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消费链观察顾客消费的不同环节,在此基础上,对消费链所有环节中的顾客感知价值进行提炼、归类、分层,最终形成消费价值链,从而为企业制定顾客价值提升战略提供依据。以景区为例,定义旅游景区消费链,构建旅游景区消费价值链,为景区理解旅游者价值构成提供参考,并为景区提升旅游者价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驾华 《经济与管理》2004,18(7):59-60,8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增,在这种变化不定的环境下,企业以价值链为分析手段和方法来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这种不确定的环境条件要求只有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才能保证企业各契约主体的利益,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价值链财务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新视角提出了计量仪器设备制造企业在信息时代塑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虚拟价值链模型,基于"虚拟价值链"理论对虚拟价值链及其重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仪器设备企业通过透视信息、映射价值链和创建新型顾客关系构建虚拟价值链,利用价值增值效应、整合协同效应和系统化效应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削减不必要的过程,从而使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方跃  刘希宋 《技术经济》2002,21(1):14-15
珀特在基《竞争优势论》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作业构成的。这些作业分布在从供应商最初的原材料来源到最终的产品的最后消费之间的每一个环节。价值链分析将价值形成过程分解成战略性相关的作业,便于更好地理解成本性态和产品优势产生的源泉,它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问题,把每个作业都当成整个创造价值的作业链中的一环,从最基本原材料的取得到最终产品使用后废弃的整个价值链层次上分析产品的成本和收益,从合理分享利益,求得与从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和协调的角度,科学地设置整个价值链。这是基于企业竞争战略对价值链的理解,也就是社会价值链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汪飞  薛静 《当代经济》2005,(5):20-21
“价值链”这一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者Michael.E.Porter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着重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有效连接以及企业由此获得的竞争优势。后来Peter.HirIes把Michael.E.Porter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  相似文献   

6.
作业成本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成本会计理论和责任会计系统,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在原来的基础上表现得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价值链概念表明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而外的“作业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渗透性较强的体系,从各个作业的执行连接关系上看,作业以“作业链”的形式始终贯穿于动态经营过程的首尾,构成包容企业外部与内部价值链关系的连锁,因而作业链与价值链管理形成作业成本管理体系战略意义上的高层领域。  相似文献   

7.
杨慧  刘根 《当代财经》2007,(12):67-70
论文从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资源理论、网络理论三个方面,论述了价值链与零售业竞争力的关系,同时指出增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价值链的内在要求,对价值链的优化和整合是增强零售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论文认为,充分放大零售商在价值链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加强对价值链的绩效评价,培养顾客忠诚,企业内部价值活动实现优化与结构重组,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零售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旅游价值链是以旅游经营商或旅游景区景点为核心企业的管理模式,其选择与优化以"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与欧美相比,我国旅游价值链建设滞后,应调整旅游产业结构,打破区域的行政性界限,强化旅游价值链核心企业的地位,建立价值链节点企业之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对旅游价值链进行技术投资等。  相似文献   

9.
顾客价值的评价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自银 《经济师》2003,(3):241-242
顾客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追求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已成为众多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顾客价值的内涵出发 ,通过价值曲线评价来掌握顾客对产品或服务属性的需求 ;通过引入顾客价值链来揭示顾客价值形成的过程及机理 ,并提出了顾客价值提升和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商业模式创新基本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椿  高莉莉 《当代经济》2010,(12):46-47
文章在对商业模式的有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和本质,从分析顾客需求、市场竞争状况、企业内部价值链、供应链环节四个方面建立了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从顾客价值、价值链、供应链角度总结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华志忠 《经济纵横》2008,(5):117-119
价值链系统将企业内部的采购、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流程,以及供应商、顾客等整合在一起,共同为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可将协同理论应用于价值链系统中,建立价值链协同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医疗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增,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下,医院以价值链为分析手段和方法来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这种不确定的环境条件要求只有满足顾客需求,才能实现医院价值,才能保证顾客主体的利益,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顾客价值最大化是价值链财务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刍议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期望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雪松 《现代财经》2006,26(4):73-7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赢得顾客,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由于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企业应善于了解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并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对顾客的期望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要主动采取措施和行动,去设定、满足,然后超越顾客期望。从而赢得顾客满意。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14.
企业必定存在于一定的价值链中,必然受到来自顾客、供方以及竞争对手等价值关联方的各种影响或作用,我们将这种影响或作用称之为价值链治理。  相似文献   

15.
1价值链及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是指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企业从建成到投产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中,既有各项投入,同时又显示价值的增加,从而使这一系列环节连接成一条活动成本链。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疲软,企业要面对一个需求不旺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争夺顾客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经营者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打开了人们管理的新思路。至此,以顾客为出发点,以价值增值为目的,以“横向一体化”为战略的一整套管理方式,正在改变着资源配置模式,从而也在改变着会计的结构。从会计的现状来看,仅仅拘泥于企业内部的核算与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处在整个价值链条上的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的将是核算、反映,控制与测评整个价值链的新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顾客价值的企业差异化战略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异化可分为有形差异化和无形差异化,其核心是给顾客提供有独特价值的东西.当一个企业从差异化获得的利益大于差异化的成本时,就获得了差异化优势.实践表明,持续的高利润或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差异化,而非低成本.那些长期具有高投资回报率的企业都是追求产品特色、质量、品牌、服务差异化的企业.差异化能提高顾客支付高价的意愿,增加顾客的需求,带来更多的新用户.同时,差异化带来的市场扩大有利于利用规模经济,新的制造技术和互联网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r差异化的成本.分析顾客需求可采用顾客价值链方法,根据顾客价值链,差异化战略路径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品牌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化.  相似文献   

18.
熊斌 《经济师》2009,(4):253-254
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如何能存续下来,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企业必需面对的问题。市场份额的得失.将直接左右企业的根本走向和最终命运。作为销售人员,成功有效的沟通,赢得顾客的信任与尊重是企业能否占领市场、不断拓展市场的关键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从价值创造出发,终于使顾客价值最大化--成本投入为了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又必须投入成本.这一变化使得企业成本控制应该从价值链分析出发,首先确定其成本定位,进而从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不同的视角进行成本控制,从而实现"价值创造--投入成本--创造价值"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盈利性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利润与顾客之间取得平衡。以顾客为中心,就是要满足顾客的现实或潜在的变化的需求。如果以前顾客考虑的更多的是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者差异性,那么现在或将来,顾客将越来越强调产品或服务的快捷性。这一新的特征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做出快捷的反应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我们必须强调,迅捷反应能力的提升已经不能单靠在企业内改革来实现,而是要通过原材料的取得、制造、配销垂直分工体系的整体革新来实现,即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价值链整体环节的运作上比竞争对手行动的更快,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新的定义多将迅捷反应定义成“价值链整体反应速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