股价放量下跌。上证指数从1月18日收盘的5180点,迅速跌至3月25日的3629点。投资者更是损失惨重。去年再融资还是利好消息,而今年投资者已闻之色变。大规模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业已成为近期最热门的话题,许多市场人士纷纷将股市近期的大跌归罪于再融资,将平安、浦发的再融资计划称之为"恶意圈钱";而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的人则不断为再融资开脱,认为再融资是上市金融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新老股东也能从中长期受益。一时间,关于再融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郑磊 《经济》2012,(4):120-121
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在有惊无险中度过,主要股市整体上保持了上涨趋势。唯一不太和谐的震荡发生在3月初,全球股市在3月6日创下三个月以来最大跌幅。欧洲主要股市跌幅均超3%,美国股市下跌近2%,石油、黄金期货当天下跌也都超过  相似文献   

18.
尚华 《经济导刊》2008,(1):98-98
2007年11月22日,上证指数跌破5000点大关,27日收盘跌破4900点,比10月16日的6124.04点,下跌了20.6%,有三分之一的个股股价从高位回落到接近"折腰",近乎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股灾。按理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近一个月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是不是第三季度的季报出了问题,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下跌?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证券业改革的背景(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的泡沫经济大约形成于80年代后期,当时根据西方7国财长签定的“广场协议”,日元开始逐步升值.同时,日本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开始向扩大内需型经济转变.为了扩大国内需求,日本两次降息、利率水平最低时为2.5%.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以及外汇收支的大量盈余使本国资本严重过剩,这些过剩的资本除一部分流向海外和房地产市场外,大量涌入本国的证券市场,使股价飞涨,泡沫经济开始形成.1989年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经济过热可能导致通贷膨胀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股价开始下跌.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股市出现空前恐慌状态.1991年4月日本经济正式进入衰退状态,股市崩溃,泡沫经济破灭,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月西方股票市场出现全面暴跌,它来势之猛,跌幅之大以及波及面之广均属史无前例,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这次股市风暴不仅给西方经济前景罩上了一层乌云,而且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