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外经贸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入手,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和近年来《纺织商品学》课程教学经验,系统分析了《海关商品学》课程在海关院校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海关统计在制定国家对外贸易战略、监督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实施、监测国家对外贸易的实施过程、预警国家对外贸易风险等诸多方面正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海关统计职能突显下的《海关统计》课程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海关改革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在对传统与现代海关统计职能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注重职业道德到激发教师教学激情;研究教到研究学;狭义教学到广义教学;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废止灌输式,推行启发式”等五个方面对《海关统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海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章从《海关统计》课程与相关课程关系入手,就该课程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和教学内容调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海关法系统知识的发展受制于海关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障碍以及海关法学学科成型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出于海关法属于经济法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分支这一法律性质上的认识,以及对避免海关法教学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考虑,应当致力于海关法学学科建设的最终形成,并在海关法课程中扭转教学立场,与其他相关课程间相互协调,确立筛选课程内容的标准,以实现海关法学的跨越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海关学术研究与发展伙伴"项目是世界海关组织为从根本上提升世界各成员国海关应对国际贸易挑战的能力,提高自身运作效率以及加强海关人员能力建设而为海关与学术界提供的一个合作框架,它为海关人员能力建设建立了一系列专业标准,同时这一标准应用海关管理以及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海关事务领域作为课程、招聘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基准。国际上堪培拉大学、明斯特大学两所大学实施了PICARD专业标准,其海关类专业课程设置为我国高校的海关类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关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以行业为背景的专业教育,伴随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身学科课程体系。税务学堂是中国最早从事海关专业教育的高等学校,初步形成了海关学科课程框架,蕴含着海关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我们今天构建以海关学为核心的海关专业课程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阐述E--learning的基本概念、特征、一般教学规律,以及结合我院E—learning这一世界海关组织(WCO)研发的具有海关专业特色的远程教育系统,厘清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对象(教谁)、教学模式(怎么教)等三个重要问题,对E--learning教学在我院的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对我院的双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海关组织能力建设司正式出台了基于“海关学术研究与发展伙伴”(即PICARD)项目下的《海关专业发展标准》。该标准对海关管理者的职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和划分,对于加强海关人员的能力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海关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对该标准的解读入手,分析有关内容,以期对中国海关加强职业能力建设,高教和培训领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海关系统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上海海关学院坚持“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入主流、办特色”的办学思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了实践。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海关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其教学目的,并从语篇的定义和标准出发,总结了语篇分析的步骤和内容。在语篇分析理论基础上,本文根据海关英语的文化语境,探讨了海关英语的体裁特征,并基于该语篇分析结论,阐释了语篇教学法在海关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海关商品分类》课程是高职报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这门课所培养的商品分类技能是从事报关工作的必备技能。该门课程内容繁杂容易遗忘,专业性强不易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要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2.
唐卫红 《全国商情》2010,(13):72-73,75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报关员职业被列入国家职业范畴,成为社会择业热点。报关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关系到海关的通关效率和监管水平,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物流周期和贸易成本。高职报关专业是近年来招生较为火爆的专业之一,但在课程建设上却存在着无法与最新国际贸易惯例相衔接、实践教学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开设报关课程的背景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报关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报关课程存在问题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9年12月,是隶属于上海海关学院的学术性研究机构。中心以海关管理系、经济系与基础部从事海关风险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为主体,旨在通过组织海关风险管理领域的学术活动,推动海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深人开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海关风险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海关业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在海关总署稽查司的指导和有关兄弟海关的支持下,中心分别于2009年、2010年成功举办了两届风险管理研讨会,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上海海关学院海关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9年12月,是隶属于上海海关学院的学术性研究机构。中心以海关管理系、经济系与基础部从事海关风险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为主体,旨在通过组织海关风险管理领域的学术活动,推动海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海关风险管理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海关业务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在海关总署稽查司的指导和有关兄弟海关的支持下,中心分别于2009年、2010年成功举办了两届风险管理研讨会,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海关教育是“清末新政”开启海关管理中国化的产物,20世纪前期海关学校以紧迫的爱国使命与时代责任,创建了中西融合培养海关人才的教学、优秀而精湛的师资、严格的筛选淘汰机制等优异的办学特色,值得借鉴和传承于建设中国海关最高学府的探索与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确定学科性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及其核心概念是创建"海关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分析了海关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和把"进出境监督管理"活动作为海关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以海关学为核心的海关学科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框架,以期对创建海关学学科、深化海关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欧盟海关作为欧洲一体化和欧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其在各个业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从欧盟海关立法到执行机构的调整以及欧洲海关政策导向等议题,欧洲海关联盟为成员国海关提供了各类指导性意见,并通过立法的手段对各国海关的执法尺度作出规定,再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加以推动和实施。对于正在进行现代海关制度建设的我国海关来说,欧盟海关的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可以在海关立法、职能管理、信息化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以世界海关组织(WC0)为主要合作交流平台,国际海关界对海关战略管理的关注肇始于新世纪以来WC0实施的能力建设战略,从关注海关业务与技术转向综合能力建设,在全球层面,辨识了海关内外部环境及促使变革的驱动要素,确立了未来海关改革发展的方向,实施了全面系统的能力建设活动,探索并确立了海关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工具,这些活动对推动成员海关现代化建设,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效能与效率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国海关关长会议报告具有全景性、权威性和价值性的特点,有独特的引领和指导功能、决策和政策形成功能、贯彻和执行功能。关长会议报告反映了海关工作指导方针的演变,海关职能的调整,海关治关理念的转变,海关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海关业务改革的方向和海关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只有自觉把各项改革放到中央对海关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方能认清海关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之理。加强海关理论研究,既着手于现实研究工作,又着眼于未来的战略研究,为今后海关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从海关公共关系的涵义入手.对海关公共关系的意义、海关公共关系的正确定位和具体做法以及海关公关危机的防范和化解等方面问胚.作了一些对海关工作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