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会计     
《财会学习》2013,(2):4-4
工程建造期间的土地使用权如何摊销 我公司购买一块土地,自建办公大厦,那么大厦建成之前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是不是记入在建工程成本?谢谢!(重庆市李玉成)在线专家: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购买一项土地使用权建设酒店,购入该项土地使用权时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在土地上建设酒店时将建设时发生的成本支出计入“在建工程”科目。在建造期间内该无形资产(即土地使用权)是否也应一并转入在建工程?还是继续单独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按月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之前,企业为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而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无需转入"在建工程"成本.而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47条的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4.
在&lt;企业会计制度&gt;发布实施之前,企业为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而有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无需转入“在建工程“成本.而根据&lt;企业会计制度&gt;第47条的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企业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5.
刘美林 《财政研究资料》2007,(25):F0003-F0004
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同时规定:“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上述规定所指的土地使用权是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杨忠 《财政监督》2005,(8):70-71
《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摊销。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笔者认为对于这条规定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7.
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其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成本,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规定期限分期摊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商品房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开发成本;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项目时,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在建工程成本。以上对以租赁或抵押等方式取得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的核算没有明确规定,已不能适应当前土地核算的要求。笔者建议设置“土地”一级账户,根据实际需要下设划拨、购入、租赁、抵押等明细账户。由于土地有增值潜力及其长效性,应该在报表中将其单独给…  相似文献   

9.
一、贷款用途必须是继续建造工程。在建工程抵押的抵押人必须是借款合同的债务人,同时也是在建工程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人。不能接受以第三人的在建工程作为抵押。二、各项资料的审查。抵押人必须已经取得在建工程占用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0.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使无形资产的核算及报告发生了重大影响。一、企业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及摊销、转移的处理企业购入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在实际支付价款时作为无形资产入帐,并从取得当月开始按规定期限摊销,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帐面价值全部转入相关的在建工程成本。〔例1〕2001年1月1日,A公司以40万元购入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合同规定使用年限40年,2004年12月31日A公司开…  相似文献   

11.
正企业单位在业务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问题,本想虚心请教,却又常苦于无处可问,为此开办"问题解答"这个栏目,帮助您答疑解感。1、我公司在2002年以每亩8万元的价格取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未拿到土地使用证),当时已经按照此价格确认无形资产,并开始摊销。根据用途,部分摊销进入在建工程,部分摊销进入费用及制造成本。2013年7月,我公司按照市场价值对此地块进行差价补偿,  相似文献   

12.
一是贷款用途必须是继续建造工程。在建工程抵押的抵押人必须是借款合同的债务人,同时也是在建工程所占用土地的使用权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接受以第三人的在建工程作为抵押。二是审查各项资料。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时必须查看和收  相似文献   

13.
魏雁飞 《甘肃金融》2016,(11):59-63
在建工程抵押是银行重要的担保方式,在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时却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在建工程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对《物权法》第182条的理解,并对实践中登记部门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时常见三个问题——一是只允许在建工程已建造完工部分办理抵押登记,而拒绝对尚未建成完工部分抵押登记;二是对于已经部分销售的在建工程,仅给予办理未销售部分的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土地部门对剩余部分的土地拒绝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三是已办理使用权抵押的土地上新增的在建工程的抵押登记问题——进行了法律分析,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建工程,通俗的来说就是已经开工建设,尚未竣工的建设项目。在建工程抵押,则是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在建工程抵押主要涉及在建工程抵押人和在建工程抵押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所谓“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见建设部1997年5月9日发布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条)。  相似文献   

16.
《财会学习》2009,(1):49-49
1.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我们是计入在建工程,那购入为建造仓库准备的有关物资,为什么是计入工程物资,然后再转入在建工程?我觉得都是没有安装好的固定资产啊,为什么是进不同的科目?  相似文献   

17.
潘荣良 《涉外税务》2006,215(5):70-72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转入存货项目),那么,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就转入房屋及建筑物的成本并成为房产原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财会学习》2013,(11):42-42
老师,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应该如何处理?(湖南省李爱莲)在线专家:由于正常原因造成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19.
韩斌 《海南金融》2013,(7):66-70
当前金融机构办理在建工程抵押信贷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建工程抵押期限设定、抵押登记立法不完善、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冲突、税收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优先权冲突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修订《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中有关抵押期限设定的规定,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完善的《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管理办法》,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安全;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房产部门沟通,审慎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转为在建工程抵押登记手续,全程跟踪办理、管理在建工程抵押物等措施,以期达到有效地控制防范在建工程抵押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后发放住房开发贷款,仅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拥有抵押权,对开发商借款用于建造的建筑物、房产却没有优先受偿权.商业银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实际上面临着抵押物悬空的巨大法律风险.商业银行要以《物权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建议有关部门开办住房开发贷款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业务,以有效防范商业银行抵押物悬空的巨大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