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征信体系是由征信法规、征信机构、征信市场、征信行业标准及监管等核心要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当前的基层征信体系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环境“瓶颈”。这些环境“瓶颈”,严重阻碍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水平的提高。为推进我国基层征信环境建设,应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征信法规建设,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诉讼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征信业监管体系的完善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征信业监管存在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行政监管模式不完善、征信行业自律机制缺乏等问题。为加强我国征信业监管体系建设,应加快征信立法步伐,统一监管机构,组建行业协会,建立征信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陕西省征信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征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六方面主要问题征信法规缺失,征信标准化建设滞后,征信机构少、规模小,征信产品有效供给和需求不足,征信监管和行业自律缺失,大众征信知识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五条发展征信业的对策建议,并从政府、人民银行、征信机构、个人和企业等不同主体角度提出了实施这些建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多层次征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竞争机制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协作机制还未建立;商业性征信的行业集中度太低等。因此,应合理界定公共征信机构的业务边界,防止公共征信不恰当地挤出私营征信;完善法规,防止信息封锁和信息垄断,为征信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基础;引导征信机构适度竞争,优化行业结构;推动征信数据标准化,为信息共享准备技术条件;引导建立征信业协会,推动行业协作。  相似文献   

5.
征信活动因涉及公民的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机密,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当前我国征信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征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与之相配套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征信业和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快征信立法步伐,统一监管机构,组建行业协会,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征信业监管体系,促进我国征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征信业发展及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征信体系功能作用发挥的因素,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功能建设要构建征信系统建设的法律体系、建立组织机构体系、加强信用主体建设、推进现代信用文化建设、构建行业规范体系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无论是对被征信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有关征信的法规体系建设,均相对薄弱,致使被征信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为加强对被征信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应加快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的立法,加强征信执法管理,推动征信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尽快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征信业的监督管理机关,规范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完善征信业务规则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规范。这对加强征信业管理,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发展中存在着征信立法滞后、政府对征信业的行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征信资料权威性和系统性不强、信用数据条块分割、征信数据库管理落后等问题。今后,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对征信业的立法进程,做好征信宣传工作,打造守信政府,做好征信数据库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信用评级市场培育和发展等,以推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1.
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有助于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重复博弈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缺失、信用信息分散、标准化建设欠缺以及监管缺位等。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加强立法、整合资源、制订技术标准、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2.
借鉴西方经验 健全我国社会征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国外征信体系包括以美、英为代表的民营征信管理体系,以法、德为代表的公共征信管理体系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管理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征信机构网络和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强烈的信用意识和完善的监督管理及行业自律是国外征信体系发展的保障。借鉴西方国家征信体系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结合近年来我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从法律法规、征信数据库、行业协会、政府职能、征信业发展模式、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征信人才、征信市场需求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提高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成效,以构建我国新农村征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信用、征信、信贷征信这三个概念,在内涵上层层递进,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逻辑思路和着眼点。完善、高效的信用体系,应该是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信用服务、政府监管和信息系统建设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应以信贷征信带动整个征信行业发展:由人民银行主导统筹公共征信与商业征信发展;以人民银行为主体推动建立征信监管体系;以人民银行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完善征信数据库。另一方面,需要以征信发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加强征信宣传教育,培育征信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作为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困境。结合基层实践,从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及应用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提出现行制度条件下推进中央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路径:以"四个一核心"为建设主线和行进路线,通过"一套编码体系、两级数据库建设、三大推进步骤"的制度设计,围绕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最终建成包括统一的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平台且高效对接社会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作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扩大征信数据范围,提高征信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比较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情况,我国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征信体系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机制建设,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8.
美、英、日三国都有比较健全的征信法律体系和成熟的监管模式,特别注重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和完善征信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加快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为推动信息共享进程提供先决条件;进一步加大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