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评级作为制度安排,起着资本定价与资源分配的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对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现状,探讨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业通过对各种金融资产的偿还能力或投资风险作出优劣评级,为金融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其投资行为,从而直接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定价、资本市场利率的形成和货币汇率的波动。再联想到之前欧洲债务危机时期,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不断下调其主权信用评级,加快危机的扩散,沉重打击了欧洲金融秩序的稳定。我们更加坚信本土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步伐加快,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信用评级机构的角度进行探讨,系统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提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化和国际化进程,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中没有履行好揭示风险职能,暴露出种种问题而备受指责,各国纷纷认识到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论述了中国发展本国信用评级的必要性以及发展阻力,最后提出应由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推动我国信用评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飘 《北方经贸》2012,(9):68+74
信用制度是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减少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根治社会失信现象、重塑社会道德伦理、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具有重要作用。而优秀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建设信用制度的基石,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培育自己的评级机构和有效评估体系,并以此来促进中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发放的信用评级不断丧失客观公正而广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起源、经营、监管和所处市场环境的讨论,对其受质疑行为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的认定机构与监管机构混乱,法律体系不健全;评级市场过度竞争,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国内信用评级市场过度开放,外资对本土评级机构渗透严重等方面。政府应从明确监管机构,构建监管体系;整合现有评级机构,削弱外资股权,加强信用评级本土化、标准化;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杜绝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事务,推动建立信用评级新秩序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现代化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信用评级业监管的滞后与不足,在此次危机中需要重新审视信用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用评级监管的调整,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促进信用评级业重新发挥其金融风险防范的功能。我国是信用评级发展的新兴国家,信用评级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国外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给我国以极大的警示,我国应吸取此次教训,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保障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席卷全球的这次金融危机,使国际上对"三大"评级机构产生了质疑,一些新兴的评级力量要求重新构建世界评级体系。与此同时,打破世界评级垄断的呼声也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支持。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也渗透到了我国的评级行业中,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经济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中包括4万亿投资等,推动了我国企业(包括政府融资平台)直接融资规模,带动了信用评级业务爆发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族评级机构如何迎接挑战并能取得胜利,是否能扛起民族品牌信用评级大旗,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还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懈、刻苦敬业。如何在国内评级业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战略规划的目标,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对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意义.构建发达完善的本土信用评级市场,以公正客观的信用评级助推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拥有相对的话语权,是我国金融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后金融危机"为背景,以对我国构建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必要性分析为切八点,通过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为前提,理性设计构建我国本土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各国因发展阶段与国情不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各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差异.从评级市场的集中度看,国内外评级机构市场集中度都比较高,世界上主权评级中超过90%的业务由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三大机构经营;我国尽管真正具有规模的评级机构数量有限,但也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评级技术方法上看,目前以三大机构为代表的美国评级机构,除了业务量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之外,评级技术也非常成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之下,我国评级业业务品种匮乏,评级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从评级机构监管制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业尽管也不是完美无缺,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市场格局,在信用评级业监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尽管在主要内容上与国际监管实践基本一致,但监管措施仍然是粗线条的,缺乏可操作性,与较为成熟的国际监管模式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应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机构,增强信用评级机构创新意识,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提高公信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收费经营模式存在缺陷,信用评级机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监管和规范评级机构行业的法律法规滞后等。我国应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加速改造目前存在利益冲突的商业模式,建立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从制度上引导内外评级相结合,刺激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是广大投资者识别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信用评级机构是对资产质量进行分析和把关的重要平台。然而调查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出现的诸多失误,使金融市场失去了可靠的“防火墙”,最终酿成了全球金融海啸。通过解读美国政府改革及发展委员会听证会的各项材料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疏失。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制度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但评级的真实性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有待商榷。基于2010-2017年的信用债券交易数据,本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进行检验,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在对发行人评定评级时存在"顺周期"行为,即经济繁荣时期评级机构具有高估主体评级的正向"冲动",这一行为在对国有企业、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的主体以及高偿债能力企业中更为明显;评级市场寡头竞争以及低评级主体的"评级购买"行为,或是推动评级机构高估评级的重要因素。因此,保证信用评级的真实性的关键在于消除评级机构的激励扭曲机制,提升综合信誉机制对评级机构行为的约束,增加评级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4)
政策性金融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其决定着国家的经济水平,而由于中国官方出口信用是政策性金融中的关键,因而在此背景下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本文从发展官方出口信用的战略意义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转型主要策略,旨在其能推动我国经济层面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且由此带动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莫琛 《中国市场》2011,(1):74-75
随着金融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承租企业信用风险,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租赁公司面临的共同课题。金融租赁公司引入外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其信用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与金融租赁公司的合作,也可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信用信息数据的积累。二者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信用评级、尽职调查、管理咨询以及信用方案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对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还存在着缺乏客观、可信的评级资料;信用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信用评级的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发展评级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拓宽业务范围;完善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发展;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建立资信评级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科学界定信用等级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用评级产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从产业安全的基本理论出发,科学审视信用评级产业内涵,对于科学厘清信用评级产业安全本质特征,正确制定维护信用评级产业安全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看,信用评级产业具有寡头垄断、技术知识密集、公共性及声誉机制等特征。信用产业安全指一国信用评级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自身没有危险且不会使该国经济安全特别是金融安全产生危险的状态。信用评级产业安全除了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紧迫性、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策略性等产业安全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基础性、波及性、脆弱性等自身独有的特征。信用评级产业安全包括信用评级主体安全、客体安全、产品安全等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评级,亦称资信评级,是金融体系中特殊的中介服务,其定价功能使评级机构掌握着企业和金融市场的生杀大权.它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国家地位. 美国次债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再次证明,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经济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推进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改革,构建一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风险情报对于保护由于信息不足而易蒙受债券倒闭损失的投资者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美国次贷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