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甄红线  张先治  迟国泰 《金融研究》2015,426(12):162-177
现有文献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大多采用了“黑箱”的分析模式,即从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来反向推断治理机制的作用。本文以代理成本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两类代理成本在终极控制权和制度环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不同影响路径,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黑箱”内部的运作机理。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终极控制权集中能够降低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最终提升公司绩效;第二,现阶段我国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第三,终极控制权集中度和外部制度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制度环境水平低的情况下,终极控制权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公司绩效。第四,国有终极控制权能够更好地解决第一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对公司绩效产生正的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我国当前尚不具备完善的投资者保护机制的环境下,终极控制权集中以及国有终极控制权可能在现阶段发挥了投资者保护的部分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控制权如何配置对公司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公司控制权的研究首先在其他学科领域展开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公司法学界也逐渐认识到控制权的重要价值。公司控制权的配置状况在公司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相关的配置模式也随着公司发展的现实状况而日益丰富和灵活。受制于我国公司发展理念的僵化和法律制度的严苛规制,我国实践中的公司控制权配置状况均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效果。由此,通过对公司控制权配置情况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明确公司控制权配置的现实趋势和应当遵循的制度理念,探寻公司控制权合理配置的有效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有关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对美日融资结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控制权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并简单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及治理机制的运作方式,并在某种情况下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本文针对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的绩效来进行研究。首先,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它们之间存在哪些必要的联系分析入手,分析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六点对策;最后,以我国吉利集团与美国微软公司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中股权集中与股权分散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公司控制权市场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一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管理层发挥约束功能还是有限的,不能把公司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唯一选择,只能从解决失灵的董事会和构建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两个方面同时着手。  相似文献   

7.
在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利不但是公司经营前景的重要信号,而且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本文回顾了股利政策和其他治理机制的互动关系,对英美,欧亚大陆的理论与实证文献进行比较,阐述了不同制度下公司治理对股利的影响.本文梳理了股利和控制权结构赖以互相关联的机制,并考察了能够从股利理论的分析中得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处在“形具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中。公司治理法规和产权结构中的缺陷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缺陷。“股东至上主义”思想导致的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的冲突,削弱了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与此同时,公司控制权等市场发育滞后制约着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因而.协调推进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形成综合性治理模式是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9.
企业风险治理机制是通过一定的风险治理手段或风险管理策略合理规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安排和调整,以使企业内的不同利益主体特别是股东(委托人)和管理层(代理人)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以管理层激励和风险管理策略为核心的风险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效应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国2007~2011年间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联立方程组控制主要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风险治理机制中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层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作用和互补效应。考虑控制人属性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层激励的互补效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有所差异,表明不同性质企业的风险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6例最为接近市场收购行为的要约收购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银行贷款强度对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强度与公司成为收购目标的可能性和收购成功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可以通过控制权市场加强对公司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惯例,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本文运用basu(1997)模型,将会计稳健性定义为会计报告对坏消息的确认比好消息更及时,探讨了有关公司治理的几个重要因素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影响会计稳健性的治理因素中,银行借款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国家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负相关,在国家股比例低的分组,会计稳健性较高。发行有B股的企业,会计稳健性与只有A股的企业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报告质量的一种量度,随着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国际接轨与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能保证会计报告的质量,尚需改革国内相关的制度背景,如公司治理、法律实施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Financial systems of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are usually classified as being either capital market- or bank-dominated. This paper tries to shed some light on the validity of this distinction. In order to do this, it analyses two specific role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vis-à-vis the enterprise sector: the role of financing or funding business and the role of capital markets and banks,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ex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ur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financing patterns are quite similar between countries, while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are quite dissimilar.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hese divergent findings could be made compatible with existing theories and what implications they may have fo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o become as similar as corporate financing patterns seem to be.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fraud and four typical components of costs associated with corporate bonds. Based on data from a booming corporate bond market in China, we confirm that fraudulent issuers have higher corporate bond costs. Specifically,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push upward price revisions, pay higher issue fees and coupon spreads, and encounter larger underpricing after issuance. 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severe corporate fraud is also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osts of corporate bonds.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inves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fraud i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disclosure. These results remain robust to a strand of endogeneity and through the robustness tests. In additional research, we find that bonds issued by fraudulent firms tend to receive lower ratings and show inferior performance after issuance.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fraud on bond costs erode as time passes, although the mitigation speed is slow. Finally, we find that hiring reputable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can partially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corporate fraud.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reviews papers from the Ea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s Symposium on Corporate Finance, Incentives, and Strategy. I identify the common themes underlying these papers and place the studies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cademic finance research. Further, I discuss new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orporate finance that are suggested in the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将影响公司治理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通过构建上市公司估值模型,对公司治理影响估值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很大;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其估值水平相对较高,反之亦反之.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改进了汪辉(2003)实证模型,来检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净额占总资产的2.27%;资产负债率在30~60%之间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小或者大的公司这种效应不显著;同时债务融资对传递公司的业绩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公司价值越高的公司,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本文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较差,公司绩效、行业属性及规模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而独立董事比例及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二职合一两个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均末表现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We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st managerial entrenchment practices, social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 hypothesize that entrenched managers may collude with non-shareholder stakeholders in order to reinforce their entrenchment strategy;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n firms that have efficient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s. Moreover, we prov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entrenchment strateg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actions have particularly negative effects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 test these contentions with a sample of 358 companies, from 22 different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2002–2005.  相似文献   

19.
I analyse 136 block purchases made by corporate raiders in Europe between 1990 and 2001. Contrary to the hypothesis that these investors expropriate the target companies, there is a positive market reaction to the first public announcement of these purchases. In the long‐run, raiders earn an abnormal profit when they sell their stakes. When they still held their positions at the end of the sample period, abnormal returns were insignificant. Raiders' activities do not improve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superior stock picking ability among these investors, but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raiders are governance champions.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2~2004年22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两种主要类别,研究了代理问题在哪些公司较为严重,法律对于投资者保护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随着政府层级的提升,国有控制公司价值提高;民营金字塔控制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有负向作用;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其所属公司价值较高;海外上市提高了民营公司价值,但对国有公司的作用不显著;证券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