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斐 《广告大观》2011,(10):42-4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感性层面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他们评价商品的依据。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征服了绝大多数的火锅爱好者,顾客会乐此不疲地将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和心情发布到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捞,一种类似于"病毒传播"的效应就此显现。  相似文献   

2.
1994年在四川简阳仅以四张桌子成立的海底捞,在如今的餐饮业中是远近闻名。这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的餐饮品牌,短短数年就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大城市开设了80多家连锁店,成为业界的奇迹,最大的功劳则是海底捞人性化的经营管理。但是海底捞在经营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对此海底捞应结合自身优势从(策略部分整合)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使其达到管理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杨兵 《广告大观》2011,(10):46-47
海底捞虽然仅仅是一家火锅店,但其独具特色的服务已经在全国引起了热烈讨论,甚至后来有人还为专门其写了一本名为《海底捞你学不会》的书。因此,从品牌营销角度来说,海底捞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其中情感营销模式表现得最为明显,而隐藏在其背后的却是深厚悠远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4.
海底捞火锅如今是家喻户晓的中餐火锅品牌,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快速扩张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和支持,在餐饮企业上市难的背景下,海底捞选择"曲线上市"的策略,使母公司顺利上市。通过介绍海底捞集团的业务发展过程和面临上市难的问题,阐述了海底捞选择先将其关联子企业上市,再将其主体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这种"曲线上市"的原因和具体上市全过程。为使企业上市成功,"曲线上市"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杨燕 《现代商业》2014,(33):54-55
微博在餐饮企业营销中有巨大价值,以最早开通新浪微博的知名餐饮企业——海底捞为研究对象,剖析了海底捞微博营销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对餐饮企业如何更好地微博营销从运营团队专业化,品牌拟人化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知名火锅品牌——海底捞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为主要理论架构,从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三个维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了海底捞著名的人性化营销管理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丽莹 《商》2013,(13):62-63
"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1994年在四川简阳市挂牌成立公司。风雨十几载,在竞争极为激烈的餐饮连锁行业中它幸运地生存下来,发展态势十分良好。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管理作为基础,但"海底捞"从理论到实践上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颠覆了大部分企业以先进制度取胜的惯例,却能取得极佳的企业绩效。本篇案例分析就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入手,就"海底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分析其服务、管理及考评体系等方面,对"海底捞"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却获得高绩效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海底捞"的案例分析,得到对绩效管理的新认识和启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与直销企业一样,传统企业的品牌塑造除了需要通过各种营销方式,还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品牌塑造。文章以中国平安与海底捞为例,指出培训与情感激励是传统企业内部品牌塑造常用的方式。员工对自己企业的认识感情和对消费者的态度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内部品牌塑造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似乎是从味千拉面的骨汤门开始,品牌企业在近两个月集中被围剿。肯德基、永和豆浆、海底捞、山西陈醋、血燕、李宁、阿迪达斯等众多品牌企业就像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正在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骨汤门、勾兑门、豆浆  相似文献   

10.
李清 《商场现代化》2013,(16):50-51
<正>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从1994年四川简阳的一个四人小铺的街边小摊,一跃成长为南北遍地开花的连锁餐饮企业,用口碑和事实创造了餐饮行业的一个神话。海底捞近乎"变态"的服务,为火锅业的"革命时代"注入一剂猛药,以服务为先导颠覆餐饮传统经营模式,成了企业管理界津津乐道的经典话题。  相似文献   

11.
崔涛 《广告大观》2011,(10):44-4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海底捞的成功,本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是仁者见仁,却未智者见智。那么,如何才能看清海底捞的成功本质,摸清海底捞大成之"门道"呢?古人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道、优术"。消费者和一般员工之所以觉得海底捞已经让人无法阻挡,是因为其已经被海底捞的服务之"术"所诱惑、所迷惑了。  相似文献   

12.
正海底捞跨界涉地近日,被网友戏称为"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海底捞,又被媒体传出有大动作:海底捞正在企业董事长张勇的老家、也是海底捞的发家地——四川简阳建设一家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自营餐饮为主力的商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13.
因提供卓越服务和体验而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不少,迪士尼、西南航空、全食超市、海底捞等。本次商业经典专题以线下的苹果零售店和线上卖鞋网站美步捷为主要案例,总结出通过提升服务而增强品牌认同所需关注的3大要点:愿景、细节、员工。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一种“海底捞体”(海底捞,火锅连锁企业)正在微博上盛行,成为网络营销的新案例。随着“围观者”从最初的惊喜到怀疑,再到厌烦,甚至出现不想再去海底捞消费的情绪,营销专家提醒,海底捞可能将面临营销危机。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9,(19)
首先,本论文对海底捞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且对海底捞整体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其次详细分析了海底捞目前员工的激励政策的现状,然后从目前激励政策的实施状况,找出海底捞在在员工激励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与一定的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海底捞员工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的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海底捞激励政策的调整所带来的启发进行分析,并希望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对海底捞员工激励政策的完善有一定的帮助,同时给其他餐饮业在员工激励政策的建设上也存在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薛羽 《国际广告》2011,(10):97-99
海底捞一直被称为中国餐饮界的一个热点现象,从8月至今,海底捞先是火爆网络,然后曝出的事件则让海底捞有点“火上浇油”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海底捞公司作为餐饮行业成功的典范,在人群中享有很高的口碑,研究海底捞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案成为现在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以海底捞企业为案例进行分析,从其宏观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竞争能力、波特五力模型以及所使用的战略手段等几个方面对该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海底捞企业的优势与不足,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通过对消费者的心理分析,以海底捞卫生问题曝光为例,从表明企业以人为本增强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情感成分的重要性。通过心理学理论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表明企业应通过对消费者心理透析与引导研究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龙头餐饮企业海底捞为例对新冠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和思考。文章先借助调研数据和相关资料初步介绍海底捞,然后梳理海底捞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的战疫时间线,并重点介绍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疫举措,最后结合海底捞的战疫举措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战疫锦囊,为企业战疫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以海底捞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五力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了海底捞的内外部环境,并给出了海底捞的竞争战略设计.研究表明,海底捞面临有利的宏观外部环境,自身在菜品和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应该采用优势-机遇(SO)战略,一方面要巩固现有一、二、三线城市门店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二、三、四线城市,增加门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