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建设,是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有效途径。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综合发展规划,从居民轨道交通出行时空圈的概念出发,提出满足居民日常出行45min生活圈的轨道交通站点发展模式: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街区模式与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拓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发展与地区所在功能组团主导开发属性,提出4种类型站点"交通+用地"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温岭的主城区,放眼眺望,满街是车,尤其在每天的通行高峰和一些传统节假日,大街小巷车辆拥挤不堪,不仅通行困难,停车更困难。随处是人流涌动,到处是车流滚滚,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分流拥塞的车流,如何破解伴随城市化而来的交通困局?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网络,是城市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绍兴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为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近年来,绍兴市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公共交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公交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一方面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合理布局公交线路,减少进入中心城市公交车辆,缓解中心城市H益加大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针对我国人口密度高、城市功能集聚、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必须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调整交通出行结构、削减交通总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切入点和重要支撑点。但在许多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未能确立,缺乏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公交线网布局不科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2009年6月接手城市客运管理工作后,积极探索公交优先和城乡一体化交通发展的新途经,规划发展与规范运营相结合,调查研究与宏观指导相结合,理论培训和管理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为居民出行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城市公共交通只是限于解决城市内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主要指以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等为载运工具的地面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乡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以地面交通为主的传统城市公共交通己经不能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突破了传统交通方式、地域的限制,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与管理手段基础上,产生了包括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和其它交通,涵盖陆地、水上与空中,高架、  相似文献   

7.
“公交都市”是一个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和谐发展的区域,是以公共交通运输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路网交通负荷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并支持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出行系统。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交都市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成本的量化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公共交通系统的社会效益意义重大,而出行时间成本是乘客出行成本估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时间价值模型对公交车、地铁、小汽车和出租车的出行时间成本进行量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为交通政策的制定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13,(10):11-11
目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确定于每年9月16日至22日组织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广泛动员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文化。今年活动主题是“公交优先、便民利民”。“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活动期间,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将开展灵活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在9月16日,即“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首日,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问题其实就是供需关系处理问题,交通政策反映了城市的价值取向。任何城市的出行结构都是与城市所能(或者愿意)提供的服务水平相关。如果追求个人自由而不顾及整体效率,私人交通工具一定是首选(如开罗城),但通常一个有序的城市是不会完全放开交通市场,都会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相应的交通服务,通过个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成本差让那些对时间和舒适度要求不高的出行自觉选择公共交通,为其他出行腾出空间(如目前大  相似文献   

11.
在多种交通方式中,城市公共交通在减少道路空间占用、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运输效率、用有限道路资源承担尽可能多的出行,既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占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的必然要求。2012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这是交通大部制改革以后,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规范性文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一、TOD概念与背景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即“公交导向开发”,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即主要通过快速链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城市核心区来减少交通时间,以高密度的建筑形式和功能复合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TOD模式,也称为“交通引导开发”。它由美国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1989年提出,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中心城区要实施公交优先,当务之急是改善当前的交通环境,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公交方式为补充的立体化交通道路环境;以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为依托,优化常规公共交通线网,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需求,建立集出行的机动性、可达性和可选择性于一体的交通网络环境;实施积极的交通诱导,倡导环保节能的出行方式,建设柔性的交通政策法规环境。只有城市的交通环境和谐发展,出行者主动选择公共交通,才能达到限制车辆使用,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路运输》2012,(2):93-93
“闽南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正加快同城化进程.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构建城市和城际两大决速交通体系,构筑城市主城区半小时生活圈和厦漳泉大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此外,厦漳泉大都市区将建立对外抵达珠三角经济圈公路5小时,  相似文献   

16.
一、公共交通分担率 公共交通分担率简称公交分担率,是指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中选择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比率,是衡量公共交通发展、城市交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城市的公交分担率水平对于政府和行业部门了解公共交通的服务状况、制定公交优先相关政策、优化调整城市交通结构、宏观指导公共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内外长期的交通实践表明,提高客运效率,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承担尽可能多的出行是毹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和曲折之后,都“旗帜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道路。公共交通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三亚市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公共交通满意度不断提高。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成了制约三亚公共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商业走向繁荣,居住人口剧增,城市公共交通已经成为老百姓出行的首选,其在分担市民出行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过去单纯靠不断修路来缓解交通压力的做法已被证明无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唯有大力优先发  相似文献   

19.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注册利益相关方、观众和普通民众跨城市、跨赛区的出行需求,以及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运力资源调控需求为出发点,在赛前未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因素、观众观赛出行不受防疫政策影响的背景下,分析当前综合交通运力资源调控和出行诱导现状;考虑不同交通方式间的商业壁垒、业务规则限制,综合运用机器学习、分布式计算、可视化等技术,设计了面向冬奥会的综合交通运力资源调控与出行诱导系统总体架构、技术架构,及综合交通运力资源调控、联程出行路径规划和出行诱导等关键业务流程。基于此方案完成了系统研发,在冬奥会多个测试赛中应用示范,可提高各交通方式的运力资源利用率,提升用户出行和观赛体验,为后奥运时代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出行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香港也曾经历交通超负荷、失去平衡的发展期,那个时候的香港运输署是最不受欢迎的单位。因为交通资源的管理失当,香港也是"堵城"。经过对香港城市出行需求的深度思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如今的香港成为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城市。香港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城市,但是有数据显示,香港每千人拥有小汽车7.5辆,国外有些城市的这个数字是四五百辆。现在的香港,非常重视发展公共交通,将城市的发展和百姓出行需求结合在一起。香港于1979年和1999年推出了《运输交通政策白皮书》。1979年的白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