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静 《经济问题》2023,(9):98-105
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和全面规划对于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设计策略驱动乡村建设,其基本范式应当首先服务地方村民和传承地域文化,跟乡村发生紧密关系并形成可持续的文旅资源,从而催生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其策略本质是旅游消费对于乡村异质文化的挖掘与融入。山西芮城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的开发个案展现出当设计策略介入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文旅开发时,要从传播策略、本土资源转化、乡村生态共生、文旅消费异质化特征等多方面着手,关注当地村落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多层面生态性关联,尤其要处理好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地方性、历史性知识的延续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振兴,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以乡村 振兴战略目标为导向,首先对绿色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的内涵与实现机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是新 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发展目标、核心内容和特色所在。 在此基础上,从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出发,结合研究团队所 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黄山店村示范点建成案例,系统 阐述了以支撑“产业兴旺”、实现“生态宜居”、促进“乡风 文明”、推动“治理有效”、助力“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理 念为引领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已有研究从政府、市场、社会的角度静态分析了影响村庄产业转型的主要因素,而较少关注村组织与内外环境的互动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浙北石村为典型个案,基于制度、资源与组织行动者的分析框架,梳理了石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由“卖石头”到“卖竹子”再到“卖风景”的产业绿色转型之路。研究发现,国家在宏观制度层面释放出来的公共权力与空间是村庄产业转型的基本前提;项目下乡与工商资本下乡则为村庄提供了各类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村庄的资源禀赋、共同体意识,尤其是村庄精英群体对外部制度空间、资源输入的判断与把握,对内部经济资源、社会资本等条件的利用则是造成产业转型效果差异化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是大城市边缘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以"机制解析—案例选取—特征分析—模式总结"为研究主线,结合武汉市10个典型案例村,分析了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主要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表明:(1)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是区位优势(场域力)、乡村内部力量整合(内聚力)和外部诱导因素(外源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景观风貌转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旅游化、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空心村"整治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等方面。(3)武汉城市边缘区旅游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主要有社区提升模式、景区依托模式、文化重构模式和近郊休闲模式。不同发展模式其核心驱动力不同,发展思路、发展路径亦不相同,旅游引导的乡村发展转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的原则,综合考虑自身基础条件、文化特色和宏观区域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乡村社会资本是村民通过关系网络展示集体行动能力的表征,它是乡村治理的村庄基础。从历史脉络来看,传统苏南乡村水平网络中的关联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是较弱的,这使得村庄自治所需的社会资本先天不足。集体企业改制前,苏南乡村治理主要通过垂直网络中庇护或强制性的权威推动水平网络中关联甚弱的村民,以实现村庄的秩序。随着快速城市化和国家力量的退出,苏南乡村的网络结构和力量发生改变,虽然缺乏传统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存量,但也为建立现代新型社会资本留下了空间和契机。为实现社会资本的更新与增值,苏南乡村应改变由垂直网络中的力量强行干涉农村自运作体系的治理模式,引导和培育水平网络中的力量,以形成村庄治理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李宁慧  龙花楼 《经济地理》2022,42(4):1-7+18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亟需寻求系统性方案。文章从科学内涵出发,对实现二者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与机理,地域类型分异与村庄分类视角下的模式选择及实现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下的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启示。结果表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质上是通过缩小乡村内部分化水平,在转型统筹与良性互馈机制下,提升乡村居民发展能力与村庄发展禀赋的过程。脱贫攻坚解决乡村振兴的前端问题与底线短板,乡村振兴是对乡村地域整体功能的全方位诊断与优化,为乡村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全方案。实现二者有效衔接需要从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上实现多维立体衔接,实现路径中政策供给是根本,要素供给是重点,动力供给是关键。不同类型地域与村庄需要选取差异化发展模式与路径。需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破解贫困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整合协同,以城乡融合发展助推城乡地域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都对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很多新进展和新成效,产生了众多乡村振兴样板村和示范村.然而,虽然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是村,很多村也立足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各项创新发展措施,促进了村域的整体发展和振兴.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执行之时,不能仅将目光聚焦于单一村庄,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为,从整体来看,以单一村来推动乡村振兴往往会面临发展定位重叠、资源单一有限、发展后劲不足、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灵魂和精髓。现阶段,如何传承创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农业文化遗产中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文化、生态、生产和社会等资源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时代的发展进步,应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以激发其积极性,并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资金支持,以留住本土专业人才和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健全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活化创新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9.
乡村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是保存、传承和发扬优 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如何实现传统文化 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是立 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要解决的急迫问题。对乡村及其 概念形成、发展与演变进行了探讨,对传统文化审美视角下乡 村景观意象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建构。乡村景观的基本意象可分 为生产意象、田园意象、山水意象、聚落意象和文化意象5个 类型。并对3处典型的杏花村景观意象营造案例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意象营造应注 重乡村景观意象的积累和挖掘、注重基调意象或核心意象特征 的凝练、注重意象体系的差异化构建。希望能够对乡村景观意 象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兴经济产业与土地秩序之间的关系互动,是乡土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实证调研发现,与村庄内生产业结合的电商产业发展,使土地要素的资源属性和社会伦理属性之间出现张力。土地管理主体缺位、土地要素商品化程度加深和土地利用中的阶层挤压与规则混乱,共同驱动电商产业发展对承包地和宅基地秩序的双重脱嵌。由此,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布局,重建乡村基层组织在土地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村集体产权基础上土地利用的公共规则,协调农村建设用地与生产生活用地的诉求,这是电商产业嵌入乡土社会,有效激发村庄活力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贫困的根源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维 《开放时代》2006,(4):42-4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农村人组织起来,找到非农业的生存方式,促进“城市中国”尽快诞生。这个大方向是农村发展规律决定的。国家不是散财童子式的慈善家,而是“新农村”的推动者,农民才是主体,是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陈玉宇  邢春冰 《经济研究》2004,39(8):105-116
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多个渠道给教育带来了回报。用Heckman模型估计 ,教育的工资回报在 1 991— 1 997年为 0— 5% ,而且不显著。但是教育显著提高了人们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 ,由此带来的回报在 5%— 7%。教育还提高了人们到高工资部门工作的机会 ,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所导致的农村银行业结构变化是否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这一重要的研究背景,使用来自中国2006—2010年1 769个县(市)的面板数据检验"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银行业集中度的下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本文利用VAR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从冲击大小来看,事业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次之,农村救济费第三,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最小。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是: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保持稳定增长;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事业费和科技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间接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应利用财政支农功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课题组 《经济与管理》2007,21(10):63-68
依据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以成都市一体化先进地区——锦江区实施的金融小额贷款模式为例,建立农村金融市场供需收益模型。依托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总函数,建立适合城乡一体化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创新动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中,发达地区农村的定位是要利用它的自然资本创造并体现出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生态服务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体验、娱乐、教育等多元化的价值.城市化的程度越高,这类服务价值也越高.本文介绍了农村的多元化价值,分析了发达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和农村价值存在边缘化倾向,同时指出在保护农村多元化价值和消除农村的边缘化过程中政府必须成为主导者.最后,文章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挖掘农村多元化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税费改革后村委会收入大幅减少,村委会可用资金明显减少,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经费不足和公益事业难办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村委会资金筹集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新型的农业税收体系模式,优化村委会可用资源结构,保证村委会工作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8.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的释放,究其原因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碎片化,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育的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供需的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政府管理的失灵。为此,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寻找突破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困境的路径: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在两个"统筹"理念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薛军民 《财经研究》2003,29(4):55-60
本文主要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对农村经济所产生的公平与效率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提高农村经济效率的同时,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农村经济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源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贫困地区和农户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一分析也是对库兹涅茨曲线在农村经济内部的一个验证。  相似文献   

20.
杨琦 《财经科学》2014,(11):120-129
本文利用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生产性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生产性支出对农民消费的冲击为正,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民消费冲击主要为负。从冲击的贡献来看,前者的贡献率大于后者。2从短期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生产性支农支出构成了双向的Granger原因;非生产性支农支出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而农村居民消费不能成为非生产性支农支出的Granger原因。对模型施加短期约束条件,生产性支农支出对农民消费有一个正的较大的同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