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论文依据四川省和重庆市共计708份试点地与非试点地的农户调研数据,阐释了金融素养影响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的机理,然后通过对受不同程度政策激励影响的地区分组,即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并利用Probit回归检验不同强度的政策激励对金融素养引致农房抵押贷款的参与意愿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全样本中农户对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为28%,其中试点地区农户接受度高于平均水平五个百分点。第二,金融素养对于农民农房抵押贷款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会因为有较强的政策激励而得到提高。第三,农户分化、实际耕地面积、风险偏好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需求。同时还使用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和分地区稳健性检验,均支持基准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方合作推进金融知识宣传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房抵押贷款制约因素会使农房价格扭曲,偏离实际价值,其反过来又影响并制约抵押贷款业务。通过纳入位置变量对农房主要价格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将抵押贷款试点业务划分为三个区域:意愿区、纠结区和排斥区,探析不同区域的业务特点和模式。同时还分析了农房抵押贷款业务的价格约束条件,得出推动农房抵押贷款试点业务的关键在于确保农房处置价格能够实现,并与市场价格偏离度不大等结论。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普惠金融体系背景下,基于陕西、宁夏和山东三省区7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组群差异性分析,检验了政策信任、交易成本感知对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及对有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信任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交易成本感知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政策信任与交易成本感知对不同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融资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无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政策信任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交易成本感知影响不显著;对于有农地抵押贷款经历农户,交易成本感知对其融资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政策信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芳 《武汉金融》2021,(4):69-77
本文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个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金融环境特征、政策认知和正规信贷约束类型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较高,且潜在需求大;但农户对农地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受信贷约束的情况较为普遍。户主年龄、家庭常住人口、外出务工人数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了解农地抵押融资政策以及数量约束型信贷约束对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融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所在地区开展了农地抵押贷款以及风险约束型信贷约束则对农户的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对湖南农户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农户参与农房抵押贷款意愿与预期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以期为有效推进农房抵押贷款试点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保险与农地抵押贷款意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来自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529份农户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农户养老保险参与度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结论显示:首先,农户养老保险参与度正向影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其次,无论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都具有养老保险参与度的敏感性,其中东部地区的影响系数最高;再者,农户抵押贷款意愿还受到年龄、人均收入、农地经营规模、家庭人口数和政策认知程度的影响。结论进一步表明,健全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能有效增加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以来,江西省会昌县大力推进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破解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激发农民创业热情,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为激活农民沉睡资产,促进农民资产转化为创业致富资本,从2013年底开始,该县推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指定县农商银行开办此项业务,向有资金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农户办理发放抵  相似文献   

8.
丽水市是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全市176个乡(镇)、345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10万,占总人口数的84.5%.金融支农既是重点更是难点.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丽水中支)相继出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信贷支农政策,并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对农房抵押贷款难的调查与思考——以抚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部分地区试点开展农房抵押贷款.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房抵押贷款推广中遇到的障碍性因素:法律保障缺失、市场机制缺失和处置变现难.针对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山东省17地市的调查资料为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耕地规模、对政策宣传的满意度等对于农户选择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获得贷款具有显著性影响,并据此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广东省清远市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2户入社农户为例,对其参与新型融资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农户对合作社担保贷款、社员联保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融资方式参与意愿较高。农户所在专业合作社评级情况、农户对新型融资方式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参与意愿的显著共性因素。建议在运作规范、评级较好、农户认知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清远市2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2户入社农户为例,对其参与新型融资方式的意愿进行了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农户对合作社担保贷款、社员联保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融资方式参与意愿较高。农户所在专业合作社评级情况、农户对新型融资方式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其参与意愿的显著共性因素。建议在运作规范、评级较好、农户认知水平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地金融、合作金融等新型融资方式试点以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土地改革备受关注,国家政策层面连续发文以规范农村土地的确权、赋权和流转行为,土地流转规模正逐步扩大,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改革的多个关键性文件相继发布。在农村土地重大改革试点阶段,为探究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对农村土地产出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浙江试点地区的混合截面数据,通过逐步回归、VIF检验和B-P检验等计量方法,比较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三项金融试点之间的效率差别,并通过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总体上有利于土地产出效率的提升和农村土地技术进步,但也受到金融支持覆盖面、风险补偿机制和改革推进力度等方面的制约。对此,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完善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农民贷款难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农民融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的因素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尤其重要。本文基于洱源县270个农户的调查,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政府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基础上,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6,(4):11-13
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印发施行近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黎翠梅  徐清 《武汉金融》2020,(4):81-85,88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的推出旨在增加我国信贷支农力度,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实践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湖南常德227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约束的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信贷约束强度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试点地区主体的信贷约束强度较非试点地区显著降低了18.64%。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态度、信贷经历、获得政策补贴也对信贷约束有显著的缓解,而土地流转价格越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约束越大。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推广过程中应注重政策宣传,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合理提高抵押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前,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两个办法"从贷款对象、贷款管理、风险补偿、配套支持措施、试点监测评估等多方面,对金融机构、试点地区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明确了政策要求。可以说,从金融支持的角度盘活农村土地产权的探索和尝试已经开始。而在稍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人民  相似文献   

18.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以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和负二项模型研究社会资本、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影响显著,而金融素养的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与金融素养对农户借贷行为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社会资本中的转移性收支、个人声望和对家庭的重视程度与金融素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于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行为,社会资本和金融素养仍对其有正向影响,只是社会资本影响不显著,金融素养有显著影响。社会资本除对60岁以上年龄段农户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影响为负,对不同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均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对东部地区农户正规借贷行为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安徽肥东和山东莱阳210户参与农村房产抵押贷款意愿调查的农户问卷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农户房产抵押意愿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农户房产抵押贷款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以及对农户参与房产抵押贷款意愿有显著正影响和显著负影响的变量。最后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提高农户对房屋抵押政策的认知;大力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降低抵押贷款风险;以减税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推广和发展房屋抵押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户资金短缺且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户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农地抵押贷款对缓解资金短缺和融资难问题有重要作用。论文运用辽宁省626个农户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借款特征。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特征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养比、土地面积、净资产值、经济类型、借款经历等5个因素比较显著地影响了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意愿,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