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辽宁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以辽宁省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的基础上,形成了辽宁省生态功能的区划方案,将辽宁省分为3个生态区、14个生态亚区、30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2.
从某一层面来讲,煤炭开采和土地复垦均会对土地景观格局带来不可逆的影响,且其生态效益也会发生一定转变。为了实现平衡生态的目标,需要积极探索矿区土地景观的格局演变以及生态效应。论述了矿区土地复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效应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和覆盖不断的变化,必然对生态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高明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动态度、信息熵、均衡度、破碎度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承载力、生态风险对生态健康情况作差异分析。研究表明:高明区2007年以来,建设用地持续增长,园地、草地急剧减少,地类丰富,结构相对合理,城市发展后劲较足;生态用地职能不够全面均衡,连通性较差,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林地和水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比例分别为57.78%和36.64%;生态承载力从高到低分别为更合镇、杨和镇、明城镇、荷城街道;生态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将多种参数结合起来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分异对生态健康的影响,能够更有效地预测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为生态健康的研究和规划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矿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以改善矿区景观格局和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利用RS数据,采用GIS技术和生态景观指标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987 — 2008年间,斑块连通度、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减低,表明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减小最大,耕地的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水域用地的面积增大,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斑块边缘密度增大和连通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用地等。为此,提出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修复措施,加大对矿区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底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北京市生态经济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生态经济综合分异特征基础上,得出北京市生态经济区划方案。首先获取北京市大尺度的主要生态环境数据,运用GIS软件计算各乡镇的具体数值,并以此值作为区划的生态指标;其次是收集183个乡镇2017年的主要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数据,按照要素真实情况,利用kr i g i ng法模拟形式找出要素变化情况,并以此作为社会经济要素划分的依据;最后通过生态环境背景值和社会经济指标值的叠置分析,并参考地形特征、人类主要活动方式、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要素,兼顾行政区界,进行生态经济区划。以乡镇为单元对北京市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划分出3个一级生态经济区和9个二级生态经济亚区。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呈现出从平原到山区、从市区到郊区的地域分布及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山西本为煤炭大省,煤炭资源丰富,带动了山西的经济发展。但是煤炭的开采却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很多采矿区地表坍塌和土地质量下降,可利用土地变少。如果土地资源不采取有利措施进行保护,将会出现无田可种无地可住的局面,应当在本省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工作,有效保护土地资源,重建生态系统,共建美丽家园。本文通过现有的文献对山西省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并进一步做了深入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了本省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性的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再论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三个过程,以及不同恢复重建方案对效益的影响;(2)从技术经济角度佐证原脆弱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可能;(3)从地上光温资源、地表水土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变化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极不稳定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低稳定生态系统、高稳定生态系统4种模式;(4)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系统诊断矿区生态系统受损特征与恢复重建的学科支撑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实现途径;(5)讨论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具有普适意义、提供中国方案的国情差异认知、学科交叉认知、规划决策认知和环境规制认知。研究结论:为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区域尺度土地生态状况的科学评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群协同发展和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方法: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年度数据、遥感数据和气象、土壤等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3个方面构建评估框架,并采用AHP和CRITIC法确定因子权重,定量评估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土地生态状况。研究结果: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生态状况具有西部、北部较优,东部、南部较低的地理梯度分异,产水服务与干扰度指数、碳贮存服务间存在一定的权衡关系,而碳贮存服务、净初级生产力和源生境连通性是研究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论:当前或未来的土地利用管理中应综合权衡城市扩张、粮食安全和生态维护,针对土地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生态因子间的冲突关系及主要的限制类型确定相应的土地持续利用与生态维持、恢复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态安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方面与新目标;首先剖析了生态安全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得出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风险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对当前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国内一些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如单因子指标、多因子小综合指标、多因子大综合指标及方法包括数学模型法、景观生态学法、数字生态安全模型法;提出发展的3个方向:静态的现状评价转向动态的预测、预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与基础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矿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完整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矿区生态完整性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矿区资源开发、政策制定、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空间结构及功能与稳定性分析,进行生态系统质量评价。借助遥感NPP估算模型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从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该矿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完成了矿区生态完整性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区内,草地和林地优势度最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较强。其次依次是耕地、水域与水利设施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而评价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林地生产力最大,恢复稳定性最强,其次是灌木林地,而评价区内面积最大的草地,在生产力水平划分中处于最低水平,恢复稳定性较弱;通过计算该区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发现该区群落多样性程度较高,但由于评价区内植被多为人工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缓解改善作用有限,所以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仍一般,评价区生态完整性处于较低水平。随着人类活动和开发的加大,植物群落会有逆行演替的可能,区域生态系统也存在向低级别退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矿、建筑用砂采场以及煤矸石堆放是造成黄河源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主要驱动因素。源区范围内60.40%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持续威胁黄河源区生态安全。(2)矿业开发主要造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面积占比51.59%,严重威胁源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矿业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干支流两岸10 km范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受损,生态廊道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在查明黄河源区矿业开发现状特征基础上,识别诊断矿业开发造成源区生态受损和退化状况是维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业开采规模的加大,尾矿数量随之增加,尾矿的堆存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复垦、作为井下填充材料、提取有用元素等方法对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可以实现生态矿区的建设;分析了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对铜陵矿区尾矿进行综合利用,并将其作为建设生态矿山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来山东省生态用地变化特点及驱动因素,评价各类驱动因素对生态用地的影响程度,为科学编制区域空间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用地提供参考。[方法]文章构建了全省生态用地转移矩阵,归纳了影响生态因素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了驱动力指数计算方法,定量分析和比对了各驱动因素对生态用地的影响。[结果]2009—2017年生态用地共计转出2048万hm2,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472%; 转入316万hm2,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072%。8年来全省生态用地净减少1732万hm2,占2009年生态用地总面积的400%。生态用地的流向以耕地最多,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流出次之,向设施农用地的流出也有较大面积。[结论](1)在影响生态用地变化的六大驱动因素中,耕地开发和城镇村工矿占用的驱动力指数最高,非耕农业占用对生态用地的变化有一定影响。(2)六大因素中城镇村工矿占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罗开莎  束龙仓  谭炳卿 《水利经济》2011,29(4):13-16,20
在介绍淮南采煤沉陷区内水、土地、煤炭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淮南采煤沉陷区建立基于循环经济条件下的水、土地和煤炭资源同步利用的模式,并分析了淮南采煤沉陷区资源同步利用的方案。结果表明,资源同步利用对淮南采煤沉陷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功能的恢复、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山西矿区复垦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山西四个国有煤炭集团矿区生态重建与植被恢复情况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其矸石山类型划分、生态破坏过程及治理与植被恢复的现状,客观分析了矿区复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矿区生态重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矿区废弃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区废弃地分布广、污染严重,易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介绍了我国矿区废弃地复垦的情况;废弃地复垦的关键是在正确评价废弃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重建,进而使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尾矿基质改良和植物种类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全国矿区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情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江西、辽宁、黑龙江等省大型煤矿的调研,其矿区植被和生态破坏严重已达相当程度。尽管近几年矿山植被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效果还不明显。主要存在历史欠账多,基数大,土地复垦认识不够、缺乏全面系统规划、政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要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加深对土地复垦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职责,统筹规划,建立生态恢复的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是长三角区域生态大后方,探索安徽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发展中的创新路径,不仅有利于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破除制度性、结构性障碍,也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比较研究看,安徽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进程中既具有比较优势,又面临两难博弈;从区域一体化理论看,安徽在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监管方面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存在博弈;从发展阶段理论看,安徽具有后发优势;从经济地理双核理论看,安徽具备建立自然生态保护示范区的现实条件;从实证研究看,安徽可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制度创新。因此,在长三角生态一体化进程中,安徽应发挥比较优势,化解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首先要推进统一标准建设,在一体化中体现差异化和阶段化;其次探索建立大别山自然生态保护示范区;再次以完善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制度体系为重点,推动生态一体化制度创新;最后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打造生态一体化的安徽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