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周刊》2013,(10):82-83
青岛嘉和出国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美国投资移民协会正式会员,同时与美国移民律师协会、美国联邦执业律师、中国注册律师、美国EB5投资移民行业协会国际部主任等联合组成美国投资移民在中国的法律战略联盟,为美国投资移民做好法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与法律电影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相比,中国的法律电影表现出数量影片少,法律技术含量低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法律电影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中美相似法律电影的比较,旨在揭示中国法律电影的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理解的公益性(非营利)科研院所,不是指政府财政直接支持的研究机构(对应于美国的联邦研究机构),而是指相对独立运行、但享受“非营利”待遇和政策优惠的机构。鉴于目前我国在非营利机构的待遇等方面尚无完整的政策和法律,因此,研究美国类似的、独立非营利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运作方式,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美国国内税收法关于非营利机构的规定美国法律中没有对“非营利”概念本身进行明确定义。但是,《美国法典》国内税收法在界定哪些机构符合免税条件时,实质上明确了“非营利”机构的外延。目前界定了25大类非营利机构。在界定…  相似文献   

4.
美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立法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现代财经》2008,28(5):81-85
投资者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投资者信心,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促进资本积累、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美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已经相对较为完善,投资者保护程度也较高,其中完备、灵活、有效的证券法律体系功不可没。通过回顾美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立法的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证券市场立法的核心所在,以期对我国证券市场法律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跨越四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的进程形成了公私合作模式。传统的美国制定法无法适应公私合作的创新与规范需求,经历了宪法禁止—司法突破—立法确权的治理逻辑变化,最终形成二元共治格局。联邦公私合作相关法律围绕州际贸易、公共福利等事务,以市场准入、金融支持、项目监管为主要内容,为推行公私合作消除联邦法律障碍和州法律隔阂。州公私合作相关法律围绕州内事务,以项目授权和操作流程为主要内容,决定当地是否开展公私合作项目以及开展的具体方式。未来美国或考虑制定联邦公私合作基本法,以促进治理体系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6.
袁晓东 《现代财经》2003,23(12):17-21
建立风险投资制度来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资本缺口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了促进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建立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环境,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规章,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根据我国现行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和美国优化风险投资法律环境的做法,应当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7.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等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严密防控,力求防范金融风险的法律监管机制全覆盖,而且应不断提升法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秦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40-141
随着中国法治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法律人才日益成为全社会急需的通用人才。与此同时,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考察,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发达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主要政策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以宪法为基础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政府及国营单位的经济及政策的决策活动纳入完备的公法体系,在履行其弥补市场缺陷功能的同时,避免出现政府滥用权力的行为和决策的随意性。企业和国民的经济活动被纳入完备的私法体系,财产权,经营权得到强有力保护。在开放环境中,美国还建立了完善的国际经贸和投资法律体系,有效保护本国国民和企业的投资,资产和经营权益不受外来力量的不正当侵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和欧共体也都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经济法律体系,制订刺激投资和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规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美国科技法律的需求-供给分析框架”,对2011—2021年美国科技法律进行案例分析,由此得出:第一,从数量来看,美国关于科技方面的立法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第二,从领域来看,美国对科技的关注较全面,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信息通信、农业、基础设施、能源、航空航天、企业创新和民生需求;第三,从对象来看,美国科技方面立法占比最大的是民生需求领域;第四,从趋势来看,美国立法越来越注重对标准和规则的制定;第五,从针对国来看,美国从2017年开始关于涉华科技方面的法律条款日益增多,对华科技打压呈日益激烈的态势。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对内应加强科技相关立法,增强立法针对性,并增加民生领域的科技投入;对外应积极应对美国对华科技打压,在国际标准和规则体系的制定中发挥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法律规定钟建华(烟台大学法律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不能满足要求,美国便通过贸易法途径来保护知识产权,即所谓的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美国有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的立法美国是最早对知识产权采取边境保护措施的...  相似文献   

12.
荆勤 《时代经贸》2007,5(2X):54-54,56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征信体系相关法律的研究,从中对比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在征信法律方面,还存在诸多障碍,面对目前的现状,我国的征信业应该从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入手,加快征信立法工作,以便我国征信业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对发明、发现、技术、创作、开发或者其他表现形式的人类智慧产出的总称。并非所有的的智慧产出都可以成为知识产权.智慧产出若要成为“财产”,它必须由一个持有者申请法律保护。就像为不动产(如房地产)所有者提供权利和保护一样,美国的法律系统同时也为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的所有者提供权利和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联邦专利、版权、商标法律;州法律中商业秘密法律。掩膜制品(用于半导体芯片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权利保护业已建立。对于联邦雇员以及其它人员,另有关于国家安全保护的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的主要的保护方式有:专利、版权、商业秘密和商标。  相似文献   

14.
李国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254-255
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分析了美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府推动作用,并指出,中国发展服务贸易应该从法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政府引导和投入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建立在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灵活性的法律和产业部门生产安全食品的法定责任的基础之上的。美国食品法制体系的特点是权利的分离和立法的科学性。美国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对食品安全都负有责任。国会作为立法机构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食品的安全供给,同时也确定了国家级的食品安全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在因果关系分类上采用的是一分法,即将因果关系等同为法律因果关系,而美国则采用“二分法”将因果关系分为自然因果关系(事实上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二个层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议美国贸易法中的337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美国贸易法中的337条款李万强(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对外贸易法中的337条款,被美国学者称为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法律。自1974年至1987年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曾进行过200多起337条款的调查,其贸易伙伴亦均给予337条款以相当的关注。那么,...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交易者出于清偿债权债务、获得融资便利、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风险等诸多考虑,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日趋综合化。备用信用证(StandbyLetterofCredit)这一集担保、融资、支付及相关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产品,因其用途广泛及运作灵活,在国际商务中得以普遍应用。但在我国,备用信用证的认知度仍远不及银行保函、商业信用证等传统金融工具。鉴此,认识备用信用证的法律性质及功能所在,并予以合理应用,无疑有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参与国际竞争。一、备用信用证的法律性质及其运作原理备用信用证起源于美国。由于美国法律…  相似文献   

19.
熊鹰  杨亚丽 《经济师》2009,(6):61-62
以美国著名法学家弗兰克、卢埃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法学派,指出法律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以及法律不确定的法律思想,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与否便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困惑。如何规范法官在司法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肆意判决行为,降低法律不确定性程度所增加的社会风险和成本。进行了审慎的追问和恰适的回应,以期推动我国的司法改革,获得判决的正当性、合法性、理性化。  相似文献   

20.
陈品澄 《时代经贸》2009,(9):170-170
法律一方面规制舞弊行为,另一方面,法律的有效执行也能有效的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然而实践中这些规范舞弊的法律发挥的作用存在着极大地局限性。本文将中国与美国有关舞弊的民事诉讼进行对比,揭示二者不同之处的同时,分析原因,说明我国司法上的不完善之处。这对于推动规制舞弊行为的立法改革进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