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CT室的作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及服务能力,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CT室的护理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3年来CT室增强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析至今存在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并付诸实践。结果近年来行CT检查患者,无一起护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满意度达到98%。结论 CT室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付诸实践,持续改进,才能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以来收治的产妇686例,总结出现的护理纠纷事件原因并对其进行控制,将控制措施运用到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妇产科护理中,比较两年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12年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的护理纠纷事件,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认识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加强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2012年我院对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2013年初组织呼吸内科护理人员总结以往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探讨相应对策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分别比较2012、2013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2013年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2012年组;2013年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2.0%,显著低于2012年组的18.0%。结论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相应对策,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且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临床执行力的手段及应用,避免临床急诊护理风险。方法以现有的风险预警流程及护理职责为基础,制订可行性强的临床急诊护理制度,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力和执行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工作成熟度,进而提升执行力。结果实施管理后患者满意度为97%,护理质量评价为96.38分,两者数值随急诊患者的增多而提高,而急诊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急诊护理制度有效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及工作成熟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执行力,有效降低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入住我院的120例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仔细询问患者生活习惯及家族病史,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实施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的发病原因为HP感染(占89.17%)、药物因素(占63.33%)、不良饮食习惯(占59.17%)、精神因素(占35.00%)、气候变化(占19.17%);通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本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显著性提高(P<0.01),且心理状态发生明显好转。结论胃溃疡伴活动性出血主要与HP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转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1]。2012年朝阳市共收到并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31例,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127例。为更好地推进朝阳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利用,现对2012年上报的43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09年9月~2011年9月共31起投诉事件的原因,从而提出防范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对策和防护措施,并进行落实。结果防范措施实行后,护理人员责任心及防范意识均已提高,护理满意度由未实施防护措施时的95.2%上升到98.8%。结论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从而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肝脏超声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情况、舒适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造影剂外渗事件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超声造影检查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更为有效的检查效果,减少或避免造影剂外渗等不良事件发生,积极提升护理舒适度,获得患者广泛的认可,取得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术中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观察82例TUPKEP治疗良性BPH(体积均大于80 ml)的术中护理要点。结果经充分术前准备,82例患者经细致、周到的护理都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改进和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对术中护理表示满意。结论 TUPKEP治疗大体积良性BPH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极低等优点,加强术中与手术医生、麻醉医师的密切配合,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体细胞基因治疗在伦理上的可接受性并不等于伦理问题就消失了。Gelsinger事件表明:严重不良事件的背后有着深刻的非技术根源,尤其是知情同意问题和利益冲突的存在。在体细胞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要规避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满足基本的伦理要求:尊重、不伤害、有利和公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普外科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具体分析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术后发生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并其他疾病、药物因素、年龄因素、麻醉方式、手术操作以及心理方面等。术中、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及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将尿潴留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护理效果满意,临床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较干预前评分明显升高,且治疗依从性显著增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平均住院时间为(13.8±2.7)d。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尿流动力学的方法,观察TURP的治疗效果,对其不良原因来分析和总结。本文综述了TURP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前瞻性研究,提出最佳治疗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于2010年2月开始于儿科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以2010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09例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11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及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109例患儿家长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共67例,占61.5%,明显高于对照组38.2%(42/110)(χ2=11.88,P<0.01)。观察组患儿家长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4,P<0.05)。结论人文关怀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减少了投诉率,是一种有效的儿科护理方法与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怎样加强儿科门诊护理质量是医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应有的责任和职业精神.由于儿科门诊护理具有病源多、工作量大、高风险但回报少的行业d.所以,实际中护理质量存在着很多欠缺及问题,笔者针对儿科门诊目前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描述了如何提高儿科门诊护理质量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院前急救期间应用普罗帕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沈阳急救中心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胺碘酮;研究组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普罗帕酮。比较两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救治效果、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例数、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救治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院前转运时间、心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仅1例发生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院前急救期间应用普罗帕酮,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症状,缩短转复时间,减少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造影剂在增强CT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到10月收治的经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31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CT检查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CT增强检查前后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造影剂泄露发生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CT 增强检查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造影剂泄漏7例,泄漏率为4.5%;观察组患者出现造影剂泄漏1例,泄漏率为0.6%,两组患者造影剂泄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泄露的患者均有短暂性的全身发热、头晕恶心、局部瘙痒、肿胀和头痛等不良反应症状,经停药或其他处理后迅速缓解。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7%、94.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造影剂泄露的发生率,及早发现和处理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产道发生血肿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07年9月~2008年6月收治的产道血肿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原因,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发生血肿的原因主要有妊高症、产程快、伤口缝合欠佳以及患者心理因素等,医护人员要针对原因进行相应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结论产道血肿发病隐蔽,易被延误治疗时机,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做好产前预防、产中合理处理、产后及时发现,减少血肿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