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拥有大面积绿色植被区域成为居民的期盼,城市建设者为满足居民对生态绿地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生态的发展。阐释了临洮县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临洮县城市园林绿化中湿地生态经济发展对策建议,对提升湿地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07,(9):1-1
浙江绿地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企业,现有职工600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是一家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环境绿化、技术咨询、花木种植销售、园林绿地养护及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市以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创建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造林绿化质量为重点,以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切实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十五”以来,平均每年绿化面积超过10万亩,绿化投入近20亿。目前,全市共有林地绿地9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选择了9个指标,用统计软件SPSS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城市园林绿化情况进行评价。把我国的各地区分为三类,对各类地区的优势和弱势的原因分别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为各地区更好地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强化景观的效果,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针对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营造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景观营造的策略,希望有助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营造。  相似文献   

6.
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与城市的形象有关,且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密切联系。城市园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优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对提升城市园林建设整体质量有重要作用。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园林绿化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对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09,(5):46-47
上虞市世纪阳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苗木生产、销售、绿化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园林绿化贰级资质企业。公司自2003年9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耐盐碱苗木的培育及工厂化生产.以营造海防林建设、盐碱地绿化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目标,努力打造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桦甸市的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结合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对绿化树种长势进行了分级,明确了桦甸市现已栽培园林树种共56种。确定了各类型绿地的骨干树种,其中街道绿地共6种,公园绿地共11种,广场绿地共9种;居住区绿地共5种。并提出应改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在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方面,园林绿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主要介绍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分析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特点,并展望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推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民营经济实力的增强、绿化行业发展的潜力及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促使广州城市园林绿化具备进入竞争所需要的条件,具有民营化的可行性。同时,传统的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园林绿化的发展需求,民营化经营已是广州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营模式方面,广州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参照公用事业民营化模式,采取BOT、TOT、纯民营化、经营权与产权民营化等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地区复杂地表形态导致地面调查可深入性差、精度不高,遥感则作为该区有效监测与研究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LUCC)方式与利用程度影响的主要手段。文章利用ALOS多光谱数据与Terra SARX的数据进行融合,讨论了HH极化微波后向散射数据用于改善多光谱遥感数据LUCC分类的精度,并比较了不同融合方法对地物识别。结果表明:2种数据之间的融合充分利用了多光谱的光谱信息与HH极化数据丰富的结构与纹理的特征,增强了不同地物之间的光谱差异,提高地物可分性;PC法融合、IHS法融合分类精度较单独使用ALOS多光谱数据分类精度分别提高了8%与13%,而且由于HH极化对植被含水量的敏感性,提高了"插花"分布的旱地与草地、林地等由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分精度。通过该研究探讨了HH极化数据与多光谱数据融合在地表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拓展了遥感数据在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领域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密围绕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外来植物入侵遥感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总结了当前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问题和不足,阐明了未来针对外来入侵植物的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在监测方法上,主要有图像识别法、高光谱监测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和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等。其中,图像识别法和高光谱监测法应用较多,但其数据来源获取困难,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量大,缺少普适性强的自动解译算法;雷达数据辅助识别法由于雷达数据自身空间分辨率粗糙,在植被监测中往往配合其他数据源同时使用,因此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中低分辨率时序序列数据分析法适用于较大空间尺度上的植被外来物种入侵监测,监测结果空间定位能力差,很难在小尺度区域上进行应用。在预警方法上,主要有生态机理模型预测和数学模型机理预测两种方法,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学模型预测机理性强、易推广,预警精度较好,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适宜于在宏观区域尺度上应用,但存在部分关键植被生理遥感参数获取困难等问题。数学统计模型预测以理论统计为主,只是对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概率进行了估测,对物种或区域环境依赖程度高,普适性较差,遥感参数较少参与模拟过程,空间定位能力不足。总体上,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定位监测和预警已成为防控外来植物入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必然趋势。在数据源集成上,传统可见光遥感和新型激光雷达遥感、高光谱遥感、多角度遥感等多源数据集成、融合应用更为多见,数据获取范围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诸多新型国产高分卫星发射升空后,使得监测时效性和成本进一步改善,实用化、规模化、业务化动态监测成为可能。在技术方法上,受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影响,数据获取范围不断拓宽,空间定位能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也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和模型的应用,而是多模型、多平台(星-机-地)综合监测、预警模式成为趋势,外来植物入侵的遥感监测技术正逐步发展成为植被生态遥感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粮食结构转型,运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探索草地系统规范的认知理论和遥感解译框架。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标准光谱端元空间或是突破传统遥感技术壁垒实现草地系统认知规范的关键;基于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构建多光谱—高光谱两个尺度的标准光谱端元空间,并开展草原类型多级嵌套分类实验。研究结果:提出草地系统认知理论框架和基于标准光谱端元空间的光谱融合量化策略,并在中国—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三个尺度的草地类型多级嵌套遥感分类实验中取得较好的结果。研究结论:基于标准光谱端元空间的光谱融合量化策略有利于构建稳定、具有专业概念支撑的解译框架,配合多级嵌套的分类结构能够实现草地系统认知框架下光谱数据的规范,从而支撑不同等级的应用和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融合数据的城镇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以ETM数据、雷达卫星数据为信息源,通过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地区遥感图像室内处理,信息增强,提取构造信息和矿化蚀变信息;结合野外的验证,一方面,验证了室内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的质量,另一方面,纠正了原有地质图的一些明显错误;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发现遥感影像显示地质构造明显,可以有效地区分岩性、提取地层与隐伏构造信息,新发现一些有利于成矿的远景区和具体矿点。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外业调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外业调查相关技术,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2009年度外业调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系统地分析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农业资源台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农业资源遥感监测数据源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判了当前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潜力。结果 (1)农业资源台账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资源清单、农业资源评价两个方面,具有空间与时间两种属性。(2)农业遥感数据源向着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方向发展,其监测技术向着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应用、智能分类、多维海量数据高效计算的方向发展。(3)遥感技术可对农业资源清单中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信息进行获取,对农业资源组分评价与农业生态系统整体评价也有很大潜力。结论 总的来看,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内容不断丰富,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台账建设中的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其应用潜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对高效开展农业资源台账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成像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出现并于20世纪90年代蓬勃兴起的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已经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代表了遥感定量化的发展方向。成像光谱技术提供的连续窄波段成像技术,使它在地质填图、精细农业、资源调查等定量遥感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土地动态监测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研究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成像光谱技术及其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对利用成像光谱技术进行土地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为国家土地利用与覆被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宏观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分类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计算机试验法。研究结果:根据中分辨率卫星传感器的波谱响应特征和土地利用与覆被遥感信息获取技术,提出基于中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分类系统,并给出各个类别在遥感图像上的解译标志。研究结论:该系统基本可以满足在国家尺度上的遥感分类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增长边界预测——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增长边界预测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尝试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GIS和RS技术,并选定绿地、建筑物、行政中心、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坡度、坡向和海拔8个对城市边界扩张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城市增长边界模型(UGBM),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了北京市2020年城市增长边界,同时用面积匹配值法评估了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使用UGBM模型预测城市增长边界,总的面积匹配值为106%,稍微高估了城市扩张面积。研究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UGB划定方法对确定城市未来扩张方向有指导作用,可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