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资产管理中面临的“九龙治水”碎片化管理、家底不清等问题亟待解决。做好政府资产管理工作,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对于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济领域“没有计量,寸步难行”,探索政府会计资产的计量,对于指导政府资产管理工作、全面摸清政府资产家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平台公司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1]。政府平台公司背靠政府,管理相对粗放,实行下属企业财务负责人委派制,  相似文献   

3.
马利琴 《会计师》2009,(11):86-87
<正>《国有企业资产法》明确界定了国资委作为出资人的履行职责。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会计监管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会计监管体系、加强会计监管、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国有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海艳 《财会学习》2018,(4):120-121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公立医院作为落实政府民生政策窗口之一的国家卫生事业单位,其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立医院开展诊疗活动赖于存在的物质基础,如何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使公立医院在私立医院蓬勃发展、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健康有序的发展,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实践中,就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焦点之一:我国现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国有资产是竞争性国有资产,如果这部分资产继续由政府来管理,继续把对竞争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职能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的职能之一,那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制度层面就缺乏获得最大效率的保证。把经营性国有资产也交给政府一并管理,政府就会把它一起纳入财政预算的盘子,引起决策过程和决策目标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加强风险投资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专业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科技成果培育、科技项目投资和科技产业开发,公司本着加快高科技项目产业化的精神,充分利用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8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9.74%,1999年达到18.14%,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总结公司在加强风险投资管理,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上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投资、持股、出资、保值增值、亏损核销等一系列工作在内的整个管理运作体制模式。由于这种体制涉及政府部门、出资代表、企业组织、企业职工等多方利益。随着体制转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新的运行体制产生磨擦,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与企业改革的深化,也影响到国有资产立法的出台。近几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磨擦显得更为激烈,产生的矛盾逐渐增多,既影响到政府  相似文献   

8.
陈宪 《新金融》1995,(3):21-22
改革国有企业的前提条件,是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并将其与国有资产管理主体、经营主体分开。动态地看,投资主体是就国有资产增量(流量)而言,经营主体则就存量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这一“多元化”有两个具体的层面:(1)分层所有。即根据中央与地方政府所承担的事权,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分别拥有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有资产存在低效运营、低价转让、虚假评估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笔者针对当前国有资产新旧核算差异,就如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及时揭示、纠正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通过分析、查找其中的原因,提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的大方针。  相似文献   

11.
林丽凤 《时代金融》2014,(29):44+62
对外投资是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和政府经营性理念不断增强,国有公司股权性投资大幅增长,但县域国有资产股权性投资却出现规划缺乏、体制不活、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就如何提高长汀县国资公司股权性投资效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代姗姗 《金卡工程》2010,14(1):177-177
《企业国有资产法》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产物,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成功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办法制度化、法律化,依照法律的规定把国有资产管理好、运用好、保护好,把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好、维护好。本文对《企业国有资产法》的主要亮点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国资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外投资是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和政府经营性理念不断增强,国有公司股权性投资大幅增长,但县域国有资产股权性投资却出现规划缺乏、体制不活、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就如何提高长汀县国资公司股权性投资效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体制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产权制度还不完善,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和可持续利用,落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法规,是政府和事业单位面对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确保政府政务正常运转和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必备的物质基础.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既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减少政府行政成本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今政府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过去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只重视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周勇 《上海会计》2005,(2):35-36
一、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目的和意义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介于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隔离层次,是代表政府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权利的专职营运机构,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目的是力图构造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国有资产投资及经营主体,一个人格化、具体化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一个专司国有资产经营以追求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17.
郑慧军 《中国外资》2014,(4):41-41,4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对于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预防和治理腐败行为,以及促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县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提高区县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安全运用的前提,是区县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建立政府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基础。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包括国有资产监督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国有资产监督体制由各级人大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和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完善,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有效办法是改革目前国有资产实物管理而实行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管理的内容和目的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所谓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指投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国有资产在不断取得收益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完好无损,并在此前提下,实现其价值量的增加。保值和增值均属于国  相似文献   

20.
王文斌 《财会学习》2020,(2):222-223
国有资产是我国开展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行政单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落实改革方案、提升行政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对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开展绩效评价则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使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行政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行政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具体对策,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