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8年4月,上海市正式发布《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方案围绕全面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建立高效协同办理机制、推进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强化管理资源支撑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战略。同年11月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吴江、嘉善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区域,将率先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全面推进"一网通办"。2019年以来,青浦区立足一体化示范区国家战略,以高标准、高站位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动绿色生态资源资产化,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浦、吴江、嘉善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先行区域,将率先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实践情况,从组织协调、规划传导和制度保障三个维度,探索提出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的协同政策机制,以期为全国其他毗邻地区的跨区域性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支持示范区建设,农发行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同时也为推动绿色发展和创新转型带来难得机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中国经济的新支撑带。在国家战略层面,安徽属于长三角一员,但实际上安徽与长三角差距与优势共存。新时代下,安徽应深入契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从基础设施、产城一体、人才资源、区域协调、金融支持、生态文明、文化事业、民生工程等方面,加快推动安徽融合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促进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相得益彰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空间统筹提升要素保障水平、规划协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空间治理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等视角出发,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情况和实践探索,总结提炼了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在探索一条在存量约束语境下,从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绿色发展转型的空间实施路径。本文梳理了示范区总体规划的目标和实施路径,总结了示范区之一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片区的实践做法,以期为其他毗邻地区的跨区域性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一体化要以世博会为契机加快国际化进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一是以申请加入WTO为契机,进入市场化制度创新阶段;二是以国际产业大转移为机遇,进入外力推进市场创新阶段;三是以上海申办世博会为动力,进入全方位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的中心位置,面积占示范区的48%。在乡村振兴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双重国家战略"驱动下,在推动"创新湖区、乐居之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吴江应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同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0.
沪郊动态     
<正>16个长三角示范区重点产业项目在青浦集中签约"推动一体化打造新高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项目启动仪式,近日在青浦区举行。青浦、吴江、嘉善三地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有12个项目平台揭牌,进一步助推三地产业发展实现新集聚、形成新优势。据悉,此次三地签约的项目,围绕打造四个新高地,分为高能级总部经济项目、高水平服务经济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示范区,区域内耕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可忽视。对区域内耕地生态补偿进行量化测算,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在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省市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11个省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耕地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耕地生态超载指数,最终建立耕地生态补偿量测算模型得出区域内各省市耕地生态补偿量。[结果]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总体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尚有盈余,全区域共可获得200.0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费;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3个片区所提供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之比约为3∶3∶4,而产生的耕地生态足迹之比约为4∶3∶3;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主要的补偿省份是浙江,需补偿247.25亿元,主要的受偿省份是云南,可受偿167.13亿元。[结论]长江经济带区域内耕地生态服务与生态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位"现象,应建立该区域内省际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经济发达的生态输入区应优先对生态输出区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2.
利用PSR模型对南通市生态安全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区整体生态安全空间稳定向好,市区生态安全综合值在2014-2018年稳定上升,且上升幅度没有明显的走缓。作为一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发展中的城市之一,南通未来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经济,更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南通城市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价,以期全面把握长三角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方法]文章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要求,创立一个由9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指数加权汇总和产业变异系数测度方法,对长三角农业高质量及一体化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长三角与京津冀等相关区域定量评价与对比分析发现,长三角农业具备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在经营者素质、生产效率等方面质量不高,在市场开放、产业融合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较低。[结论] 3省1市应按照问题导向,着力在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开放等方面加强协作,补齐短板,协同推进农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生态保护红线正处于评估与优化阶段,尝试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提出简便且易操作的优化指标与阈值。研究方法:InVEST,CASA和RUSLE模型,STARS(Sequential T-test Analysis of Regime Shift)突变检验。研究结果:(1)长三角地区破碎度持续增加导致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NPP)4类生态系统服务呈显著下降趋势,存在4个以上的显著下降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破碎度优化阈值为0.2;(2)长三角地区连通度指数持续增大显著提升4类生态系统系统服务,存在3个以上的上升趋势突变点,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度优化阈值为90;(3)基于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优化阈值,长三角生态保护红线约17.25%的面积需优化,其中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满足的占9.01%,生态系统连通性不满足的占0.02%,两者均不满足的占8.22%。研究结论:(1)建议将破碎度(0.2)和连通度(90)作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完整性与连通性的优化指标与阈值;(2)未来应加强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完整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弹性等多维度筛选关键表征指标,利用更多的景观指数及不同的阈值设定方案,建立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可操作的生态保护红线优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注攀西地区土地生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代松 《水利经济》2005,23(2):7-11
攀西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段,同时又是四川省特色化、产业化农业(水果、蔬菜)工程基地和全省农业用地的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在分析攀西地区土地利用及保护的矛盾及隐患的基础上,针对攀西地区土地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巨大隐患,提出采取在保护中进行土地开发、在开发中加强土地保护,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强化林地种植和管护,杜绝原始迁徙耕作,加强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推行节水技术等相应对策以保护其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城市地价数据,实证分析地价增长及空间分异格局、机制。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地价历经复苏增长、相对企稳、快速增长和平稳增长4个阶段;(2)城市间地价差异整体缩小,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依赖性;(3)不同层级城市地价受到核心城市地价变化影响而呈现出相似变动和关联特征;(4)长三角区域地价空间关联格局成因主要是要素流动聚集效应与市场联动。研究结论:当前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地价一体化效应还不强,应进一步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流动、土地市场整合与地价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探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的路径。方法 在梳理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剖析流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挑战、机遇,探讨促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推进路径。结果 近年来,黄河流域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林牧渔结构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农业产业特色突出,农村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水土资源压力较大,部分区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结论 面对国内外发展新机遇,加快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强生态保护,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探索不同生态类型区农业发展重点;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实施全产业链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构建乡村绿色发展体系;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围绕黄河流域农业产业技术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绿色农田试点示范建设,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主,探索黄河流域不同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搞好"长三角"渔业协作在人文、经济、地理、理念诸方面有着厚实的基础,"长三角"协作区内部在发展加工、对外贸易、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业结构诸多方面均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推动"长三角"渔业协作可以从质量标准互认等五个方面入手,促进"长三角"渔业的稳健发展,为"长三角"协作区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产业空间匹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发展与区域优势要素相匹配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水平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状态。方法 文章从水土资源匹配和产业相对优势匹配两个角度定义了农业空间匹配质量,以长三角为例量化该地区41个地级市的匹配质量,随后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对农业空间匹配质量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效应为-0.146 4,空间计量模型的空间滞后影响力为0.27。长三角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总体趋势上表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2011—2015年达到最大值。结论 水土资源匹配度对长三角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相对优势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增长模型中体现了空间的适应性,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空间集聚。科技、劳动力和城市化都是其主要的驱动力,推动着水土资源匹配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森林、湿地等生态用地能有效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但却遭到人类极大地破坏,如何使生态用地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自博弈论发展以来,已经运用到很多领域,但尚未运用到生态用地保护的研究中。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无政府干预和有政府干预情况进行生态用地保护中各利益方的博弈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生态用地保护必须要靠政府合理干预和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