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志平 《时代经贸》2010,(24):131-13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国际间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给南通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通纺织产业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根据南通区域纺织产业发展具体情况,以培育和提升纺织产业链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为基础、推动企业道德建设为内在保障、实现信息共享为核心对南通纺织产业链信任机制进行有效的重构,合力提升纺织产业链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全球纺织大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我国还不能称之为纺织强国,纺织企业效益普遍不高,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实施"走出去"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基于全产业链和全球资源整合视角重构国际纺织分工格局,是提升我国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纺织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赵祥  曹哲 《新经济》2024,(2):20-32
产业链现代化的本质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其结果反映在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分工角色的变化上。从后发经济体的视角来看,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初始角色通常分为一般分包商和原料供应商,以此为起点的企业可以转向领先分包商、核心生产商、关键供应商和终端销售商四种分工角色,这种角色转变代表促进地区产业链现代化的四种不同的路径。广东省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地区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除了具有上述一般性特征以外,还会受到不同类型产业特征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受国际环境变化、新冠疫情冲击、资源供应干扰和关键技术限制等影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正经历如何通过提升韧性应对断链风险的考验。针对全产业链模式下制造业产业生态链构建的关键要素、核心机制,基于扎根理论,对4家采用全产业链模式运营的不同业务领域制造企业进行研究,通过三级编码构建产业生态链模型,分析全产业链模式下产业空间集聚、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链升级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重构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规划间接影响产业生态链;市场需求和机构合作对研发创新具有积极作用,能够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规划、外部支持、产业链整合、产业融合和产业转型升级直接作用于产业生态链构建;构建产业生态链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研究可为提高制造企业管理效率、获取系统整体效应、实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目标、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发挥企业竞争优势提供管理框架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业配套能力与承接产业转移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相应地,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包括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生产制造、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产业环节,未来产业竞争的重心将不再是单个企业、单个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变,这种转变要求经济主体必须在产业链上寻求创新,产业链创新将成为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经济和企业、产业两个纬度,分析宁波产业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产业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相应地,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以有效促进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产业链培育的思考——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庆顺 《经济师》2008,(11):282-282
产业链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培育壮大产业链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欠发达地区更要进一步培育产业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这对于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问题,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皆豹 《时代经贸》2011,(24):165-166
南通纺织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革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得出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为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产业链整合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的核心产业组织形态,现代农业竞争本质上是产业链竞争.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业产业链正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产业链组织化和一体化程度较低,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不完善,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体系不健全,各行业产业链竞争力总体不强.今后,应把产业链整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用产业链整合来统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发展等政策,并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分类推进.特别是要加强农业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产业主体,提升产业链一体化水平,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政策和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提升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改变了现有产业模式,促使产业链由传统生产者主导向新兴消费者主导逆向转变,重构产业链新格局。基于2017—2022年投入产出表、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结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行统计分类,采用PSM、渐进DID方法,聚焦数字经济、创新螺旋与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中心度和中介度,促进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二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数字产业化的推动作用强于产业数字化;三是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存在区域异质性、时段异质性和“卡脖子”行业异质性;四是数字技术“创新螺旋”效应承担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创新螺旋”效应有效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据此,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蔡安宁  张华  庄立  梁进社 《经济地理》2015,35(2):100-106
在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根据1997、2002和2007年北京投入产出表,以净输出、区位商、影响力及感应度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了北京核心产业和产业链的演变。研究表明:核心产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997—2007年,一直处于核心产业的主要有计算机制造业、建筑业、航空运输业、金融业及科教服务业。同时,一些不再适合北京城市性质和功能的产业链如纺织服装业、饮料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高耗水的产业链逐步退出,而适应北京向世界城市转变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链在城市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产业链逐步向高端化方向演替。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逐步增多,由1997年的4个增加到2002年的5个以及2007年的6个,而且产业链中的产业联系向更加紧密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其中,金融产业链从与钢压延加工业结合向房地产结合转变,再向商务服务业结合转变;电子信息产业链从与制造业结合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结合转变;科教服务业一直是北京城市功能独特的优势。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高端、高效和对其他行业高辐射力的作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贫困地区应立足本地支柱性农业产业,进行产业链延伸,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关键。选取石阡县支柱性农业产业——茶产业做定性分析,探讨茶产业链延伸问题。重点分析石阡茶产业链在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方面提升面临的瓶颈,并分析困境形成的原因,提出石阡茶产业链延伸的路径在于厘清茶产业上中下游产业,确定产业重点;以茶产业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广辟销售渠道,努力延伸茶产业价值链三个方面。从这些方面入手,做强产前、产中、产后产业,才能真正壮大石阡茶产业,从而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佛山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现代管理手段为抓手,以治理高耗能、高污染、淘汰落后产能为突破口,推动纺织产业链向研发、服务、价值链高端发展。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作为佛山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产业,一度出现出口困难,外商订单减少,再加上纺织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利润空间小,污染大等因素,传统的纺织行业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5.
一、浙江省典型产业价值链分析--以浙江纺织产业链为例 (一)浙江省2005年纺织业集群产值及项目罗列 (二)产业价值链分析 浙江纺织产业链以中下游的服装生产为主,织造企业和上游的纺织机械都比较少.浙江省纺织产品在国内形成了一些品牌,更多的是形成了大批纺织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产业链已经渗透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链的建构为产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舟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产业链建构不完善,难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旅游产业优势。鉴于此,在分析舟山旅游产业及产业链现状和舟山产业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舟山旅游资源整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朝良 《技术经济》2019,38(12):42-50
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升级,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企业协同创新,才能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因此研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存在一个上游企业和一个下游企业的产业链模型,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的四种情况,并通过Matlab分析四种情况下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链利润与企业创新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创新风险范围内,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可以给产业链带来更高的利润,且上游企业的创新效应要高于下游企业,政府应积极支持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技术创新,进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核工程)案例,提出一种以企业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广核工程基于自身架构能力,从技术、管理和组织等多个维度与产业链相关主体展开协同创新,有效掌控产业链,并显著提升了整个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引领的后发追赶。对国内其它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复杂产品系统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核工程)案例,提出一种以企业架构能力引领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广核工程基于自身架构能力,从技术、管理和组织等多个维度与产业链相关主体展开协同创新,有效掌控产业链,并显著提升了整个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核心企业引领的后发追赶。对国内其它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的复杂产品系统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媒介,作为文化产品贸易,尤其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翻译服务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在明晰翻译产业化定义和翻译产业特征基础上,通过勾画翻译产业的微笑曲线,分析翻译产业的产业链,探讨了翻译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翻译产业如何提高产业附加值进行研究探索,提升翻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