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财富,全球各国却为之困扰。如何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成为学术界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通过浅析全球城市生活垃圾对策的演进过程,阐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已产生的必然,并以北京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为例,展示垃圾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就我国垃圾产业的建立、组织和发展提出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现代化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在城市中出现了垃圾数量急剧增加、处置水平低下、污染环境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两个观点,即城市垃圾是一种资源以及以城市垃圾为核心可以形成一个重要产业。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力图寻求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使用和再生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加城市垃圾循环使用和再生的数量,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社会效益。最后得出结论:城市垃圾资源最终会被人们更好地利用起来,城市垃圾产业也必将逐渐形成,并不断催生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地加快,建筑垃圾每天都在不间断产生,每一个城市都面临建筑垃圾问题.逐步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利用的推动机制,实现建筑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把建筑垃圾的处理办成建筑行业的配套服务产业,是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餐厨垃圾中的废油即俗称的"地沟油"流回餐桌的现象屡禁不止,与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欠缺、分段监管体制弊端等问题相关,也与正常的产业链通路还未成形有重要的联系。要从源头上切断"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对餐厨垃圾资源化产业进行长远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制定行业发展政策,疏通餐厨垃圾资源化产业链通路,让"地沟油"有合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能够通过各种资源化处理措施获取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所需的部分资源。从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的发展前景,构建了由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以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抽样调研、个案分析和文献研究法,从产业链的视角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市场逻辑和政府规制的共同影响;目前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幼稚期,产业链的多处关键节点存在瓶颈;该产业隐性的环境效益大于显性的经济效益,而环境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目前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对社会资本不具备明显的吸引力,产业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政府释放制度红利来弥补。论文研究对决策者制定合适中国国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关键节点及产业发展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问题,通过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结构模型,分析产业链运行机制,发现了产业链存在原料供应和资源化产品销售两个关键节点,以及资源化企业内部和政府的干预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促进资源化企业发展、维持产业链原料供应稳定、提高资源化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三类对策建议,对驱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迟缓。阻碍其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配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消费者对含"建筑垃圾"概念的再生产品心存疑虑;产业链关键节点存在诸多阻梗;再生建筑产品效益较低。为推动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从九个方面进行创新:对利用"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生产的产品,更名为"绿色建材"或者"低碳建材",以消除因"可再生建筑材料"和"有害垃圾"混同而对消费者产生的误解;对旧建筑物的拆解实行强制分类拆解制度,分类消纳"建筑垃圾";实施建筑垃圾拆解、分类、收运、加工一体化作业流程;制定以"可再生建筑材料"为原料的产品标准和在建项目的定量排放标准;打通"绿色建材"的销售通路;鼓励"绿色建材"的技术研发,鼓励具备能力的企业参与产业链;由发改委牵头理顺管理体制和制定相关法规与政策;成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9.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垃圾的随意堆放、垃圾围城等问题,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作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垃圾送往加工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处理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销售市场问题。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与建筑垃圾排放单位及建筑垃圾加工再生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两种博弈的稳定策略点,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为基础,在描述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现状之后,以循环经济三原则为切入点,结合中材国际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具体研发项目——铜陵市“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处置生活垃圾工程”,说明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理生活垃圾,不仅能实现能源、资源消耗的减量化,还可以使生活垃圾减容化、资源化,提升环境污染控制的容量,避免环境污染,是水泥工业扩大废物利用范围、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垃圾处理产业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水泥工业和垃圾处理产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演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工业结构的演变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极为显著。本文从时空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在时间上演进迅速;空间上圈层结构明显;工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改善。在变动机制上,政策、决策因素,资金的积累以及城市的扩散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的演变。提出城市边缘区工业必须充分利用边缘区的丰富资源,提高结构层次,加强规划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优化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毛蕊  王兴中 《经济地理》2006,26(3):395-399,404
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空1间)角度,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出发点,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娱乐业及夜生活产业对城市的影响及其对形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吉 《经济地理》2006,26(3):451-455
酒店业属于传统服务业的范畴,但星级酒店却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性行业。星级酒店的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直接影响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和投资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对广州的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鹏  李军花 《产经评论》2020,11(2):17-33
城市群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成为创新扩散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分布与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及城市群形成创新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从产业互动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外部性角度切入,将城市群作为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利用2003-2016年我国七大城市群1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集聚及相对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进而探讨这种影响在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某一城市创新力受当地和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水平的影响。(2)就全国整体而言,对城市创新力有持续性影响的主要是相对多样化集聚而非相对专业化集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形成动态比较优势来实现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3)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程度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的城市群内城市创新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体验经济背景的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强 《现代财经》2008,28(2):46-49
本文从体验经济视角寻求休闲需求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根源,分析体验经济背景下城市休闲产业的发展特征,认为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是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重点探讨了休闲产业集群的增长极效应及其构建理念,并提出基于体验经济的城市休闲产业集群构建要素.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矿产资源开发与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城市化的道路使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而城市化的推进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综合性举措。在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聚、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与促进产业升级、城乡统筹规划与大都市区建设、培育城市群与提高区域竞争力、建设新型城镇与促进新产业发展、城市职能的外向化与区域对外开放等城市化机制,并提出了建设都市区、促进城市职能升级、优化开发区、推进城市整合、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等城市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日益深远,但其影响机制也更加复杂。通过微观、宏观双视角定性论述,借助GMM模型对中国283个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定量测度,探讨了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信息化与制造业升级存在倒U型关系,当信息化程度未跨过风险拐点时,其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促进作用;信息化程度跨过风险拐点后,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信息化并不总是促进制造业升级,信息化是机遇也是挑战,各地区需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工业化水平来发展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0—2019年我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中介效应与门槛模型考察科技推广服务业对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呈逐年提升态势,且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效率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推广服务业不仅有助于直接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还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科技推广服务业对东部三大城市群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科技推广服务业对拥有不同创新能力或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具有异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本质就在于它的空间集聚性,包括人口的集聚和产业的集聚,而人口的集聚会促进城市生活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的集聚会促进城市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或组织会集聚在城市,而服务业集聚已成为城市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升城市技术边界来促进服务业在城市集聚和通过服务业集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二者间是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继琼 《经济地理》2006,26(6):957-960
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f)分维模式,利用2002和2003年成渝经济区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等6个指标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分散。除第一产业外,经济区内各城市在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等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成渝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