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文章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从微观视角对我国汽车产业升级进行研究,提出汽车产业升级的微观机理模型,即汽车企业应构建市场感知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社会网络能力,通过学习提升机制和能力进化机制来实现汽车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通过对江西汽车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的主要能力,通过学习提升机制和能力进化机制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学习提升机制正向作用于能力进化机制,最终正向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上价值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不敬业问题,研究从组织吸引力要素影响作用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吸引力由工作价值、基础价值、发展价值与经济价值4方面要素构成,但基础价值与敬业意愿、敬业行为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价值仅与敬业行为显著负相关。这部分解释了用人单位组织吸引力较高、员工敬业度反而较低的现象。发展价值对敬业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又可与工作价值一样,通过满意度、敬业意愿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敬业行为。  相似文献   

3.
个人-组织匹配视角下的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多从员工建言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探讨影响建言的心理安全机制,对员工价值观认知的作用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采用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对广东4家企业67个领导及其213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组织匹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的组织代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认知会影响内隐于员工潜意识中的价值观认知,并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家江苏民营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组织学习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工艺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强度要高于产品创新,表明江苏民营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工艺创新为主导;(2)组织学习对工艺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对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表明江苏民营制造企业的组织学习是以工艺创新为主要目的.研究发现为推进江苏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指导,要实现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关键在于营造以实现产品创新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学习氛围,走以产品创新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陕西省安康市和铜川市223名典型农民创业者的调查数据,从微观环境特性视角,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技术考察了创业环境构成维度(即环境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对农民创业绩效构成维度(即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对生存性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成长绩效正向影响不显著,环境复杂性对生存绩效和成长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从微观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理论推演和514份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与其工作组织之间的三个匹配维度(价值观匹配、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匹配)对工作幸福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到的工作意义在此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现代性,即个体的价值取向,在该影响关系中有正向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匹配、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开放式创新角度出发,实证研究了云南液态金属新材料企业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潜在吸收能力对实际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在两种能力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环境—行为—绩效的研究范式,构架了政策法规、低碳管理行为与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全国137家水泥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强制性政策法规对低碳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导性政策法规对价值链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社会责任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价值链行为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责任行为对环境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经济绩效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促进水泥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组织学习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112位总经理的问卷调查,检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对组织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此外,组织学习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与组织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林  谭文 《科技和产业》2013,13(7):83-87
对企业专利能力的影响研究鲜有从组织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企业内部因素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能力各组成维度的影响,构建了二者之间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高科技企业,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等地的问卷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运用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管理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保护能力正向影响假设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周翔  邓江年  苏郁锋  彭晋谦 《南方经济》2019,38(11):113-130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环境变化的速度。如何在互联网所带来的快速变化环境中,尽可能地维持竞争优势?这成为了当前大多数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难题。复合基础观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基于静态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建构的思路,但缺乏具体的实现路径;动态能力理论虽然从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的角度分别为资源的创新与整合提供了框架和操作机制,但是却没有整合这些零散的发现,为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竞争优势构建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为弥补这一不足,文章通过腾讯和小米的案例研究,结合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两种视角,对企业通过动态能力构建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展开讨论。研究显示,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资源、产品架构和操作常规的动态匹配形成特定的动态能力,进而构建动态的竞争优势。这些结论既为环境快速变化情境下的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从情景化的角度,拓展了资源和动态能力的概念分类及维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研究发现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总体上的负向影响.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削弱周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而对周边地区的技术创新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区域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本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向影响,但该作用途径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曹兴  王栋娜  张伟 《科学决策》2014,(12):35-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其自主技术创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进程。通过文献研究,选取了产业特性、技术特性、外部环境特性和组织内创新、组织间创新等影响因素,构建了自主技术创新及其绩效的概念模型,据此提出了相应假设,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特性、外部环境特性、组织内创新和组织间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产业特性、技术特性、外部环境特性通过影响组织间创新、组织内创新间接影响创新绩效;组织间创新也可以通过组织内创新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动态能力演进模式主要有企业文化主导型、资源主导型、技术主导型、组织和管理流程主导型以及市场主导型五种。由于企业文化中路径依赖因素负向作用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模式的发展都将不可避免地遭遇成长上限。只有不断摆脱路径依赖,才能推动动态能力持续演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有关新产品开发的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协调合作的理论模型,指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合作会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有利于新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又会导致新产品开发期限的延长,但总体上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的投资收益率的提高。然后本文以深圳市高新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营销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协调对新产品竞争优势的提升、新产品开发期限、投资收益率所产生的影响在新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赵永杰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92-96
大型企业集团的兴衰已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兴衰的表征,研究其动态能力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企业,少有扩展到作为中间组织的企业集团。文章基于系统协同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路径,进而从母公司层、子公司层和职能活动层三个不同层面构建了企业集团动态能力成长模型及实施机制,旨在深化动态能力理论研究,为我国企业集团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中,如何提高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其持续成长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合作关系理论和创新能力理论,构建关系学习影响新创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86家新创企业的有效调研数据对所提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外部供应商共享信息和共同解决问题正向影响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新创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这种影响关系;新创企业关系专用性记忆正向影响其突破性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Taiwanese electronics fir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ing and productivity. Contemporaneous levels of exports and productivity are indeed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causality tests show causality from productivity to exporting and vice versa, implying that self‐selection and learning‐by‐exporting effects coexist in the Taiwan electronics industry, while the learning‐by‐exporting effect is less supported. Exporting also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of firms, while the effect diminishes gradually after entering foreign markets. Decomposing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shows that the reallocation effect accounts for only 20 per cent compared to the own‐effect share of 80 per cent, which is mostly contributed by firms that continually export.  相似文献   

19.
加强资源整合、高效地创业学习,提升创新效率是新创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厘清资源整合、创业学习和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利于创业团队更加有效地进行创业活动。为厘清上述三个变量的内涵及其关系,作者提出了相对中庸的资源整合概念,并基于问卷调查,探讨了资源整合对创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和创业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整合对创新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在资源整合对创新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