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法律应然上的就业权利和实然上的就业权益。目前,大学生就业权利因政策性文件繁多、就业协议法律性质模糊而缺乏应有的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就业权益遭受着用人单位诸如滥用违约金等各种就业陷阱的严重侵害。国家应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在立法上应完善相关就业法律制度,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就业服务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应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就业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保护城市农民工人格平等权益等一般人格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制度层面为城市农民工的人格平等权益在劳动、社会保障等领域如何获得更好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及应对措施。完善我国城市农民工人格平等权益保护制度,既是法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陈静  金淑彬  杨眉 《改革与战略》2013,29(5):96-100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者充分的劳动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对话权等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城镇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目标进行三级分类并作了实证调研,文章分析了调研结果产生的原因,探索如何实现城镇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平等就业权对于农民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人权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农民工的独立生存和发展。由于本文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从户籍歧视角度来分析其平等就业权实现遭遇障碍的法律原因,从而找到矫治就业户籍歧视的法律救济途径,为农民工创造出良好的就业环境,进而也能为"三农"问题解决、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炜  徐佩玉 《山东经济》2010,26(1):38-43
进城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边缘化地位与其公民权利不完整有关。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公民权利在人身自由权、劳动权、健康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受教育权、社会管理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正是这些差距导致进城农民工城市就业过程中的无序和低水平。农民工在城市有序就业是其顺利实现市民化的重要条件,而要实现农民工城市有序就业就必须弥补城乡居民之间的公民权力差距,进一步加强进城农民工的公民权利建设,这是进城农民工就业获得平等保护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是指人力资源市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的现象。"民工荒"既是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必然反应,也是我国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民工荒"的本质是"权利荒",即农民工平等地位的沦落和平等权利的缺失。破解"民工荒"问题的根本思路应当是:依法回归农民工的平等地位与平等权利,深化劳动用工体制改革,构筑以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利为根本的劳动用工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安居存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土地制度、管理制度等障碍和制约。构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法律保障体系,要清理并修改已有的法律制度,加紧制定新的法律制度。要强化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执法力度,必须建立一种城乡统一的制度,让农民工自然而然地进城稳定就业、乐于安居。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社会保障权.建国以来在二元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遭到人为的限制和剥夺.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键是要破除观念障碍,着眼于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全社会参与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权涵盖平等内容,是宪法的精神所在.社区的地域性、自我服务和管理性、利益共同性,可以较好地解决社会保障平等权理论和现实脱节问题;"村改居"对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都有着积极的社会功效.社区要成为社会保障平等权的基础平台,就要及时解决歧视非城镇居民,社区的法律地位不清、职权不明以及社会保障体制滞后等问题.只有转变观念,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全面理解宪法的平等精神,建立完善、新型、高效的法律体系,社会保障事业才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伴随互联网和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侵权现象愈加增多,个人信息权愈加脆弱,首要问题在于个人信息权在民事基本权利中的缺位,其次是法律制度缺陷及行业自律的滞后。在梳理评价我国当前个人信息权保护现状基础上,明确个人信息权的法律地位、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重视特殊领域个人信息权保护、弥补刑法保护漏洞和构建于法律适应之配套制度将是应对形势发展的上策。  相似文献   

11.
依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就业歧视业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就业歧视对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种严重挑战。建立我国的反就业歧视体制,是目前我国亟待加以解决的一件任务。在与就业歧视斗争方面,美国长达45年的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基于美国的经验与我国国情,我国需要:政府高层对就业歧视问题予以重视、加快反就业歧视立法、建立中央政府反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对就业歧视现象予以严厉处罚,以及向社会广泛宣传有关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邓海娟 《特区经济》2007,(7):220-222
住宅权是世界各国宪法公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被确立为国家、社会及他人不得干涉的人权范围。住宅权首先是一种个人的基本宪法自由权,具有消极的、否定的性质;其次,住宅权具有积极的一面,其实现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积极履行义务。现实中,对我国公民住宅权的侵犯主要来自行政机关,所以,对住宅权的行政法保护就更加迫切。在我国,无论从行政立法还是从行政执法和行政救济来看,防范和控制政府侵害住宅权的行政法律制度都十分薄弱,必须在意识和制度层面加强行政法对住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武丽  肖钢 《特区经济》2007,(12):233-235
程序正义不仅是实现税收法治的手段与工具,而且程序正义本身具有独立的形式价值,由于我国税收法治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造成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纳税人权利救济等方面程序正义的缺失。应当通过税收立宪,确定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与司法救济等方面,全面推进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核心的税收程序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拟通过论述宪法及宪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在我国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论述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宪法信仰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间的联系,表明目前在我国人民之中建立宪法信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表明建立宪法信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章红华 《特区经济》2007,225(10):241-243
就业权是有关公民生存、发展的重大权利,就业权与劳动合同法有很紧密的关系。劳动合同法应当成为保障公民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我国教育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和促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维护少数民族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不断提升少数民族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自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执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到2020年对“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强调,习近平依宪执政重要论述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使其不仅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日本女性就业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正在改变,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时代的到来、促进妇女就业的法规措施的强化、雇佣形态的多样化发展、子女教育费的压力、女性生活意识的变化等因素推动了日本女性就业的发展。但是,日本女性就业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国际  田强 《特区经济》2007,(3):244-246
知情权是一项人权、一项宪法性基本权利、一种复合性权利,对知情权进行宪法保护的主要途径是应确立知情权的宪法地位并在宪法中进行构建、完善宪法中知情权的部门立法以及建立知情权的法律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钟金 《特区经济》2007,(2):233-234
文章通过阐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女性就业权受损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法律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女性就业权受损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