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赟 《金卡工程》2010,14(11):87-87
侵权法上的过失相抵制度是为了平衡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责任承担而设置的。过失相抵规则的确立和发展,在侵权行为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陆法系的国家普遍承认了受害人的过错可以导致责任的减轻,但是能否导致责任的免除,则各国有不同的做法。本文主要结合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关于过失相抵中受害人过错的不同规定,研究产生的法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科斯提出交易费用解释了制度之存在,但其未将之操作化,令庇古式外部性理论借之还魂了。张五常将租值消散、交易费用与制度费用等同视之,避免了此一缺憾。在此理解下,法律是合约安排,而非吓阻诱因。法律作为合约安排,才能合理解释物权效力与过失责任之现实存在。更重要的是,法律作为合约,必然要求了法律的规范体系性,而法律作为诱因,则令法律工具化,失去其规范之本质。法律内在价值,例如自由或正义,也只有在此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霍姆斯作为美国法律思想的开创者,他的理论在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影响了后世的法律思想。他认为应该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道德用语从法律用语中清除出去,用坏人的眼光去看待、预测法律,并且以行为的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过失。他陈述了一种以法官的司法行为判断法律本质的法律“预测”说和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坏人”之视角理论。  相似文献   

4.
加害人和受害人一方或双方存在故意时,能否适用过失相抵存在判断困难。在加害人故意和受害人过失时,根据《民法典》第1173条的表述,应当适用过失相抵。但这否定了《民法典》颁布前排斥过失相抵的态度,没有充足理由,容易造成司法者的困惑。受害人存在故意时,既可适用第1173条减责,又可适用第1174条免责,缺少区分依据。双方均存在故意时是否适用过失相抵缺少法律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比较混乱。比较法上,从共同过失发展到过失相抵,教义学上的“同种类过错才能相抵”发展出了很多例外,但没有理论能够予以充分解释。法典规则的不同不影响普遍法理的抽象。通过归纳案例可以发现: 行为人故意中的预见内容影响了法律适用的结果。一方当事人存在故意时,如果故意的预见内容包含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应当对损害承担全部责任,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作为例外,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的预见内容不包含另一方当事人的过失,则可以适用过失相抵;双方均存在故意时,如果可以互相预见到对方的行为,能够适用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5.
关于保险代理人代填投保单由投保人签名的法律后果,我国《保险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与英国Newsholme判例的规定大致相同,即采取以签名判断投保人存在过失的“一刀切”方式.而后者自确立以来引发了不少损害投保人利益的问题,在近年英国保险法改革中逐渐得到修正.我国保险法完善应借鉴英国作法,要求法院结合具体案件采取“合理注意”的灵活判断标准,防止发生类似Newsholme案的不公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一、《保险法》第十六条法律条文检视我国《保险法》第十六条共包含七项条款:第一款规定了投保人的有限告知义务;第二款与第三款分别规定了保险人享有合同解除权的条件与行使要求;第四款与第五款就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主观心态属于故意还是过失分别规定了合同解除后的相应法律后果;第六款规定了保险人禁止反言的义务;第七款对保险事故的内涵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从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义务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颜延 《会计研究》2003,17(6):25-31
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责任是一种注意义务违反的过失责任。相对于普通人而言 ,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是一种高度的注意义务 ;相对于其专业团体而言 ,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必须达到的仅仅是本团体中一般人的水平 ,即所谓的“合理谨慎”。独立审计准则是判断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的基础 ,它发端于司法实践 ,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司法实践的支持和肯定。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订 ,履行的是一个立法程序 ;独立审计准则在中国具有法规的地位。法律赋予独立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判别标准的抗辩地位。最后 ,本文对有关独立审计准则的非难提出了质疑 ,认为尊重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是促进审计准则发展的前提 ;尊重会计专业团体的生存方式 ,是法学家应有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司法会计鉴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案件,需要专门的鉴定机构对其会计事实进行鉴定.为司法机关的审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肖亚男 《金卡工程》2010,14(4):77-78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的古老国家,有着令人着迷的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从古代法律文化的辉煌到近代落后于他国而不得移植他国法律的落魄,直到现代新中国致力寻求一个适合本国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中国在法律全球化道路上的进程也颇为曲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在法律全球化中的历史进程以及对未来中国法律发展的展望,同时坚信中国最终会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王瑞田 《金卡工程》2009,13(8):48-49
近年来,随着法学研究的转向,法律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律方法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只有借助于各种法律方法才能把成文法和案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疏通由法律到个案判决的转化过程。法律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缓解规则与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法律方法在赋予法律自身以鲜活的生命力的同时,还保证着法律不被曲解,维护着法律在司法过程中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本文在介绍法律方法的概念、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法律方法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了其与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开始面临越来越多法律诉讼,且诉求金额日益膨胀,这就是所谓的"诉讼风暴"。"诉讼风暴"对会计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法律责任而言,注册会计师对客户负有违约责任、欺诈责任和过失责任。对于客户之外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承担欺诈责任。合同责任的前提是第三方必须是合同的直接受益人。而过失责任则是一个相当复杂、充满争议问题。本文通过注册会计师"过失责任"的司法演进,旨在解释"诉讼风暴"  相似文献   

12.
李巧巧 《金卡工程》2010,14(11):44-45
法律思维作为一种职业性思维,其中以法官或律师的思维为典型代表,它以法律精神、原理,规定等角度思考问题,它是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法律意义,实现法律价值所必需的具体途径。为培养法律思维是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质,应当从外塑环境和自身内塑等方面来重视法律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论法律信仰     
薛向东  桂书立 《金卡工程》2009,13(10):55-55
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句话彰显了法律信仰在法律实现中的重要作用.英国著名学者斯坦在研究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后指出,"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法官的人格和信仰对于法律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他们不仅影响法官对法律规则进行解释,而且影响对当事人所提出的证据如何进行认定."这句话足以展示法律信仰在法律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翔 《金卡工程》2009,13(2):17-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法律本土化在各国法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笔者认为法律的本土化是由法律的本土性和法律移植两部分所构成。保持法律的本土性就是在保存法律的文化个性、文明个性。经验表明,法律适用的绝大部分阻力基本来源于脱离调整对象的自在和谐,脱离法律的本土性就是脱离特定法律文化的物质性,必然被现实的社会文化所抵制,从而增加法律调整的社会成本和降低法律运行的社会效果。因此,本土化的法律基础根植于本土性的社会生活,只有我们承认法律物质性特征及他的社会生活性,尊重自在特定社会文化圈乃至文明圈的生活个性,由此成为法律生成和运行的客观前提。在此基础上,移植相应的符合本国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法律,共同促进本国法律的发展。因此,二者共同构筑着法律的本土化,推动着法律的承继和发展。本文试图从法律本土化的界定、法律本土性的个性、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对法律本土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1.The major legal concepts that relateto CPAs’ liability(1)NegligenceNegligence, also referred to as ordinaryor simple negligence, is violation of a legalduty to exercise a degree of care that anordinary prudent person would exerciseunder similar circumstances. For the CPA,negligence is failure to perform a duty in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standards. Forpractical purposes, negligence may beviewed as “failure to exercise dueprofessional care”.1.涉及注册会计师责任的主要法律概念(1)过失过失…  相似文献   

16.
许娇 《金卡工程》2009,13(5):44-45
虽然知识产权有着比较严格的地域性特征,但在现如今这一特征已经有所淡化,知识产权法也已产生一定的域外效力。对于有些学者混淆的法律冲突与冲突法方面的问题,是主张知识产权领域不存在法律冲突这一偏颇观点的根本所在。通过分析知识产权问题的地域性、构成要件和管辖权规则问题,我们能很好认识到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的相关点。既存的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立法的不一致正是法律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于晓辉 《金卡工程》2009,13(6):69-70
法律的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的基本问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法律确定性的大讨论更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确定性成为了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法的确定性程度不高,法律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提高法律的确定性,是实现我国法制的确定性,走向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法律统一是法治理想的核心,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关键。然而阻碍法律统一的法律冲突在我国“几乎在每一部法中都存在”。《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同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政府采购法律,通常认为前者是一部程序法,后者是一部实体法,本不应产生冲突。然而,政府采购当事人在依法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我国新生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同样无法摆脱法律冲突的桎梏。因此,政府采购当事人应当正视现实,在法治理想和法治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做出抉择:这就是要承认冲突、了解冲突、利用冲突、保护自我。  相似文献   

19.
法律作为一种高效的社会调整手段,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但是法律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首先对法治社会中的法律进行辨证的分析,认清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其次阐述了法律局限性的表现以及原因,最后提出对法律局限性的克服方法,以求使法律在社会活动中发挥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林淑华 《福建金融》2004,(11):37-39
新《保险法》确立了保险表见代理制度,从法律上保护了善意、没有过失第三人的利益,同时扩大了保险公司承担代理人表见代理行为的责任范围,因此深刻理解保险表见代理制度对保险人提高业务质量、防范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