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与我国反倾销法在对倾销和损害的认定上基本一致,但在以“替代国”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问题、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的制裁、反规避的措施和对中止反倾销调查的态度、做法等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了解这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以及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2.
由倾销与反倾销冲突衍生的规避反倾销措施与反规避反倾销措施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我国在相关立法中对反规避进行了规范,但与美国和欧盟的反规避立法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为赶上世界反规避立法水平,使我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1.明确规避与反规避的概念;2采取例举法明确规定规避行为的种类。3.健全反规避措施的程序;4.明确反规避规则的空间效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市场上反倾销的愈演愈烈,出口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规避反倾销的制裁。于是,反规避措施作为反倾销措施的强化和补充,成为继反倾销以后的又一个有力的保护措施。目前,WTO 关于反规避尚没有明确的规定,相对而言,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比较完善。“反规避“是我国在开放市场时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应当充分分析其对于我国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兴利除弊,使其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4.
欧盟与美国反规避立法的比较与我国反倾销法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美反规避立法各有特点,反规避措施适用的对象各不相同,相关程序也有繁有简。在反规避措施适用的范围方面,欧盟远远广于美国;适用反规避所涉的机关,欧盟也较美国多。我国应借鉴欧、美及邓克尔本的有关规则的合理内容,完善我国的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5.
欧盟、美国反倾销法差异的比对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欧盟反倾销法在对倾销和损害的判定、反倾销的程序和措施等原则问题上与WTO基本一致,但在“正常价值的确定”、“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的制裁”、“反规避的措施”和“承诺”问题上,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了解这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以及更好地应对美国、欧盟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6.
反规避措施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规避措施是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和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的现实情况下出现的产物,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随着各国反倾销措施的不断强化,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将成为反倾销领域的主要问题。反规避措施具有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国际反规避立法的相关规定,对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会促使受影响企业增加对反倾销发起国的非倾销产品的出口(贸易偏转效应),导致非倾销产品在反倾销发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竞争促进效应),进而倒逼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采用2000—2013年企业—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对华反倾销显著提高了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具有明显的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引致竞争促进效应是该质量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因而,对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出口目的地较多、企业内等级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的非倾销产品,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小;此外,美国对华反倾销在促使受影响的中国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产品内效应),也会促使低质量的产品退出出口市场(退出效应),进而提升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中国应采取更加中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倒逼效应促进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欧盟反规避措施及我国应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国家纷纷将反规避措施纳入其反倾销立法中,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生产、投资以及贸易活动采取反规避措施。为了维护反倾销法的尊严和避免反规避行为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反规避及其方法、借鉴欧盟反规避措施立法经验。弥补我国立法的不足无疑是入世后中国面临的又一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反规避规则与中国的反规避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各种规避反倾销的行为层出不穷,反规避规则也因此逐渐出现在欧美等一些国家的反倾销法中。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尚无统一的反规避规则,国际上对反规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中国目前对反规避措施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因此有进行反规避立法的必要,以完善反倾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反规避是一种针对规避反倾销行为而采取的措施,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新障碍,而应对反规避措施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层面包括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通力合作。政府应做好宏观调控,给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作为应诉主体,应积极应诉同时合理规避;行业协会则应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为应对反规避措施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反规避--国际反倾销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为规避反倾销,中国企业必须遵守和利用国际贸易法规,规范企业管理和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规进立法.  相似文献   

13.
安占然 《现代经济》2007,6(10):143-144,109
一、“贴牌”生产:低附加价值的“中国制造” 中国强劲的出口增长中,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外资企业占据了中国出口产品6成以上的份额,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和IT产品,外资企业分别占到出口总额的7-8成。很多技术密集或高新技术领域,出口产品都由跨国公司以品牌、商标、专有技术、专利、销售渠道等方式占据。这样,“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我们在贴牌生产和加工贸易的利益分配中,“在中国制造”和“由中国人制造”存在着很大差异,即“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所包含的“中国人制造”的附加价值非常低。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的增多,中国出口企业在美国的产品责任诉讼中涉诉的案例也逐渐增多,这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为防范对美出口产品责任法律风险,出口企业应在充分了解美国产品责任法和相关诉讼制度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策略应对相关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到出口成本的约束,一些中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选择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出口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促使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转向直接出口,贸易中介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贸易中介角度对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尤其缺乏其异质性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改革会降低国外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门槛,弱化贸易中介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使出口国间接出口产品的比重降低;由于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通常呈现递减趋势,对于间接出口占比较高(贸易相对不便利)的目的地和出口产品,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更为显著。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等,以2007—2015年中国对近150个目的地出口的约4700种产品为样本的分析表明,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其产品出口额(量)中间接出口的占比,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贸易中介作用下降。进一步设置若干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的虚拟变量,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相对来讲,贸易不便利、收入水平较低、发展水平较低、未与中国签订FTA、不属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样本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对中国产品间接出口额(量)占比的负面影响更大,必需品、低技术复杂度产品、特别贸易关注产品的间接出口额(量)占比在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时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一是探究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目的地异质性和出口产品异质性,拓展关于贸易便利化经济效应的研究视角;二是以中国的出口产品为研究样本,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提供经验证据,有助于深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在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上的异质性表现,可以为新发展阶段贸易中介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策略启示,进而促进贸易中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0-2009年欧盟对华反倾销中的35起案例6位数税则号的涉案产品数据,考察了反倾销措施引起的中国对欧盟出口的贸易模式的变化,检验结果表明,欧盟对华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对欧盟出口存在贸易抑制效应.欧盟对华反倾销不仅使我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价格会上升,而且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的价值总额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反倾销中的规避与反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美针对国际经贸活动中的反倾销规避行为制定了系统的反规避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出口、对外投资和引进外资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欧美反规避措施有很多地方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包括政府应该修改完善反规避条款和原产地规则,企业要改善经营策略、了解当地法律、规范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使得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越发紧密.中国与东盟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是竞争还是互补一直是研究热点.基于按SITC REV.2 3位数分类的中国和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六国的出口产品数据,本文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在美国和日本市场上总体和按Lall贸易商品分类的出口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六国在日本市场上总体相似度高于美国;中国和新加坡在美国市场上高技术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和亚洲四小虎在美国市场竞争趋缓,但在日本市场上吻合度较高;中国和越南在美日市场上相似度近年来大幅提升.最后本文驳斥了“中国威胁论”,并提出中国要把握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不同技术水平产品的互补性机遇,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以及在人民币升值环境下中国急需优化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不仅是破除中国出口发展的现实难题和瓶颈制约的有效手段,更是响应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的关键。通过2000—2013年地方政府环境目标约束数据,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十一五”规划中公开减排目标的约束收紧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前沿计量经济学方法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来实证考察环境目标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制定环境目标约束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环境目标约束的推动效应主要是通过发挥创新补偿效应、产品转换效应以及减税降负效应等路径而实现;环境目标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会因企业所在地区、所有制类型以及行业污染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异质性产品价格分解模型,运用联合国UN Comtrade 2003-2016年产品-目的国层面出口数据,考察中国OFDI影响本国出口的质量效应和成本效应。研究发现:中国OFDI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并对出口产品成本产生降低作用。从目的国收入看,金融危机前,中国OFDI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出口产品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通过对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投资实现;而金融危机后,则主要通过对中低收入国家的投资实现。从产品类型看,中国OFDI显著提高了差异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出口质量,并对两类产品的成本产生降低作用;但对同质性产品和最终产品,只对其出口产品成本存在显著降低作用,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以投资带动贸易仍然是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