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工"退保"问题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钢 《开放导报》2008,(2):46-48
本文对灵活就业农民工退保导致的逆向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出现漏洞和农民工利益受损等负面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农民工退保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消除农民工退保导致的逆向收入再分配,设计符合灵活就业人群的社会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2.
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改善农民工的福利,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政策层面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但农民工参保率仍然不高且退保现象普遍.政府的政策导向或干预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与农民工特点的相客性这一角度.探析现有政策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人”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民工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的“经济人”行为。退保农民工流出地政府每年可以借助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缺陷无偿获取几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社会统筹基金,而退保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为其补贴巨额退休金,这无疑对流入地政府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负担。因此,提高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就...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险的规定和办法,在建立和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目前我国农民工的参保率不足40%,农民工社会保险的退保和拒绝参保现象也非常严重。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不仅要以保证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要以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经济半小时》播出的“农民工退保潮”节目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据:深圳市有518万人参加社保,去年有87万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退保,其中只有9672人转保。也就是说,每1万人中去年有1680人成功退保,只有19人转保成功。这是一组令人深省的数字!  相似文献   

6.
《经济半小时》播出的“农民工退保潮”节目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据:深圳市有518万人参加社保,去年有87万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退保,其中只有9672人转保。也就是说,每1万人中去年有1680人成功退保,只有19人转保成功。这是一组令人深省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模式与基本思路是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的根本落脚点。文章针对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高的现象,基于制度供给和需求的视角,对制度现状、农民工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初衷良好的政策,却因设计中的缺陷进退维谷——农民工参保不幸成为了其中的一例。有报道称,临近春节,珠三角地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方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经济半小时》播出的"农民工退保潮"节目透露了一组惊人的数据:深圳市有518万人参加社保,去年有87万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退保,其中只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农民工亦工亦农身份使其面临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选择,除了极少数具明确城镇定居意向农民工外,其它绝大多数都存在返乡务农的可能。文章认为:对于短暂回乡型农民工,可采取“停保”或“自费续保”方式以保持其账户基金及缴费年限完整;对于明确回乡务农的农民工,基于他们最终的农民身份,适于进入不同费率档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从长远来看,规范退保制度、促进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农民工养老权益保障获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比率较低,农民工劳动保障机制不健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建立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牧点的各项保险制度,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2.
龚秀全 《改革》2007,(9):110-114
农民工社会保险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每个利益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虽然有多种功能,但核心功能应是分散农民工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增进农民工福利。地方政府利益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矛盾,难以建立符合农民工意愿的社会保险制度。鉴于农民工的特殊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应率先实现全国统筹,为我国建立一体化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正当权益却屡遭忽视,社会保险也不容乐观。本文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如:要设计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制定有关农民工方面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4.
张金兰 《特区经济》2008,(6):147-149
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社会保险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应当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优先立工伤保险,分类分层次建立医疗保险,建立低门槛、宽覆盖面的养老险。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巨大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农民工数量仍将不断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成为顺利推进社会保障改革"三步走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效的"试金石"。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大部分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存在。这些地方性法规通常很难完全反映各地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实践的需求,加之体制惯性对于农民工参保权益的自动排斥和抵触,使得农民工很难得到公平参保待遇,往往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刚 《理论观察》2006,133(2):64-66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所受到的社会排斥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社会权利的缺失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消除社会排斥,保障农民工的社会权利,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In 2001 China ratified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By so doing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ecame legally bound,"to the maximum of its available resources",to achieve "progressively"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s specified in the Covenant. Included amongst these entitlements is the "right of everyone to social security,including social insurance".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Jiangsu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urbanites agree that previously disenfranchised migrants have the same right to social insurance as the urban population. Many urbanites fear that their existing entitlements to social protection will be diluted if social insurance coverage is extended to include new populations. Accordingly,state agencies and the media have sought to promote acceptance of a more positive view of migrant workers than has traditionally prevailed within towns and cities. We find that younger urban residents,urban residents who already have social insurance and urban residents working in the state-owned sector are more likely to agree that migrants have the same right to social insurance as the urb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卢驰文  章友德 《乡镇经济》2009,25(5):105-108
如果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制,将会导致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走弯路。若转移后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采取部分积累制,转移统筹部分最多是权宜之策,决不是根本办法。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的一样实行部分积累制,并优先于城镇企业职工实现中央集中管理,这才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19.
近10余年来,各地创造性地为不同类型从业人员量身定制了相应的社保制度,快速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但这一政策实践客观上导致了社保体系碎片化。中国多元化社保体制分类时所依据的标准是劳动者身份。这种政策设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结构复杂的社会保险体系的运作效率及其可持续性。对近10余年来上海分立式社保体系运作绩效的研究发现,因劳动者身份属性而区割的三险分立、封闭运行的制度格局,极大地降低了社会保险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建立整合的社保体制无疑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应永胜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6):53-57
三农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农民工的医疗保险权益问题,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纷纷出台适合自己情况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或办法。但我国政府尚未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定统一的政策。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不尽完善,但毕竞是对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突破。本文通过对各地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进行综述和评析,望对今后构建适合农民工的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