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国家大多数是中国的海上近邻,中国—东印度洋沿线国家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举足轻重.中国与东印度洋沿线国家是相互依存度高的重要贸易伙伴,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GDP、人口总量等是影响双方贸易的因素,运输距离则是阻碍贸易的核心变量,CAFTA作为虚拟变量则促进了双边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造访东盟国家时提出创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此战略的提出不仅标志着想要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的意图,更是为将来构建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能.上海自贸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交通优势,这些良好的先决条件使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能够更好的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相互响应.二者既一脉相承,又彼此互助,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又可以更加快速的让中国走向世界,另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的振兴之路,是亲和之路、互利共赢之路。要充分发挥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使之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依托。要高度重视福建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核心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0多年的海上丝路历史证明,中国主动开放海上贸易的时期,就会缔造经济的大繁荣;推行对外贸易限制,就往往导致闭关自守和经济衰落。21世纪的今天,中国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后,再次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有着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时代呼唤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智慧。大因应国际新形势,我国对外开放正在构建以"一带一路"为重要支点的新格局。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加强中国同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9-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同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贸易对象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以及同属APEC成员国可显著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海上距离以及伙伴国关税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产生负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钱林霞 《新经济》2014,(16):4-7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我国经济、贸易、人口第一大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给外向型经济大省广东带来巨大的战略机遇。日前,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论坛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广东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田丰、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洪伟东、广东省商务厅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黄剑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省外办、省发改委、省文化厅、  相似文献   

7.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湛江实现“五年崛起”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本文论述了湛江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和优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推动湛江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战略和大布局,是中央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构建更加紧密命运共同体、造福中国与东盟双方的战略构想。2013年10月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首次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作了强调,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将其列为重点工作,随后商务部组建了欧亚司负责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浙江省也加紧了前期准备和调研,这一切都昭示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已进入紧锣密鼓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前沿,统揽历史与未来,着眼全球格局,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创造性地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的大战略,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深邃,更有面向未来的时代抉择。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外交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是中国推动与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拥有巨大机遇,但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不容忽视,包括大国博弈与秩序之争带来的战略挑战、领土主权争端引发的现实风险、沿线地区及国家的内部风险等,都给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经贸格局战略调整的延伸和体现。深圳地理区位优越、市场经济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越条件。在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深圳应明确城市定位,形成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传统同质化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差异化合作;以前海蛇口自贸区为载体,探索以开放促制度创新的试点;以湾区经济为依托,构筑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2.
点击     
《经济改革》2014,(11):6-7
习近平:中国将出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11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要加强海上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泛北部湾区域作为中国—东盟"10+1"框架下的新兴次区域,也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连接的纽带,其经济合作备受关注。中国与泛北部湾其他国家的海上旅游合作不仅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宗旨高度一致,也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先行兵,合作意义重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合作之路,是新时期下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伟大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和试验田的广东,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快构建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格局.本文从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历程入手,结合广东省独特的先天优势和后天积累,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构建新型开放经济体系的影响,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海丝"核心区海丝城市形象构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央明确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之后,福建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明确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与愿景: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这一愿景清晰描绘了福建要建设什么样的核心区,核心区将以怎样的角色形象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去,规定了福建这一核心区的形象内涵,并对全省各城市提出了功能定位要求.紧扣这一形象标杆,核心区各城市纷纷提出打造"海丝"效应功能定位的城市建设方向,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的提出是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①.国际货物运输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5%以上是利用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有的国家的对外贸易运输海运占运量的90%以上.②而海上贸易中FOB贸易术语的使用率最高,所以本文将对在国际海上贸易中,作为出口方在使用FOB贸易术语下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对外经济合作的重大战略布局之一.特殊的历史渊源、价值定位,奠定了海南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格局中的特殊战略地位.本文以海南物流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着重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对海南物流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海南物流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以及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提出海南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明确海南物流业发展战略的定位与目标,并为其提出符合其自身实际的物流业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同时对海南物流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袁华强 《商周刊》2015,(1):44-45
青岛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深厚的渊源,海上休闲体育大发展、大繁荣将成为青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先行者和突破口。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青岛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古  相似文献   

19.
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后,各省市纷纷响应,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对各省市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福建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本课题研究,从福建在“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为什么福建能成为核心区,并提出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主要内空,为回答“核心区是什么、如何建设核心区、要建设什么样的核心区”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5年3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福建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全面策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台湾交流合作活跃、海洋经济发达、海外华人华侨众多等优势,通过积极构建海陆、海峡、海外三大合作网络,引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