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一个既虚又实的概念.当我们的员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时,能让客户强烈地感受到企业内在的文化功力.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文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企业走到今天,我们要提出重塑企业文化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企业的基业常青,它的核心的基础是所谓文化建设?为什么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说现代企业管理最高层次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要回答这些问题,要从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入手.我认为,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仔细去深究和挖掘的话,会发现它的背后都会隐含着文化的问题,都会有来自文化本身的内在驱动.  相似文献   

2.
我为什么现在变得比较悲观?本来我觉得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中国会去反思,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这么大?为什么我们这么依赖于出口?得出来一个结论会是为什么我们内需这么弱?为什么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不如GDP增长那么快?但从过去六个月来看的话,并没有特别多引出这方面的讨论,反而使很多人得出个中国是救世主的结论,并认为已证明了中国模式的胜利。这种盲目乐观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前不久发生的巴黎骚乱,以及国外屡有发生的打、砸、抢和焚烧中国商品仓库的行为,使人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我们的外贸做错了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且更好地让外贸为我国及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带来收益?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肯定与外贸有关.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反思人们为什么要进行贸易.  相似文献   

4.
资讯集萃     
《宁夏审计》2004,(2):50-51
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中国;中国有能力化解经济增长过快引出的问题;中国耕地7年减少1亿亩;2004年中国面临着导致经济紧缩的10大因素;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成因……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什么要开放?让中国的PE和国外的PE在一个同等的条件下竞争,引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在各个不同阶段做PE的方法,使中国的PE行业发展得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我们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我们面临的问题;事物的两面性;最后结合本单位提出了实施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对未来重大目标、发展方向、主要步骤、重大措施等方面的谋划。为什么要做战略规划,战略规划为什么重要,《论语》中有句话,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人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即强调了未来规划的重要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面对中国崛起,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抑制措施,包括与中国经济脱钩,  相似文献   

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国的产品要进来,我国的产品要出去,靠的都是产品的牌子。外国知名品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市场影响?归根结底是品牌有较高的价值。我们要迎接入世的挑战,就必须在提高产品质量基础上,下大气力塑造中国的名牌,努力增加中国品牌的内在价值,才能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企业已进入文化竞争的时代。 企业文化要解答的基本问题通常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要到哪里去?…… 然而,企业文化植根于本国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至今仍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精神面貌产生明显的影响,已经成为民族文化性格的基本要素,它一定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中国像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一个特点就是你必须不断地骑,你要不骑就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且是在三十年改革.我们依然有很多的事情要解决的情况下,你就必须让车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骑慢了是很难的.所以中国很像自行车。  相似文献   

11.
《金山企业管理》2010,(3):48-48
首先,我们要自己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估计有人会说,有责任心的员工,能够把工作做好呀。笔者认为,中国许多企业数十年来现场管理水平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的原因.就是谈了太多许多在工人看来甚至在许多干部看来都是难以理解或者空泛的诸如责任心、品质意识、执行力等词语。  相似文献   

12.
有人问一个著名的登山者为什么要登山,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里”。也许当我们问胡进平为什么要离开用友,去开拓CRM这个前途未知的崭新领域时,他的回答就是“因为CRM在那里。它的价值太大了。”联成互动的发展不过短短三年的历史,但已经是在中国CRM(客户关系管理)领域身居翘楚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04,(Z1)
<正> 我认为,在中国的很多行业都是品牌的处女地。过去是短缺经济,有了产品就卖;现在不一样了,买东西讲牌子,就像马行长讲同事出国要买名牌了。所以,中国也走上了这样的阶段,都要实行品牌,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我们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打造品牌,而且谁第一个跳出来,谁就是第一个品牌。为什么呢?因为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同时在IT和汽车两大产业获得成功的还没有。比亚迪过去在IT领域一直是做代工,汽车则是要做自主品牌、自主研发,这也是很难结合的两条路线。你们为什么能横跨两大产业、两种模式?王传福:比亚迪在战略、打法上和传统企业有些差异。我们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创业的,市场留给我们的机会已经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物业服务业除了是房地产产业链,为什么不可以是社区生活服务服务链?为什么不可以是物流配送产业链?为什么不可以是休闲旅游业?为什么不可以是......行业历经3 0多年发展,本身已经面临若干非常明晰的发展趋势与自主愿望,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一些传统认知。而且,同很多其它行业、甚至中国社会发展一样,从粗放向集约、从速度向效益的内在发展规律正必然要求着我们加快转型与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财富新观念根本上取决于人的变化,如果一个人没有对『道』的追求,没有对生命意义理解的根本变化,那么我们就很难真正去讲社会责任。为什么特别要专门对中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讲社会责任?每个公民有自己该负的责任,一级政府有一级政府的责任,一个国家有国家的责任,任何一个企业也都有企业的责任。那为什么我特别要强调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相似文献   

17.
<正> 朋友,不管我们生在何处,来自何方;不管我们地位如何,身份怎样;不管我们是男人还是女人,我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你曾经赚过多少钱,你现在又有多少钱。你从前是国营企业的技术能手,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下岗职工。过去,你可能是辉煌一时的大老板,如今.你却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光棍汉。面对家人,面对同学,面对社会,面对历史,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地总结一下我们的过去。同时也应该清清楚楚,仔仔细细地展望一下我们的未来。我们为什么不如别人,为什么要落在人家的后面?我们为什么不能告别愚昧,远离贫穷?我们为什么总为眼前的二亩三分地而发愁,为什么还要为锅台上的油盐酱醋而苦恼?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门,走出误区,走出陈旧的观念,走向成熟?来到这个世上,我们首先要掌握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区区只有8年?为什么中国习惯做OEM这种没有多少附加值的打工仔?为什么众多国内企业的竞争还仅仅处在质量与价格的竞争?为什么赚到了钱最后又孝敬了跨国企业!为什么放心产品的广告天天见,企业信誉难道不值钱?让我们看看自己到底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不显著,那么其他行业也不可能实现创新。中国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代价,实际上这个代价在用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只能做出卖廉价劳动力的制造业?这跟金融发展落后、金融创新没办法放开手脚的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20.
“国进民退”昭示出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中外管理》2010,(1):18-18
愈演愈烈的“国进民退”现象,使得民营企业希望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的想法完全落空。这让我们再次警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模式并不是走向越来越成熟、标准、规范的市场经济——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给中圈经济真正的活力之源多一些温暖?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