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侯晓红  张艳华 《当代财经》2005,(9):127-128,F0003
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在计量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产权经济理论。论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不仅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而且是企业相关者利益的保证。并根据统计资料论证了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能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最具效率。同时指出。股东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国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异化及其实现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特殊股权结构下,政府会通过国有上市公司实现其社会职能,从而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产生了财务管理目标异化行为.据此,我们应该在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变政企关系和考核机制,从而实现国有上市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1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总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知识资本将占主导地位。原来以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者,必须转向以“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为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从而实现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网络经济下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许慧 《当代经济》2007,(19):140-141
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蒋玉安 《经济师》2005,(6):234-235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总是与企业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到主流企业理论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再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直至最新的企业知识理论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目标,在不同的企业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许慧 《当代经济》2007,(10S):140-141
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的共同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各利益主体相关。本文分析了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两种理财目标的局限性,并提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基于相关者利益均衡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理论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正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才使得企业健康发展。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传统财务管理出现了许多不适应,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再唯“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了,必须转向“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使公司内的不同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因此,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股东、经营者、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股东和经营者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应当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聘用经营者来替他们负责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替股东的利益服务。但是经营者有其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很可能会导致背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甚至出现所谓的“经理控制”,产生高昂的“代理成本”,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经营者让他们的股…  相似文献   

9.
李有桃 《时代经贸》2012,(14):106-106,108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也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目前,我国企业理财的目标有很多种,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的看法,众说纷纭,主要的观点有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其中,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观点被认为是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且被视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现代财务管理是以财务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大企业采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其理财的目标,摈弃"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有其合理性,而中小企业的有效财务目标应该是"利润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评价财务管理是省合理的标准。它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导向器。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因此,明确财务目标的内涵,切实推进财务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学术界存在着几种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最大化等。  相似文献   

13.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置其它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也就是说,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某一集团的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说,股东财富最大化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是如此。从理论上讲,各个利益集团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各个利益集团都可以借此实现他们的最终目标。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比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4.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基于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学术派别,即新古典产权学派和利益相关者学派。新古典产权学派影响下的财务管理目标过于强调出资者的利益,难以解释现代企业日趋发展的现实,也不适应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需要;利益相关者学派影响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缺陷。本文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田宏中 《时代经贸》2011,(20):206-207
众所周知,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的观点,其中以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尤为突出。那么在这几者之中企业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应用哪一种财务管理目标以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呢?其要点主要有三:一是分析并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二是对既定的目标进行分解,制定相应的管理方针并付诸实施,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三是注重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但大多均从纯财务的角度来研究。文章试图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说明 :财务管理目标实际上是不同经济形态下企业各产权主体博弈结果的最终体现。由此出发 ,现行的为多数人认同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工业经济时代产权主体博弈的赢家——股东意志的体现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各产权主体谁也不能单独主宰企业 ,因而应确立能体现各方利益的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徐水华 《生产力研究》2007,(22):108-109
以"市值最大化"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既符合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更能反映国有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同时也有助于大、小股东和经营者三者之间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民  杨兴全 《经济师》2004,(4):215-215,217
随着公司治理逻辑由股东至上向相关利益者共同利益的转变 ,作为企业财务运行驱动力的财务管理目标也要相应变化。有效创值最大化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 ,以有效创值最大化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除能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外 ,还能使企业的微观效率与宏观效率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9.
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勤 《经济与管理》2004,18(8):86-87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现代企业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学术派别,即新古典产权学派和利益相关者学派。新古典产权学派影响下的财务管理目标过分强调出资者的利益,无法解释企业分享制日趋发展的现实,也无法适应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需要;利益相关者学派影响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难以逾越的缺陷。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李凡 《当代财经》2005,(10):117-119,122
表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多种方式考虑。本文综述了学术界在此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有三种,一种以股东享有剩余控制权和企业剩余索取权为由,提出利润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第二种以股份公司两权分离为主要理由。提出非利润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第三种以企业经营成果是多种因素的函数为由,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极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作者对三种观点作了全面的评述,并结合企业的现实,特别是在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现实.提出财务管理的目标似乎仍应以利润极大化作为主要的目标,根据这个思路,我国应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股权改革,变虚位的股东为实在的股东,变多级代理为一级代理。使股权控制能对经营者的行为实现有效制约。实现了对经营者行为的有效制约。才会较合理正确地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