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但是要充分发挥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拉动、支撑与承载作用,还要强调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完善城市职能体系、促进区域城市整合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并从协调区域管制、促进企业联合、构筑统一市场以及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各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静茹 《当代经济》2016,(23):82-83
拓展发展新空间是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前提,通过发展新动力能够开拓发展新空间,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拓展发展新空间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速城市现代化建设,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因此,拓展发展新空间是东北地区未来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也是保障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常丽 《经济前沿》2005,(11):17-20
中央36号文件,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有利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抓住机遇,加大吸收外资的力度,加快重点行业及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采取突出主打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并购与创新并举、打造“诚信东北”等措施,有效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区位问题及其重构的目标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雄  朱华友  张理华 《经济地理》2006,26(3):383-386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结构问题有:产业空间联系缺乏、区域协作程度低下、企业空间组织结构性缺失等.因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产业区位的重构是必然的: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对资源实行空间重新组合,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重构的目标是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铁西老工业的搬迁和长春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配套产业的建设两个案例的分析,为东北老工业的产业区位重构提供实证指导.最后进一步思考了产业区位重构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体系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体系呈现出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其城镇体系空间载体功能的强化以及发展的外向化,并认为中心城镇体系发育与职能强化、城镇发展轴带集聚能力增强、城市圈(带)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东部城镇群产业转型与再城市化、边境城市职能优化与外向经济扩张、大小兴安岭中心城镇培育与产业生态化是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丽蔷 《经济地理》2005,25(5):624-628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外资对东北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大了三次产业的不协调、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提高外资的关联度、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产业、限制投向一般加工业的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5-146
围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黑龙江省实施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战略,编制实施了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布局总体规划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集群式创新的角度,以集群式创新的竞争力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现状及其成因为基本点,来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产业升级问题。认为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乏力和产业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的缺失和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与政府政策的失灵,并依此提出了面向集群式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振兴全国老工业基地是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我国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培育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价值链"为主线,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产业分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要依托自己原有的工业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环境服务贸易、租赁贸易和生产性服务外包等东北特色的服务贸易,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出发提出了东北地区发展的特色服务贸易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武汉市的旅游区位、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消费结构和城市旅游形象等方面入手 ,分析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作者认为在这个旅游温点城市修建和经营大型主题公园 ,将对塑造武汉都市旅游形象 ,提升城市旅游感知印象 ,开拓客源市场 ,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 ,作者也对武汉开发大型主题公园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静 《经济地理》2007,27(4):603-606
伴随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加剧的特点。在新一轮现代化建设高潮中,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都将重新审视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保护问题。文章以杭州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以苏州和杭州为代表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保护途径,分析杭州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和教训,针对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意义,分层次讨论杭州通过借助新城发展得以保护老城现状的城市“理性增长”必然性,最终提出依托休闲经济发展实现杭州“以老城养老城”良性循环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卫丽  李同昇 《经济地理》2011,31(1):123-128
随着西安市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其农业也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利用区位商法,对西安都市圈各区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西安都市圈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根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态势,对西安市都市农业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圈三带西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打造梯度有序、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布局和人口均衡分布,实现城镇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治理"大城市病"要通过产业疏解和功能疏解带动人口向外疏解;河北要合理承接首都产业和功能,淘汰污染产能,通过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群成长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群的成长在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密切结合我国老工业基地形成背景、现状特征、发展机制的具体国情,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群的“立地”环境、在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作用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限制性因素,提出了中小企业群的可能生长点,并拟定了未来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低碳城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娅娇  谭丹 《经济地理》2011,31(5):770-772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战略制高点,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城镇化的对策,为实现"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西走廊地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一环,其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意义重大。在充分研究辽西走廊地带的区域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的发展特点,探讨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乡人口的变迁。从人口的自然结构角度和社会结构角度对城乡人口变迁进行综述,可以总结出人口流动对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变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促进了城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我国国民素质、调节了产业分布,同时,又对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融入城市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农村劳动力的短缺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平宇 《经济地理》2004,24(6):784-787
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战略地位。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走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东北地区的传统思维,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资源、新技术、新开放和新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采取综合对策:立足传统工业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国内外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重点改造大中城市,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挥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把乡村工业化作为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区域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工业化中统筹安排“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