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今年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困难,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显得恐慌、焦虑、迷茫、无助.本文主要以上海电力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不仅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且对稳定高校秩序、化解危机风险及确保社会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静莉  许海元 《经济师》2007,(5):109-110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周期延长、就业质量逐年下降,致使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了焦虑、自卑、人际关系紧张、自闭,甚至报复社会、自杀等严重的心理危机,就业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成才和家庭、高校、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因此,建立求真务实的就业价值取向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和学校共同承担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责任;开展大学生生涯辅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完善的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当前缓解大学生自身压力,预防就业心理危机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就业难是社会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为此建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就显得比较重要,因为这样一来就等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关于就业的咨询服务平台,可以为准备找工作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参考,让即将迈入社会的学生能够放平紧张的求职压力,提升学生的自信,为他们今后的职场生涯做好铺路的工作.然而民办高校在建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时也要创新探索新的规律和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指导服务体系发挥到极致.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民办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国高校迎来了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就业人数的增加让高校感到很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就业难题开始显现,大学生就业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变被动为主动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剖析了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存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学生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有计划的双向选择到市场调控的自由择业的演变,毕业生就业已经走向市场化阶段。在自由选择的阶段,高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建立一批就业基地,形成一个以基地合作为中心的大学生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范晓丽 《经济师》2007,(7):108-109
网络交往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人际交流的方式和途径,也会产生心理危机等负面影响。究其心理动因主要有:满足自我价值认同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缓解心理压力,满足情感和性心理需求等。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的教育和引导,健全制度,建立有效机制,加强网络行为的监督。同时,应加强社会实践,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扩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马强  陈翱  刘锋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22-124
日益严峻的就业新形势下,各高校及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毕业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的优秀分子,如何将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引入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形势,为社会提供精英人才。  相似文献   

9.
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及其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大学生整体就业率只有70%的大背景下,这种压力与紧迫感是各高校、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最为无奈的感受。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可否寻找一条路缓解这种就业压力,为学生找到一条新的就业之路,这是摆在所有高校及社会面前的一个新命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7)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近几年高校不断实施扩招的政策,使得就业市场上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导致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从宏观层面讲,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微观层面来说则有助于家庭和谐以及大学生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当前有关就业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而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再从供给侧改革所蕴含的经济学理论入手,重点关注供给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针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从而缓解社会上普遍重视的就业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秋 《发展研究》2008,9(5):100-102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关乎一个高校生存和学生本人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素,并从五个方面阐述和探讨了高校应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在校生通过各种途径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意识不断加强,学生兼职成为如今高校中普遍的现象.然而由于欠缺法律保障、学生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在兼职中权益屡屡受到侵害.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维护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制从计划到市场,政治体制从高度集权到适度分权。在变革的洪流中,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一定程度反映在大学生的思想之中。研究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轨迹在于揭示社会心理如何影响、作用于大学生,大学生又如何吸收、选择社会心理的影响。为高等学校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育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大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就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保证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在确保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就业。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和人民群众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就业市场存在供与求的矛盾,大学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期待无法实现。再加上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学生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存在严重落差,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发展前景。因此,要塑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推动高职院校发挥教育作用、加强家庭心理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注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帮助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社会就业的需求量与毕业生的供给量严重失调.在残酷的竞争中,高职院校大学生遭遇就业挫折后可能会出现各种就业挫折心理,本文在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就业挫折现状、就业挫折心理的表现的基础上对就业挫折进行归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心理辅导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的调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劳动派遣是一种新型用工形式。外派员工最大的问题是工作绩效不高和较多的劳动争议。运用员工帮助计划(EAP)是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优方案。EAP在国外发展迅速,但是在国内则处于刚起步阶段。将员工帮助计划应用于劳务派遣中,以提升外派员工工作绩效和减少劳动纷争,是中国劳务派遣中战略决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EAP的实施过程包括建立EAP团队、对EAP进行宣传、建立心理评估和心理档案、进行外派员工集体心理辅导和效果评估。EAP与劳务派遣的结合将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迅猛增长,2003年后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为90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据国外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有一定影响;我国学者也从技能取向的角度分析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将利用Aghion和P·Howitt(1994)等人提出的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原理,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分析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利用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影响情况,并对这种情况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择业与就业体制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有人认为,大学生们不应当将眼光局限于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提“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号召大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认为,大学生选择留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是一种理性的趋利避害行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不能仅靠机械的政治口号式的宣传,而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利益导向机制;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阻碍大学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9.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历来重视关系和人情的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微观社会结构的视角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求职心理、求职观念、求职行为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特征差异,同时以大学生家庭背景及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本为出发点,基于大连市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资本和就业现状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改进后的布劳-邓肯职业地位获得模型界定社会资本概念后,实证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实现大学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缓解"拼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带来的消极影响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全国173所本科高校的1176名大三、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调查,并就高校就业服务对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实际影响的契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就业服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方面途径单调、作用有限.本文从创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建立科学、系统的就业服务体系;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指导三个层面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胜任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服务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这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