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跨国汽车公司经营者眼里,为了重现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飞速发展的神话,他们正在把印度视为“第二个中国”。  相似文献   

2.
张淼 《经营者》2010,(5):63-63
我敢断定,中国所有的卫视广告部主任都会疯狂地喜欢上汽车厂商,因为2010他们的广告实在来势凶猛啊。没有一家卫视敢在2010轻视中国汽车行业,到底是汽车广告给了卫视机会,还是卫视的成长感动了汽车厂商。他们在2010那么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的确很让人羡慕。  相似文献   

3.
夏欢  贾可 《经营者》2012,(1):110-118
在标致雪铁龙在中国的转折关头,已经埋头苦干4年之久的博闻将接力棒交给了中国汽车营销界的传奇人物孙晓东。《汽车商业评论》独家专访披露他们不一般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李岷  威娟娟  刘涛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3,(9):44-44,59-62
六名中国企业领袖向《中国企业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日本企业。他们分别来自汽车、软件、电子、网络、饲料、电池制造六大行业  相似文献   

5.
尹同跃 《经营者》2013,(8):130-132
我很长时间没有纠结了,但这次来我是很纠结的。没想到我还成为榜样人物,中国汽车界老前辈们为中国汽车贡献更大的比比皆是,跟他们比我很渺小。  相似文献   

6.
尹同跃 《经营者》2013,(4):130-132
老一辈汽车人,他们对汽车的热爱、对汽车的执着、对汽车的理解,以及忧国忧民的这种高度,特别让我们感动"目前,整个公司已经在作风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在刚刚过去的日内瓦车展上,奇瑞一款SUV概念车在那里获得了最佳造型奖,这是让我们振奋的。还有我们跟以色列合资的观致汽车在日内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影响蛮大。"我很长时间没有纠结了,但这次来我是很纠结的。没想到我还成为榜样人物,中国汽车界老前辈们为中国汽车贡献更大的比比皆是,跟他们比我很渺小。中国汽车工业走到今天,主要的功劳还是在20世纪上半  相似文献   

7.
路迪认为,国外设计公司往往都有实力,但他们的实力能发挥多少,跟寻求合作的主机厂有多大实力成正比。关键是你能提出要求,让他们按照你的要求做下去《汽车商业评论》:目前在海外建设计中心的,除了江淮(汽车),就是长安(汽车),其他中国企业还没有效仿,他们的模式还是直接外包?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13,(12):34-35
有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相信中国未来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巨头。不过相对国有汽车集团来说,他们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民营汽车企业身上 强大?虚弱?保守?稳健?迟缓?有未来?没希望?普通百姓如何看待中国国有车企的当下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六名中国企业领袖向《中国企业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日本企业。他们分别来自汽车、软件、电子、网络、饲料、电池制造六大行业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学术团应邀访问了日本。访日期间,日本各界人士对中国汽车工业以及中日汽车工业合作问题,发表了许多看法。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总趋势上,日本有关人士均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丰田公司公关部次长影山寺司认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现在更主要的是盯住中国市场。三大公司都想在中国建厂,但没有在日本建厂的想法。”当然座谈中,他们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国汽车工业崛起后的担心。影山寿司就坦率地讲:“在亚洲,将来中国的汽车工业会比韩国汽车工业对日本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繁 《现代企业》2008,(1):45-46
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包围下,“六大三小”在2002年全部进入中国,完成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初步规划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就是尽可能地迅速扩张他们自己的品牌,这显然使尚显幼小和稚嫩的我国本土民族品牌遭受严厉的打压,使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所以探索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的创建与发展壮大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外媒速览     
《新电子》2014,(6):24-25
《德国世界报》2月23日 中国已经走到头了 近日,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东风收购了欧洲罢工最严重的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对此人们可以看出,中闰并没有吸取教训。更仔细地分析,人们可以看出,标致雪铁龙试图以这场交易为起点,进入他们期盼已久的远东汽车制造市场。  相似文献   

13.
段喜茹 《经营者》2012,(10):75-77
保守的战略导致本田没有踏上中国车市快速发展的节拍,现在痛定思痛,随着中国汽车事业中期战略发布,他们开始主动驱动自己。  相似文献   

14.
孟先亮 《经营者》2013,(6):34-35
有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相信中国未来会诞生世界级的汽车巨头。不过相对国有汽车集团来说,他们把更多的期望放在了民营汽车企业身上强大?虚弱?保守?稳健?迟缓?有未来?没希望?普通百姓如何看待中  相似文献   

15.
《经营者》2012,(20):38-38
上期的“好看”我们介绍了全球自行车回潮,这次我们把视线再转回中国,在咱们国家有一群人,他们认为自行车是一种理想的代步工具,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买不起汽车。看看他们拥有的品牌——Moulfon、Cervelo以及Colnago等等——你就知道有人不只愿意把钱砸在高端四轮汽车上。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德尔福已经学会伺机而动,不去争一时的市场和机会。他们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更高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13,(12):39-39
对很多越野爱好者来说,2013年的4月份,是他们的“汽车运动”生涯的转折点,上海国际车展上的一则重磅消息,让他们有可能步入真正的汽车运动殿堂,成为货真价实的越野拉力赛选手一一这条消息就是,郑州日产汽车做出决定,发起“中国越野梦想总动员”,面向全国郑州日产用户和越野爱好者,招募2013中国越野拉力赛车手和领航。9月郑州日产将携旗下全系四驱产品(帕拉丁、奥丁、锐骐皮卡)征战该项赛事。  相似文献   

18.
盂为 《经营者》2010,(21):131-132
作为进入中国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之一,德尔福已经学会伺机而动,不去争一时的市场和机会。他们期待中国汽车产业的更离技术提升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12,(4):17-17
最近在网上看了期盼以久的top gear的中国特集,之前网上就流出了测试的碟照,不知道俩毒舌的英国佬会对中国目前的汽车工业情况做出怎样的辛辣点评!看完后感觉他们对中国汽车境况并不是一味挖苦讽刺,其中还有一点对束来的期待。(可能是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然江河日下,也没资格再挖苦别人了。)  相似文献   

20.
合资企业做自己品牌的出发点和早期中国汽车企业的模仿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利用外方相对陈旧的汽车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努力,以合资公司对产品质量以及市场趋势的把握,来推出合适的车型。我觉得,这或许可以看作中国汽车产业第二轮自主研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