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是建立在均值方差分析的基础上,以最大化均值方差效用函数为对冲目标,利用动态规划的原理,构建股指期货的多期动态对冲策略。然后结合台湾证券市场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计算最优对冲比,估计对冲有效性。最后的实证结果是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越大,相应的最优对冲比越大;动态对冲策略对于风险较偏好的投资者比较有效,而对于风险较厌恶的投资者来说则不是那么有效。  相似文献   

2.
万兵 《魅力中国》2010,(35):347-347
随着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中国股票市场终于迎来了做空机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广泛地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一些以前不能在中国资本市场运用的投资策略在中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研究可转移阿尔法策略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蓝天 《科学决策》2013,(4):32-53
传统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该策略有两个缺陷:第一,在风险资产头寸有限的情况下,收益也有限:第二,在市场下跌时难以避免损失。为了改进传统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不足,论文将股指期货与传统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其基本思想是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作为风险资产引入到传统的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中,在预判市场上涨时买入资产多头,在预判市场下跌时买入资产空头,从而建立起一种既能在多头市场盈利,又能在空头市场盈利的程序化交易策略。利用股指期货的空头交易以及杠杆获取高收益,利用传统组合保险进行保本。此策略的优点是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的数据,首先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接着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了策略中比较窗口长度,投资乘数以及要保额度等投资参数对投资绩效的影响状况,进而得出了各个参数的最优取值区间。实证研究表明,在合理选取参数且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该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对冲基金己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它们在几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令人们不能忽视.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启了我国资木市场的全新时代,我国建立了首家对冲基金.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加强对对冲基金的认识和了解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对冲基金的界定、分类和影响,然后论述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期权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出发,首先介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并引出股指期货理论研究的进展情况,然后从逆向思维的角度,通过运用期货随机定价模型对我国唯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试图推算出股指期货中的隐含波动率,获得该隐含波动率在反映未来市场波动风险方面的特性,为将来构造VIX指标寻找到适合的因子。  相似文献   

6.
刘燕 《特区经济》2008,(11):90-91
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大面积亏损和恐慌。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也难于独善其身,次贷及其衍生证券的多头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对国际对冲基金认识的错位,一些学者再一次夸大对冲基金在此次金融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股票市场放大操作和做空机制的开始;下一步,随着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和债券期货的推出,做空和杆杠融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市场对冲基金的生长环境正在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近代欧美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状态,披露国际对冲基金的市场出现的最新动向,为中国市场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对冲投资行为和对冲基金,实施有效的疏导和监管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次货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机构的大面积亏损和恐慌.对冲基金在这次危机中也难于独善其身,次贷及其衍生证券的多头机构损失惨重.由于对国际对冲基金认识的错位,一些学者再一次夸大对冲基金在此次金融事件中的破坏作用.而在我国,随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股票市场放大操作和做空机制的开始;下一步,随着金融期货,尤其是股指期货和债券期货的推出,做空和杆杠融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市场对冲基金的生长环境正在日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近代欧美对冲基金的最新发展状态,披露国际对冲基金的市场出现的最新动向,为中国市场正确对待可能出现的对冲投资行为和对冲基金,实施有效的疏导和监管政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随着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被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东运用而逐渐为市场所熟悉。发展权证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权证发行人的素质对权证市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权证发行人如何从内部控制权证业务的风险及采取何种对冲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权证发行人内控制度与风险对冲策略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与海外对冲基金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一敏 《特区经济》2007,219(4):109-110
本文就金融期货和卖空机制的缺位及资本项目的不完全开放这三个制度因素对国内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组织管理和资金运用,及其引发的国内证券投资基金与对冲基金的差距进行了探讨。但是,本文认为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将要实行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与我国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都将使国内证券投资基金最终演化为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成熟市场,对冲基金以其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而著称。在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泛资产管理时代”而且“做空”机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对于国内投资者具有越来越大的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对冲基金研究机构对投资策略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宏观型对冲基金的经营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杨 《特区经济》2009,240(1):104-107
投资策略和融资策略共同决定宏观型对冲基金的自身业绩和它对金融市场的宏观影响。交易部署和杠杆比例相互联系并最终决定基金能够取得多少回报。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大量宏观型对冲基金已经从以往的宏观策略和新兴市场策略为主转向更加保守的价值与市场中立策略。宏观型对冲基金的宏观经济效应源于其风险管理行为模式而非其主观意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所有日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在短期内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其对市场信息的反应速度快于股票市场;但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更多来自于自身市场的影响,其对价格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且随着股指期货到期日的临近,股指期货的市场价格向股票市场的价格收敛。  相似文献   

13.
王韶辉 《新财经》2013,(10):48-50
我国未来5~10年的利率水平将呈逐渐走高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债投资者急需一个产品来对冲利率风险。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称国债期货是专为银行解决利率风险设立的对冲工具也不为过,只是目前主角尚未粉墨登场。阔别18年后,国债期货于今年9月6日正式归来,这个曾经制造了"327国债事件"的"坏孩子"终于重回资本市场,成为推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改善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重要衍生品。上市当日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场内利率衍生品,国债期货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衍生品市场进入了  相似文献   

14.
赵新娥  王婷 《特区经济》2009,240(1):123-125
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金融期货产品,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处于模拟交易阶段,准备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了理论阐述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指明了股指期货可能存在的一般风险,并进一步阐明中国股指期货可能存在的特殊风险,借鉴了发达国家经验并针对我国市场情况,提出了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与控制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依据期货市场有效性理论,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不同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两方面实证研究沪铜期货市场定价效率,并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G-S模型、VAR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得出国内铜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弱式有效,与国外铜期货市场保持双向引导关系但影响力不强的结论,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促进铜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中国第一支股指期货于2010年4月16日推出以来已经近1年,本文通过对7~12月的日数据分析,来对中国股指期货和沪股票现货市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发现股指期货的特点。通过结论分析来提出建议,进一步发挥股指期货的效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华仁海  张朋 《南方经济》2012,(10):115-122
为研究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本文采用Markov-switching-GARCH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前的文章主要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法研究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由于它是采用外生变量刻画波动变化的,因此不能反映波动的结构变化,而Markov-sw itching-GARCH模型采用Markov状态转换的GARCH模型,通过内生的方式识别不同的波动状态,这克服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Markov-switching-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收益波动的结构变化;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引入并没有加剧现货市场波动,相反减缓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提高了股票现货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陈继武 《特区经济》2006,210(7):105-107
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涌现,给对冲基金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投资策略和产品设计方案,本文将在分析衍生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基础上,从投资组合理论出发研究衍生产品的出现对投资组合前沿,以及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以加强基金管理人对衍生产品在对冲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冷树军 《中国经贸》2014,(13):155-156
上海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铜期货期权,中国期货市场投资者又面临着多样化选择,特别是对参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铜产业客户而言,这无疑是难得的投资机遇;如何充分利用铜期权工具有效规避期货价格波动风险,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近期热议话题。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有效应用铜期货期权工具构建商品套期保值投资策略,为铜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投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韩冰 《中国经贸》2014,(14):124-126
2010年4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本文以其作为为研究对象,探求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以来所表现的套期保值的绩效究竟如何。本文分析了多种套期保值模型,并运用套期保值效果衡量指标比较它们的套期保值效果,以确定适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最优套期保值模型。针对分析结果,本文对于如何更有效发挥我国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从政策和投资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