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绍奎 《现代金融》2012,(12):17-19
自199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以来,“四倍红线”成为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本文在对我国民间借贷利率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四倍红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完善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以种植、养殖为主业的农民,仍然迫切需要解决借贷层面的种种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农村金融演进乃至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跨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家》2009,(6):190-191
1979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恢复农业银行的通知》,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 1981年5月,国务院转批《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借贷问题的报告》,肯定了民间借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因其额度小、借贷方便、操作灵活,一度受到信用社和农民的普遍欢迎,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遭遇到了部分信用社和农民的异议。其原因有五: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间借贷的日趋活跃,人们对民间借贷的公证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公证机构在为民间借贷进行公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既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又能减少公证机构的风险,这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公证中的主体资格审查、民刑交叉中公证执行证书的把握、企业之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担保性委托的公证、自然债务的公证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公证业务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万俊云 《时代金融》2013,(17):124-125,127
2011年的温州"跑路潮"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民间借贷问题的关注,本文在研究香港《放债人条例》的基础上,总结香港民间借贷规制模式的特点,挖掘出可为大陆地区所借鉴的规制方法及理念。  相似文献   

7.
1988年,江西省农村民间借贷总额已达5.76亿元,比1987年增长50%;民间借贷份额占农民借贷总额的比重由1987年的55.56%提高到59%(据江西省农业银行对全省640户农民家庭经济定点调查推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民间借贷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为及时、准确把握民间借贷发展动向,2008年,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制定下发了《湖南省民间借贷监测及信息数据报送制度》,开始尝试对民间借贷进行监测。经过两年多探索,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民间借贷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借贷多表现为周期短、额度小和借贷频率高的特征,这与农村正规金融的借贷规定相互矛盾,同时农民的生活性借贷也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满足。北京京郊产生了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为组织成员提供借贷,解决了一些资金问题,但其日常经营管理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本文作者对其运行状态进行了研究,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几点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P2P网络借贷积聚的巨大风险。2011年8月23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警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严防"人人贷"中介公司帮助放款人将银行资金用于民间借贷,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  相似文献   

11.
论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2015年)的微观数据,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t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家庭资产对农民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和家庭资产都对农民向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金融素养仍与农民的借贷行为正相关,家庭资产却与借贷行为负相关。将农村家庭分成60岁以上及60岁以下年龄段后,金融素养的显著性虽然有所下降,但系数方向仍然为正,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的系数方向和显著性几乎没变。同时,在除去家庭资产的因素后金融素养对农民的这两种借贷行为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年龄、性别、是否是村干部等因素却不会显著影响农民的借贷行为;耕地面积、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的借贷行为;婚姻状况、是否是党员对农民在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后者对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与农民借贷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徐滇庆 《武汉金融》2012,(10):4-6,10
<正>一、民间借贷以熟人为界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浙江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了12项任务,其中之一是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也就是成立"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希望能够把民间借贷阳光化、规范化。按照发起者的本意,与其让民间资金在地下活动还  相似文献   

13.
为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户生产经营的作用,2001年2-3月份,人民银行滁州市中心支行组织对当前农村存在的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展开调研,在调查中发现在滁州市农村民间借贷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借贷已成为当地农民融通资金的重要形式。民间借贷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危害,同时也反映了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民间融资活动日趋活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法律角度看,当前我国民间借贷面临着许多困境.如存在限制过严、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当前讨论热烈的《放贷人条例》,本文对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出台的《放贷人条例》,明确了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主体的法律地位,引导民间金融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竞争主体。《放贷人条例》的出台可以视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政策性宣示,它将改变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市场之外的状况,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和“三农”资金困难。在《放贷人条例》即将出台之际,本文通过对民间借贷的特点及效应分析,提出了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在此政策背景下,安徽省部分县(市)相继成立了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对支持农民生产、生活,缓解农户贷款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最近对安徽省  相似文献   

17.
十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2016年1月,由本刊与金信网联合推出的《P2P借贷的逻辑》一书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项目组的一员,记者有幸参与了本书的策划、调查、撰写、出版及营销的全过程,可谓收获颇多.在新的投资理财季到来之际,记者与本刊执行主编、《P2P借贷的逻辑》的主笔康会欣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18.
要闻速览     
《黑龙江金融》2022,(2):6-7
<正>央行印发《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为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借贷业务管理办法》。《办法》借鉴国际成熟市场实践经验,立足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需要,从市场参与者、履约保障品、主协议等方面完善债券借贷制度,包括支持市场参与者规范开展集中债券借贷业务等,提高债券借贷交易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为加强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梨树农民善于创新,没想到梨树农民居然敢于尝试P2P网络借贷这样的新生事物,这是参与组织首届招商局扶贫创新奖的一位工作人员偶遇P2P网络借贷平台负责人与梨树资金互助社农民商谈合作事宜的感受。P2P网络借贷是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新的民间借贷模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18日,上海市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发布全国首个网贷行业自律标准——《网络借贷行业准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具体确立网络借贷行业经营红线,规定联盟内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挪用出借人资金,必须建立自有资金与出借人资金隔离制度,不得以期限错配方式设立资金池。《标准》规定,网贷机构须符合持续性运营的要求,保证充分的运营条件(包括平台的运营资金等),保证平台继续运营至所有借贷关系结束,同时联盟积极筹备并参与建立网络借贷服务机构破产隔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