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高度相关性使其成为会计计量的“新宠”。本文在简要剖析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在理论基础、各自的优点以及相对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历史成本计量提出的严峻挑战,以及公允价值对历史成本的冲击,得出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向,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并行发展转变的必然性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本文首先明确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概念,再重点分析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会计核算的差异,最后从可靠性和相关性两方面来综合比较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通过对历史成本等五种会计计量模式以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辨析,提出了五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对多属性计量模式中计量单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天明 《经济师》2009,(9):152-15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打破了我国会计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模式为辅的新计量模式体系。文章在介绍了公允价值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意义和理论依据,以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具体运用中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淼 《生产力研究》2006,(3):262-263,233
公允价值计量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比较,有其优越性。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现状,从而对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和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公允价值是我国未来会计计量模式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提出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具有充分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然而考虑到我国国情,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追溯会计计量模式从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发展到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过程,探讨并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新准则中对应用公允价值所持有谨慎态度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的引入打破了中国会计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形成了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为主,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模式并存的新计量模式体系。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的运用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及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已发生背离,如果会计还固守历史成本,其提供的信息将对社会没有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其能够使会计记录登记的信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可及时、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势及其运用带给企业的积极影响,并针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会计计量角度看公允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剖析公允价值的概念,论述了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及运用此关系的难点和前景,提出公允价值是一个新的计量观念,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而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历史成本计量替代模式的公允价值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于其可靠性一直备受争议,但事实上,公允价值计量在理想状况下是非常可靠的,它自身比历史成本更优越,是当前不可替代的会计计量方法。因此,只有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has created uncertainties for preparers, auditors, regulators, and user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like.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instruments as well as hedging and risk management techniques make derivatives reporting a difficult subject. Developing consistent accounting rules in this area is made even more challenging since derivatives a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hat, under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ystem, may be carried at historical cost, fair value, or some hybrid of fair value and historical cost. Further, derivatives are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portfolios of items as well as with economic assets and exposures that may not be recorded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under the current model.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7年至2010年1203例披露过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考察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公允价值计量较历史成本计量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这一点在利润表项目上体现得更为明显;(2)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支持了中国证券市场环境下董事会独立性作为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关的计量属性,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FASB提出了"公允价值",并随之逐步应用和推广至会计准则中。通过例证,得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还有较强的可靠性,为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在讨论资产和负债的五个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进行对比,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明确指出新会计准则引进公允价值的现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斌  冯建迪 《技术经济》2010,29(4):91-95
2007年我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首先从理论分析了公允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其次以2007—2008年的沪深A股企业为样本,对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和权益变化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价值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公允价值会计作为寻求价值计量的一种重大变革,给企业价值带来了很大影响,加剧了企业价值的波动;同时实证检验发现,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后,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将会减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大于计入资本公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因而本文提出引进全面收益的概念,并建议编制全面收益表(含有公允价值)和单独的利润表(不含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泽  马妍 《当代财经》2011,(8):102-109
2011年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关键时期,但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特殊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实施四年有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仍面临应用困境。究其原因,市场条件不完善、准则限制条件严格、相关指引缺失、会计计量理念转变困难和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在始终保持审慎态度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才能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困境。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运用评价——基于美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业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在美国历史成本原则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直到现在,除了特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当资产和负债发生时,仍然也是按照取得时价款进行计量.然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发布的会计准则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越来越远.2006年9月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现在编纂为会计准则汇编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 820,ASC 820),2007年2月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159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SFAS159,现编纂为ASC 825-10-25),这两个准则极大地提升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对美国公司财务报告的研究和分析,论述了公允价值的优缺点和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给不同股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并非只运用于活跃市场,非活跃市场是公允价值运用不可或缺的主要环境,活跃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公允价值运用的特殊环境。美国FAS157《公允价值计量》没有系统考虑非活跃市场环境下诸多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深入研究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并与基于活跃市场环境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进行对比和对接,有利于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与方法体系,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加速实现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