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类长期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破坏了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自然生产力,并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而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又不断创造和创新文化、科技和管理等社会生产力。假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补偿不了自然生产力的下降,则这种发展不可持续。要转变生产方式,使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一起提高,需要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  相似文献   

3.
本文开始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及起源的叙述,得出中国的管理历史比之西方的管理历史要长许多,并且比之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得出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就要融于中国的人文精神并采取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三和"的企业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一种稳定的社会状态。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应当是农村与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与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  相似文献   

5.
桂林桂江流域生活着一批吃、穿、住、行等日常活动都在船上进行的船家.桂江船家遵循了"中和"观念中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和谐相处的规则.具体体现在:细致的捕鱼生产过程是原始而自然的生产形式,真诚的信仰与祈福体现了船家对大自然不确定性的敬畏,神秘的生产过程的禁忌反映了船家顺应自然的观念,船家的新时代的转型发展与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并进的理念.随着桂林经济的发展,桂江的许多船家开始上岸工作定居,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的力量,一个没有强大经济支柱的城市就没有发展的力量;社会和谐是城市的肌体,一个城市如果社会不和谐,人是非常难以承受的;环境优美是城市的形象,是指自然的环境,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环境;文化积淀是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它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物质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人的生活需要,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生活的本源性决定人物质生产的目的性思想的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后发现代化中国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由增长性发展模式向和谐性发展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边境地区因受自然条件及国际政治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边境地区的和谐发展。虽然近年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研究如何针对边境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铮 《改革与战略》2010,26(10):5-7,6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自然密不可分,并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与自然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成为人类生命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的发展过程又对自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与自然和谐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索取、享受并损害着自然环境和资源;反过来,自然资源的束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制约了人的自由发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尊重、爱护自然。生态文明反过来成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胡萍 《改革与开放》2017,(21):120-121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着许多对人、自然、科技三者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其中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和认识,为我们研究人、自然与科技和谐关系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人、自然与科技和谐关系,不仅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并且能以此为基础,对人、自然与科技和谐关系的建构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夏惠茹 《魅力中国》2010,(3X):154-154
社会和谐、人的和谐与人性和谐是三维一体、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和谐与人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向度。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等四维坐标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立体统一系统。只有通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全方位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和谐、人的和谐及人性和谐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建设发展的。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不可分离,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一) 马克思指出,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是由一定的社会结构与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决定的。这就告诉我们,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受到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如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通过改革而得到合理的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就得不到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其赖以发展的基础。改革的深化,必然触及精神文明领域的各种关系,调整这些关系也要靠改革。改革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存发展,一直在谋求人同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口多、经济落后、资源缺乏且空间分布不均是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与自然的关系正面临严峻挑战,而人口、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污染、工业化资金是"五个将最终决定和限制人类发展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存在这样、那样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非常必要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人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学的主体内涵。首先论述人的生产在社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人的生产相关的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社会生产的目的性,生产力的最强大源泉,人的生产对各种社会需要的决定性。其次论述当代人的生产的不平衡性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在新的条件下人的价值标准、人的需要标准、人的外部约束等观念更新。最后论述人的生产,提出决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涉及经济人假设、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异化劳动到劳动的主体性、劳动力价值的理论发展与拜物教。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生产和分配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财富生产和分配与风险生产和分配历时性问题共时性呈现,对促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巨大挑战。为此,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坚持分配正义原则,建立合理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建民 《理论观察》2003,(4):117-118
素质,是人的先天自然遗传和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内在的综合品质,是人们学习和利用知识的基础,是决定其能力的主要因素。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他们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迁徙史诗中的自然崇拜是哈尼族共同的社会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刻的哲学性,是一部关涉哈尼族从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到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史料。自然崇拜产生之后,就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层土壤之中,在建寨选址、开田种稻和节庆祭祀中都得以表达和升华。利用人类敬畏自然的朴素认知,可以强化其尊崇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社会心理。自然崇拜作为哈尼族潜在的生态意识,在协调水资源合理分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动植物保护中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在维系人与人真诚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团结稳定中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走向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它们之间虽然各自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但是又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其中.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之内容和程度的生态文明构成了整个文明系统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