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性黑洞     
流动性黑洞是由珀森德(Avinash D.Persaud)等国外学者在《流动性黑洞》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与流动性过剩针锋相对、比流动性不足更为深刻的新概念。它是指金融市场在短时间内骤然丧失流动性的一种现象,一般与市场规模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与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流动性黑洞在那些同质的市场,或者说在那些信息、观点、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黑洞是流动性危机的一种极端现象,是指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的骤然消失。研究流动性黑洞的成因及其效应,对于实施稳健、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尽可能地消除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Hasbrouck(1991)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股票交易高频数据,从正反馈交易的视角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流动性黑洞问题进行实证度量,并运用脉冲一响应函数的方法对流动性黑洞生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院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流动性黑洞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交易策略单一、风险管理目标趋同和对市场的同质化预期是导致流动性黑洞发生的主要因素.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下跌时的恐慌可以导致流动性黑洞的自我实现.在发生流动性黑洞时金融资产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买卖双方的指令严重失衡,成交量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交易量.结合流动性黑洞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为预防流动性黑洞的发生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黑洞是流动性危机的一种极端现象,是指短时间内市场流动性的骤然消失。研究流动性黑洞的成因及其效应,对于实施稳健、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尽可能地消除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Hasbrouck(1991)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股票交易高频数据,从正反馈交易的视角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流动性黑洞问题进行实证度量,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对流动性黑洞生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汽车     
《企业文化》2007,(12):4-4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资本市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7%;五大诱因引发中国式“流动性黑洞”;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黑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作用,说明了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防范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作用,说明了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防范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引发了对下一轮流动性黑洞爆发可能性的思考。首先,结合正反馈交易和多重均衡理论探究了证券价格不连续运动的特点以及流动性黑洞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构建了包含价格变动和交易头寸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以中国上证A股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这使流动性黑洞的爆发成为可能。上述结论为预测及防范流动性黑洞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引发了对下一轮流动性黑洞爆发可能性的思考。首先,结合正反馈交易和多重均衡理论探究了证券价格不连续运动的特点以及流动性黑洞形成的内在机理;其次,构建了包含价格变动和交易头寸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以中国上证A股市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自2008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这使流动性黑洞的爆发成为可能。上述结论为预测及防范流动性黑洞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IT黑洞”与企业再造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黑洞”现象在当今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常见 ,信息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使得企业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如何避免企业受到“IT黑洞”的影响非常重要 ,运用企业再造战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讨论了“IT黑洞”与企业再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我们尚未看到风暴过后初露的曙光。 综观近代出现的金融危机,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流动性危机,即以市场流动性骤然消失为特征,而市场恐慌是造成流动性黑洞的重要原因。举例而言,当市场受到负面消息冲击时,个体投资者会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对未来经济下滑的预期,从而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投资决策。而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会使个人预期通过“蝴蝶效应”放大为集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稳定有效的运营,必须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流动性目标.当发生"流动性黑洞"时,对金融市场,乃至一国的经济稳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理解这一现象的特征、本质、诱因及预防治理措施对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众标准化》2003,(6):22-22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它由一颗或多颗天体坍缩形成,引力极强,甚至可以吞噬附近的一切物质。但黑洞真正的模样,科学家却一直没有定论。英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宇宙X射线光谱,证实了黑洞真的是没有表面的“洞”。按照现有天体物理理论,黑洞并无有形的表层,只有一个“事件水平面”,这个水平面如同一个泾渭分明的界线,在它之后哪怕是一束光线也无法逃逸。  相似文献   

14.
公款“漏斗”风采依旧何求在声势浩大的廉政风暴冲击之下,吃喝玩乐等吞噬公款的“黑洞”终于不再那么深不可测。然而,在目前社会生活中,一只只形形色色的损耗公款的“漏斗”却有的“风采”依旧,有的初露头角便“气势”不凡,有的甚至演变成小型的“黑洞”──“公仆”...  相似文献   

15.
一、纳税人的钱填补了污染的“黑洞” 2007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全国环保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他指出:当前环境违法行为普遍存在,一些地方纵容环境违法行为,为环境违法企业“保驾护航”,环境事件不时发生,损害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结果是“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政府拿纳税人的血汗钱,去填补污染企业破坏环境的黑洞,去填补污染企业损害群众利益的黑洞。  相似文献   

16.
林景新  黎婧敏 《新前程》2006,(11):56-65
从多位高权重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在短时间内相继挂职而去,或黯然神伤或空叹无奈,除却某些个人原因这外,必定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左右着。这种力量好像宇宙中那个有着巨大吸力黑洞,只要在此黑洞之上,武功再高强的人也难免失败的命运,这就是一个“任务的黑洞”。  相似文献   

17.
邹海燕 《活力》2011,(7):46-46
“另案处理”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另案处理”是一个法律专业名词,存在于共同犯罪案件.更准确、完整表述是“另行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另案处理”一旦变成“另案不理”。就会导致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甚至“司法黑洞”。笔者认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是刑事检察法律监督的第一道关口,  相似文献   

18.
往来帐户中的“黑洞”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审计局滕官建近年来,我们在对企业的审计中发现,有些企业的往来帐户是一个隐形的“黑洞”许多违法违纪案件窝藏其中。鉴于此,现特列举三四件案例,旨在引起审计同仁对企业往来帐户审计的高度重视。镜头之一,帐款游离,隐形利息私...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治理“小金库”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金库”这一经济领域的毒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一种足以引起企业的决策管理层高度关注的腐败黑洞。本文就预防和治理“小金库”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谈到管理信息化,人们就会想到,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到底如何?人们就会想到“IT黑洞”,于是人们对信息化就裹足不前,拿不定主意。然而管理信息化毕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化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如何来避免“IT黑洞”就成为了管理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