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公司金融是西方微观金融理论的重要部分,随着其在现代公司经济活动中愈显重要,近年来受到了诸多学派的关注和研究。它是以公司融资为主干,公司财务为核心,公司治理和公司理财为两翼,以公司为载体,资本市场为基本背景,讨论在基于金融市场下,如何进行有效融资,实现公司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徐来 《南方金融》2012,(11):67-69
在我国《公司法》中,控制的内涵以"支配公司行为"为其定义的关键。我国相关规范和规则界定的控制都表现为控制人以股份多数或者表决权多数决定股东大会决议的形成以及董事会多数人选的产生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公司法理论界则基于表决权、资源支配权等多个角度对公司控制的内涵进行了解释,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文在系统地梳理上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从公司行为的角度来定义公司控制或者公司控制权更具科学性、抽象性,含义更深、更丰富。  相似文献   

3.
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是讨论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却并不多,这是我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反收购看未来我国公司并购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收购尤其是敌意收购是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对公司治理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敌意收购不与公司管理层发生直接关系,最易于引起管理层的反对,管理层通常会采取反收购措施阻碍敌意收购的实现。如何判断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就成为收购立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各国和地区的收购立法均明确其反收购的立法政策,并对具体反收购措施的合法性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论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其实施的七年多时间里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讳言 ,其部分条文设计的先天不足及指导思想的偏差 ,使得它与时代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从公司的设立条件、独资公司的取舍与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如何在公司法中加强诉讼保护等方面 ,对公司法的修改与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对我国公司制度的成熟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杜萌 《投资与合作》2007,(10):52-52
“在中国,我们看好CRO和医疗器械行业。”谈到投资中国医疗产业的战略时,在美国曾亲自参与Sirna、XenoPort、Oculex等医疗领域公司投资案的GGV(Granite Global Ventures)基金合伙人黄佩华坚定地说。开发基于RNA干扰技术疗法的生物科技公司Sirna 2006年10月被Merck公司11亿美元收购,生物制药公司XenoPort 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鲜为人知的是,在分众传媒和众多VC的背后,还有一家不可或缺的公司。  相似文献   

8.
王晓璋 《理财》2007,(4):62-62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大型公司的管理更加复杂,而小型公司由于人员少、规模小,相对来说,管理的范围和直径要小一些,员工能够比较有效地执行政策和任务,而老板监管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不过,如果据此就认为小型公司的管理比较容易,那就不对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不断改革的公司治理实践都迫切要求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公司治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对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系统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研究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法。最后,从治理成本的视角分析治理效率对中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已得到各国的认同,我国公司法中亦有明确规定。但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会与公司治理相冲突。应该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入手保证公司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合理承担社会责任。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是改善公司治理关键之一,通过完善董事会治理结构,是调和我国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间的矛盾是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累中有乐     
李莉 《深交所》2004,(1):25-27
  相似文献   

12.
管理公司模式描述崔铎,卢金声一、管理公司设计的理论依据集团公司投资项目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原有的管理架构和内部分工难以满足发展趋势的需要和变化,就要考虑建立专门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机构─—管理公司。该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起步阶段,对集团公司而...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在《公司法》中已经确立一人公司制度,但是一人公司制度在我国得到良性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其中有法律制度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合作》2007,(11):16-16
芯片制造商Quellan公司目前已经完成其第三轮融资,尽管具体融资总额还未披露,但是根据内部消息称融资金额将在4000万美元左右。本轮融资由面向电子行业提供高科技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W.L Gore&Associates(简称Gore)公司为主导,另外还包括Harbinger Venture Management,MiTAC和Glynn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于杰 《投资与合作》2006,(11):20-22
在国美与永乐的合并过程中,摩根斯坦利作为总导演,导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中国家电业并购大戏。同时作为总导演,它不仅不落下任何一个利益点,还“吃完东家,再吃西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中国概念股因财务造假问题遭遇做空潮,引发广泛关注。香橼公司和浑水公司作为做空中国概念股的主要机构,在揭露中国概念股财务造假方面十分精准。分析香橼和浑水做空研究报告发现,中国概念股所表现出的一些表性特征与财务造假有极强的正向相关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报给工商和税务部门的文件与报给SEC的不一致;有隐瞒关联交易的情形或收入严重依赖关联交易;可疑的主要股东和管理层股票交易;审计事务所名不见经传且信誉不佳;管理层的诚信值得怀疑;更换过审计事务所或CFO;过度外包、销售依赖代理或收入通过中间商;复杂难懂的超过商业实际需要的公司结构;超低价发行股票。香橼和浑水公司发现中国概念股财务造假和做空的过程启示我们:第一,推行上市公司分行业监管有利于监管人员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第二,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有助于监管人员排查、甄别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燕 《金卡工程》2010,14(1):157-157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起源于美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人格滥用、保护公司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制度在各国的发展变化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在我国,公司人格滥用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因此,在我国立法及实务上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而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问题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并非完全是其股权结构问题 ,而是与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 ,如股东缺位导致产权制度失灵、委托代理机制失灵、国有股不能流通导致股市机制对上市公司的竞争压力作用丧失等。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 ,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