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命令或控制型管理(指严格进行定期评审的“自上而下”式管理)并不真正需要高水平的领导力。采用这种方式的管理者,其目的是“把事情做正确”,而这与为顾客“做正确的事情”的理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记录连连看     
《经营者》2010,(7):23-23
现在不应该再讲北美、欧洲了,福特全球的平台会把车子设计好,让北美、欧洲跟中国来共享。福特整个产品战略变得很灵活,全球产品战略很宽广——这也是Alan(艾伦·穆拉利)对福特公司做的最好的事情——集中全公司精力开发一部最好的车子出来。  相似文献   

3.
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是做事情要事先有所准备、有所安排,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一个企业要理好财,也要在事先对日常收支、资金投放和筹措、在用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出安排,这就是预算管理,它是做好理财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在预算管理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八个方面的辩证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任鸿 《活力》2012,(14):79-79
一、关于深度开掘问题 报道有深度是指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把事情的本质点透。揭不深,点不透,讲很多道理,好像有“理论”,其实适得其反,令人生厌。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应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能把事情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端出来。脑子里只有一把钝刀子,深度开掘不出来,即使加一点“理论”色彩,也淡而乏味。快速透视力有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再大的本领也没有办法把事情看准、点透。  相似文献   

5.
“这个事情,你要跟客户沟通好,不然做什么也没用”;“你们内部先沟通好,否则我们也帮不了你们”。这两句话已经成为现今营销界极为流行的“口号”。营销管理者(特指职能部门的中层、高层),把一个“沟通”的词语用到了极致,可谓是登峰造极了。凡事需要指导和需要总部职能部门的支持,他们会对你说:你们(分部或外派饥构的人)相互沟通不好或没有跟客户做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见到许玉国,他正把一名员工叫到面前说事情,三言两语,就讲清了自己的意图,隐隐地透出一种军人式的“说一不二”。但是,让许玉国讲一下去四川救灾的“事迹”,他却淡淡地说,“其实我们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在那边干了点小活儿。”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在企业界流行的财经管理书籍起码有三本.《基业长青》.企业创始人都希望做百年老店;《定位》,都想明白“做正确的事情”:《执行》,都困惑如何“把事情做正确”,这三本都是麦肯锡或做过CEO的美国人写的.中国的事情往往是文无定法.需要“迷踪拳”.在有章法无套路之间。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某记者采访,问及我作为一名职业顾问,最喜欢做的事情和最难做的事情分别是什么。我思考了一下,这样回答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制作幻灯片;最难做的事情是讲幻灯片(用术语说,做一个presentation)。 喜欢制作幻灯片,是因为我可以把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落实到文字上,可以整理、保存并分享;但做幻灯片是一回事,讲幻灯片又是另一回事。我常常看到很多内容丰富的幻灯片被当事人讲得逻辑混乱、简单枯燥。道理很简单,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德鲁克(P.Drucker)认为,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改进效能),而不是正确地做事情(改进效率)。只有效率而没有效能的企业可能会逐渐衰落,而对于有效能的企业,即企业战略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既使它不能有效率的经营,还是可以生存下去,但不能增长和繁荣。而内部条件、企业文化对战略的形成、实施、变革则有着决定性影响。一、企业战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战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战略制定必须分析环境,环境对战…  相似文献   

10.
隐形的利润     
没有什么能快得过“信任的速度”,更没有什么能比“信赖”具有盈利性。这恰恰是“零缺陷——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说法曾经风靡企业管理界,但这句话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的工作并不适用。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做正确的事,而中层主管的任务是把事情做对。要把事情做对,过程很重要。那么,新任中层主管如何利用流程把事情做对?本文为你支招。  相似文献   

12.
服务发展是质监部门的首要任务,是质监工作的核心。河北省廊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把服务发展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建设。沿海强省”和“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的发展目标,从优化服务抓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充分发挥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两大职能,增强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为壮县强市富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邓绩 《上海质量》2006,(1):34-37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分为“过程”和“结果”两部分。前进各讲所论述的“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及“过程管理”为“过程”的内容,本讲“经营结果”为“结果”的内容。结果是对“过程”运行状况和效率的评价,其绩效水平体现竞争地位和卓越的程度。因此,经营结果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陈静 《企业文化》2010,(2):54-54
我们应该怎样管理这个企业和国家呢?其实很简单,首先要把企业或者国家当做自己家的事儿来做,也就是遇到事情要问问自己:“这是我家的,我该怎样做?”也就是心思要正。这样就具备了管理企业或者国家的最基本的条件。其次,要想办法把手下的人管住、管好,就是要设计制度(契约),把对方规范好,不论对方心眼儿是好的,还是一般的甚至还是坏的,这都不要紧。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文化做的是道的工作(即做正确的事情),之后通过术把事情做正确。道的概念,是大思想家老子提出的。他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另,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也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金句。由此可见: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出来的。孝有孝之道,君臣有君臣之道,待客有待客之道,育人有育人之道,行医有行医之道,经商有经商之道,治国有治国之道,外交有外交之道……  相似文献   

16.
前几次介绍克劳士比的理论时,我们介绍过“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这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这次向大家介绍的是,如何才能做到在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克劳士比先生也给了我们正确的答案。这就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对”,如何做才  相似文献   

17.
许多中小企业老板或年轻创业者常问,一个合格的老板应该做什么?也许也有很多人都会回答。要想获得持续发展与长久成功。最终成为做一个好老板,做的事情很简单,即设定一个愿景(梦想),树立一种价值观,背负一个使命,然后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要成为合格的老板,还有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笔者总结了成为合格老板的八条戒律,谓之“八戒”。努力做到“八戒”,可以让企业发展安然无恙,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信念与激情     
每次我听“爱国者”的冯军演讲的时候,他那带有民族色彩的言论,我听了都非常感动,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希望自己强大起来、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希望他的爱国者能够变成世界品牌。所以源于激情讲出来的话,一定是让人感动的,如果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没信心的话,是不可能有激情的。企业家不管是为企业还是为自己做事,首先要问你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吗?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是对社会有好处吗?你相信你做的事情没有给未来带来灾难吗?  相似文献   

19.
蕊冰 《上海质量》2009,(6):33-35
“零缺陷”质量管理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在1957年提出的,他认为,我们的基本工作哲学应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大企业讲诚信”,这张王牌无疑是消费者的一颗定心丸。然而近日有知情人向本刊反映,“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2006年5月发出的霸道90系列车型的召回报告存在隐瞒事实真相、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此一番话让记者感到震惊,事情究竟是否如其所说,记者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