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深强沪弱的现状使我们很难找回过去沪强深弱的一些习惯性市场感觉,而面对的是更富市场机遇的深沪股市的结构性分化与重组。 A.深沪股市股指的分化与重组 指数代表着股市运行的风向标,也是股票投资者判断与投资的工具。深股现有指数的多重组合,沪市7月1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沪股市格局及其演变 问:今年的中国股市行情至今,深强沪弱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普遍关注,目前深沪股市从七月底延续至今的双双大盘调整,又使市场较为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个股收益率偏离度指标建模,分别对沪、深股市的羊群效应进行了独立和联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及中国股市整体上都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且市场下降时的羊群效应比市场上升时强.羊群效应的不对称性可用行为金融学及其期望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问:深沪股市开年后均无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振荡,这显然与近期的基本面变化用关.而在本周的市场炒作中,深沪股市中深发展、四川长虹的市场表现尤其引人注目,对此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深沪股市历史上走势经常相互关联,三年熊市深股跟随沪股亦步亦趋,沪强深弱因此得名。本轮行情自春节前启动运行至今,深沪股市的相互联动性仍然存在,只是风水轮流转,由于深股超  相似文献   

6.
九六中国股市运行至今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就是深强沪弱,深股成份指数6月7日已见到1920点的高位。近期又有沪股效仿深股成份指数的做法。将于7月1日公告“30指数”股,一时间有可能入选30指数股的股只烽烟四起,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而中国股市中的指数现象也就成为了市场的热点话题。我们以目前的深股指数为例:深股现有综合指数,成份股指数,基金指数、绩优股价格走势指标,以及工  相似文献   

7.
市场有效理论对我国股市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木 《财经科学》2001,(2):75-78
股票市场是否有效是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程度。根据对深沪股市1995年以检验表明,我国股市基本呈弱式有效市场。同时,运用市场有效理论有助于政府金融管理当局对股市的监管,也不利于我国股市发展中对机构投资的培育以及对个人投资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应用GARCH模型族对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沪深300指数的波动存在明显的GARCH效应,股市波动存在持久性和弱杠杆效应;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条件方差是平稳系列,股市具有可预测性,用EGRACH-M(11,)模型能很好预测股市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沪港通真正打开了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的大门,使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股市投资上海股市股票.本文以沪港通为背景,选取2014年1月2日至2016年2月29日沪股通和港股通成分股的日收盘价,分别以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作为沪市、港市的市场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利用分别利用SHIBOR和LIBOR替代,以沪股通代表上海股市,港股通代表香港股市,分析沪港通对沪市和港市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叶开 《经济师》2015,(5):91-93
文章基于沪深300指数数据,从ARMA模型和EGARCH模型入手,并综合利用ARMA-EGARCH模型拟合分析沪深300指数波动特征,以反映沪深两市整体波动。通过系统性分析,ARMA(2,2)—EGARCH(2,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由分析结果可知,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聚集性和杠杆效应等特征,反映出我国股市市场缺乏有效的做空机制以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了2005年沪深证券交易所联合发布沪深300指数以来,中国股市的波动性。通过分析沪深300指数2005年4月11日至2011年5月18日1484个日交易数据,利用SAS9.1软件建立了GARCH统计模型,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收益率波动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市是否是强式有效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骁 《经济师》2001,(10):36-37
文章对我国股市是否是一个强式有效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 ,对有效市场的三种类型进行了定义并加以区分 ,同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沪、深股市的 10只股票进行实证分析 ,计算出每只股票在重大消息公开后的 β值 ,并与其历史进行比较 ,最后得出结论 :我国股市既不是一个强式有效资本市场 ,也不是一个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3.
鲁旭  赵迎迎 《经济评论》2012,(1):97-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各地证券价格的联动性也日趋显著。本文梳理已有理论文献,并总结经验成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三元VAR-GJR-GARCH-DCC整合分析框架,对沪深港股市联动效应进行了严谨而全面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沪深港三个市场具有联动效应,直接或间接引导对方;沪深股市对港市的新息冲击做出类似的反应,并且它们与港市的动态关联性具有趋同性,该结论为沪深两市合并提供了新证据;三个市场的相关性具有时变的动态特征,"中国因素"与"世界因素"的相关性正趋于增强。上述实证结论对投资者重新认识市场运行机制,合理制定投资策略以及监管当局有效防范国内外股市风险,推进股市整合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27”股灾之后.深沪股市在炒作题材与借壳上市等多个概念的推波助澜之下股价持续飙升.如今在3100点与3200点之间高位震荡.甚至一度逼近了3300点。——其中必然蕴藏着某种玄机。素以预测精准闻名业界的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博士对此不无忧虑。3月27日他向《资本市场》记者表达了其对于深沪股市近期愈来愈疯狂的炒作之风的看法.力促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中国特大的历史性牛市已经到来。5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出现了一系列历史高位:上证指数突破了4000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上市公司同行业覆盖率提高,股市开户数达9000多万户,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476家,总市值超过18万亿元,股票市值与  相似文献   

16.
两岸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检验与行为金融学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成颂 《技术经济》2005,24(7):38-41
本文建立了一个检验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数学模型,对我国的沪、深和台湾的股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沪、深和台湾股市都存在羊群行为的结论,并用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景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对减轻羊群行为,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两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在进行了3个多月之后,不久将在深沪股市全面铺开,这无疑是今夏股市最热的话题。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G股)一直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热点,而其良好的赚钱效应也为市场注人了人气。除两家公司的股权方案相对较差,其市场走势较弱外,  相似文献   

18.
秦学志  胡友群  张康 《技术经济》2011,30(10):95-98
以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和沪深300指数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多因子模型,并利用2003年1月—2009年2月三类指数收益率及各因子的月度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实证反演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深圳证券交易市场以及沪深综合证券交易市场隐含的无风险利率和风险价值。研究发现:股市隐含的风险补偿为负,与传统的风险溢价理论相悖;以短期银行存款利率、7天Shibor利率及7天国债回购利率为度量基准,股市隐含的无风险利率与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金融衍生品等相关研究中不宜不加选择地将它们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钱吉 《时代经贸》2011,(2):170-170
本文主要是描写通货膨胀对于我国股票的收益分析和影响。我们通过多种验证分析,得出了通货膨胀与股票有着明显的正负关联,在统计中的现实并不明显,通货膨胀对于深沪股市有着明显的影响。这说明,虽然深沪股市的框架类似,但是还是在某些方面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投资者异质性条件下建立了市场情绪与情绪溢价的理论模型,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数量、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收益和基金现金持有比例构建一个衡量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产生溢价并使深沪两市的收益产生波动;中国股市不仅有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的逆转性,而且存在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效应;市场情绪是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