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一个国家低碳经济建设有赖于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制订系统长远的发展战略。在低碳城市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绘制了中国低碳城市(省)分布图,归纳了代表性城市发展低碳城市的主要措施,并对中国发展低碳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根据相关资料,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SWOT分析,并应用SWOT矩阵组合分析提出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战略对策。最后在低碳城市发展回顾与SWOT矩阵分析基础上,设计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发展战略路线与发展重点。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适应我国发展需要的,也是促进内蒙古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外商直接投资(FDI)会对东道国或地区产生外部环境的正负影响效应,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变数,投资于内蒙古的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引导、规范和管理,使其符合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低碳绿色经济、城市建设以及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城市建设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中国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中的挑战与机遇,SWOT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于"三生"共赢理论,分析低碳绿色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分析中国城市建设的战略问题,依据PEST分析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从理念、政策、体制、人才、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探索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适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低碳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安装饰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发展现状以及作为装饰产业上游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对装饰产业所带来的影响,也包括了国家针对房价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给装饰企业带来的影响,并对西安装饰产业做了SWOT分析,从调整资产结构、增强人力素养、低碳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SWOT分析法,对兰州发展低碳城市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发展优势在于区位优越,科研实力较强和新区建设带动作用明显等方面;而发展劣势主要是高碳产业比重大,煤炭消费占比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碳汇能力低下等;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全球经济向低碳转型,国际技术转让与合作,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等方面;而发展的威胁主要为低碳壁垒更加严格,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增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兰州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主要为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绿化工程,增强碳汇能力;制定配套政策,建立推动低碳城市发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发展保税物流的内外环境进行PES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现有物流运作模式,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海沧保税港区发展保税物流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7.
福建文化产业竞争环境SWOT/PES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颖 《发展研究》2007,(10):53-55
本文应用SWOT/PEST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福建文化产业应该采取SO即利用优势与机遇结合的竞争策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驰  王淑萍 《经济论坛》2009,(21):81-83
浙江省目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十分重要。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浙江制造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提出浙江省制造业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某公司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为背景,结合PEST分析和SWOT分析指出该公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公司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战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本文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行了全面的SWOT分析,总结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结合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新疆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选择,也是确保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态势分析方法,通过对新疆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积极探索新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设计内蒙古生态农牧产业模式,探索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望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与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煤炭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达到7016亿吨,居全国第一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煤炭产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并日益严重。内蒙古作为煤炭主产区,煤炭开采、运输和利用对当地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探讨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变模糊分析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在专家评分划分等级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云南2005~2009年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结果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低碳经济发展基本处于高碳阶段。同时可变模糊分析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良文  李珊珊 《技术经济》2012,31(6):95-100,106
在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1985—2009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对FDI、ODI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前两者对后者的作用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9年期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态势,FDI和ODI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均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促进作用的差异主要由作用途径不同导致。最后提出,应积极优化FDI的产业分布结构和来源结构,增加技术寻求型ODI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6.
李慧  涂家豪 《技术经济》2020,39(8):152-160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论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从集合思想和组态思维角度,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分析框架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相结合,基于我国能源系统发展实际,研究提炼出包括景观层、体制层和利基层三个层级的七个前因条件。进而,以能源低碳转型为结果要素,以我国30个省域为案例对象,采用fsQC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归纳提炼出了影响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多元化因素组态,并基于南北区域差异,构建了多种能源低碳转型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托克托县生态退耕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该县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PEST战略分析模型,构建了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8年数据和主成因子方法分析、比较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发现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堪忧,而且各地区的环境因素优势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It is a fundamental way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clusive growth that China takes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spond to many threats,including global climate anomalies,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and energy shortage.Low-carbon economy is policy economy to a large extent.Althoug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demands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enterprises lack intrinsic motivation.Electric power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and is one of the key industries for China's low-carbon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nsure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and reform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through appropriate public policy,in order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ake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