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框架下,确立现代社会保障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取向极其重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既反映了我国高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容,又突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是更公平的社会,公平优先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目标、国情以及西方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在概念使用上,“全面小康社会”优于“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03,(1):67-69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上个世纪末,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何在? 关于我国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判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战略性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加快实现城乡二元结构战略性转换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所谓战略性转换,就是要使目前从总体上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社会、农村社会转变为城市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工业社会、城市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全市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过程中,针对吴忠的实际,参照国家的标准,对吴忠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初浅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及人文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涵盖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事业、资源环境、民主法制、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它包括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概括地说,就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是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其任务不仅仅是达到一个简单的中等生活水平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过程。只有不断推进现代社会主义的制度化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广东集中力量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狠抓资源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下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本文测算了"十一五"时期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结果显示,广东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社会和谐程度日趋上升,人民生活质量接近小康水平,民主法制逐步健全,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资源环境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总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在掌握大量现有文献资料基础上,本研究报告力求准确地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被中国化了的现代化特殊时段,努力澄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上的一些不正确认识。按照新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大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包括14个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本报告还从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多角度的展望,明确提出了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战略性转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并为之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贫困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通讯、住宿条件、医疗卫生、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只有经济总量的增加,没有经济、文化、社会、教育、交通、通讯、医疗卫生和生活水平等全面协调发展和提高,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的小康社会很难如期实现;如果能象给我国的火车“提速”那样,给西部贫困山区发展连续“提速”几次,以赶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那么,加快落后地区的村镇建设步伐是给西部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都是为着使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有足够认识和研究,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方面就是要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基本消灭绝对贫困,进而使广大农民基本上都能过上比较殷实的生活,建设一个惠及全体农村人口的小康社会,即全社会的每一个体都能达到小康建设目标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旅游的异军突起,城市旅游景观逐渐成为都市旅游的新宠。在旅游者游览要求持续增涨、鉴赏品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城市旅游景观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城市旅游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的一大问题。针对城市人工水体旅游景观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如何选用与水体景观搭配适宜的四种观赏鱼种(红尾副鳅、锦鲤、锦鲫和胭脂鱼)来增强景观品质的方法,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头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的专,Jk4~C、职业化建设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对于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拓展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积极的作用。抓住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家化的实施路径,以期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福厚 《现代财经》2004,24(3):7-11
在跨国公司的研究领域中,对于子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各国学者使用多种研究工具和方法进行研究。1999年波金绍等人通过研究提出了四大流派的理论。对此,有必要借鉴四大流派理论和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成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监事会弱化是公认的.通过对财务总监、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职能的剖析,证明了多头监督,不便于建立经济监督责任制.监事会成员地位低、外部代表少、机构空、权威差,根源于原有的监督结构没发挥作用,从强化监事会组成与监督责任出发,本文提出内部审计和审计委员会并入监事会,扩大监事会成员,增强监事会权威,建立统一、独立的公司内部经济监督体系,加强"新三会"与"老三会"的联系、沟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回顾企业理论演进史的基础上.比较与评述了各流派企业本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各流派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从分析与讨论的焦点来看,集中体现为生产、交易与契约3个概念;而从认识与方法论来看.主要包括分工、交易成本与熊彼特传统3个角度。因此,对企业本质的认识还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加强高校党外干部管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探索高校党外干部科学化管理的具体途径,构建高校党外干部科学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