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全球能源供需形势风云突变,各国调整能源政策积极应对.上半年,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促使产油国继续强化资源控制,增加油气投资,拓宽开发领域;能源消费国等出台税收及其他激励政策,推动节能;区域性能源政策协调不断强化;各国通过立法或出台国家行动计划等,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下半年,世界经济危机凸显,能源需求疲软,原油、煤炭等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各主要国家积极应对国内经济问题,能源政策作为刺激经济振兴总体政策的一部分得到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区域性能源合作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2012年,资源国通过将油气资源国有化或私有化来保障本国的油气控制权,部分资源国调整油气税收政策,使本国利益最大化。页岩气开发政策出现分化,欧洲多数国家因环境问题暂停页岩气开发,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消费国加快推动页岩气开发。环境税在全球加快推进,在发达国家开征环境税或上调环境税税率的基础上,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征环境税。核电政策继续分化,欧洲一些国家态度消极,但大多数国家持积极态度。鼓励发展、减少补贴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3.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世界油气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四低"(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将成为新时期油气行业的新特点。未来5年,全球油气供需将保持宽松,油气价格有望维持相对低位;油气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重组整合可能增加;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但主导因素将从资源转向技术与市场;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反映亚洲市场的油气基准价格有望逐步形成;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贸易格局,中美谋求建立新的竞合关系;各国能源政策将更加强调低碳、清洁,加快天然气发展仍是现实选择;油气作为主导能源地位仍将延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可能放缓。中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供需宽松可能常态化;中国将加速油气市场化改革,并推进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升级。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能源市场更为复杂。为此,主要能源消费国和资源国对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力求能源结构和来源多元化;2)提高能源自给能力;3)核能政策出现分化,部分国家仍对发展核电持积极态度,但部分国家放弃发展核电;4)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突出节能和提高能效;6)注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7)重视能源技术创新。这些能源政策动向将对全球能源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际能源市场更为复杂.为此,主要能源消费国和资源国对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力求能源结构和来源多元化;2)提高能源自给能力;3)核能政策出现分化,部分国家仍对发展核电持积极态度,但部分国家放弃发展核电;4)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突出节能和提高能效;6)注重加强国际能源合作;7)重视能源技术创新.这些能源政策动向将对全球能源市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2015年,低油价导致传统油气资源国财政收入下降,被迫通过减少补贴、降低税收、增加优惠等方式来增收节支.推进低碳发展、促进清洁能源利用是主要消费国的政策基点,也成为油气生产国的重要选项,资源国顺应形势制订了可再生能源投资计划.未来化石燃料被替代步伐将加快,全球将实行更为清洁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陈建荣  刘可华  雷越  江河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1):27-32,110
2011年,国际油价总体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重点资源国继续调整财税政策,加大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部分消费国下调消费环节税负以应对高油价;一些发达国家出台碳税,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美国则继续运用财税政策调节国内油气生产与消费。2011年,我国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针对国内油气生产、天然气进口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等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税制改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征税环节,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  相似文献   

8.
2005年国内外能源政策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高油价促使许多国家对能源政策进行调整,各国纷纷采取节能和扩大能源开发的新举措.主要石油生产国加强对石油业的控制,增加油气开采、生产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石油消费国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千方百计减少石油消费,同时,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亚洲各国削减补贴,提高出口关税,降低进口关税以遏制能源需求;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能源对话与合作显著加强.2005年,中国实施的能源政策措施可以概括为:加强能源战略规划,加强能源法律体系建设;对高耗能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能源价格体系;抑制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加强能源外交,提高能源合作水平.预计2006年我国的能源政策措施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9.
2013年,以沙特阿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等为代表的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NOC)的油气储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原油产量普遍出现下滑,天然气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炼油能力持续提升.部分资源国国家领导人或公司高层发生更替,能源发展政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资源国NOC与政府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在世界能源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资源国NOC加大投入,保证常规油气稳产增产,并开始向非常规资源领域拓展,大力发展下游业务,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原有石油需求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与亚太地区能源需求大国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受油价持续低位运行影响,资源国政府持续推进油气行业改革,加快推进能源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供给端保持减税,消费端税负有所增加;扩大油气开放领域,增加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2016年巴黎协定生效,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共识.受油价影响,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减缓,但从长期来看,清洁能源仍然是全球共同的发展方向.当前各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但支持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煤层气产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2012年煤层气产量增速放缓。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行业管理体系限制、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还没有真正"快起来"。无论从节约能源资源、调整能源结构、保障煤矿安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文明等任何意义上,都应坚持把煤层气发展提到能源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解析《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是俄罗斯未来发展能源产业、维护能源安全和开展对外能源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创新和高效的国家能源行业,既适应消费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又符合俄罗斯的对外经济利益,确保俄罗斯由资源出口国转变为创新发展型国家。俄国家长期能源政策主要包括能源安全、能源效率、预算效率和能源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其国内能源政策致力于发展能源贸易,建立完整的能源市场监管系统,放宽价格调控,取消交叉补贴。其地区能源政策目标是建立能够自我调节的地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将能源开采、加工好出口中心向俄北部和东部转移,形成新的合理的产业布局。其对外能源政策的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俄资源潜力,巩固俄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实现能源出口结构和渠道多元化,使国家经济从中获取最大收益。中俄可望在深度磨合中持续释放油气合作潜力,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与重振化石能源的特朗普政府不同,美国拜登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优先事项之一。拜登政府油气政策走向包括:加大对油气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管制,不会出台明显抑制油气的政策,对石油公司加强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业绩监管,加大新能源发展力度。重回"伊核协议"、美俄关系趋紧、加大对中东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可能是拜登政府在能源地缘政策上的变化。短期内,拜登政府能源政策对油气行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将加速清洁能源对美国及全球化石能源的替代,其对能源地缘政策的调整不会影响全球原油市场格局。拜登油气政策和能源地缘政策对中国石油公司上游业务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对中国石油公司上游发展建议:预判拜登新政府油气政策走向,跟踪能源地缘政治变化及投资机会,降低油气生产和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注重并提升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业绩表现。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联邦政府70年代和80年代的能源政策,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和目的,通过调整价格、税收和有关费用以协调各方面利益而制订的,从而保证了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了油气工业发展。在此期间,联邦政府的油气政策主要是:1973年,以出口补进口,维持国内低油价;1975年,提高油气价格,调整出口税和进口补贴,征收汽油特别税,以增加油气勘探投入;1980年,增征生产、销售税,控制常规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幅度,规定联邦政府在油气生产中的干股权益等,以保证能源安全并增加联邦政府收益;1985年,全面解除原油价格和市场限制,取消部分油气税,为油气工业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从总体看,加拿大油气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可供我国有关部门制定油气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嘉茹  雷越  江河  陈建荣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82-88,213,214
2012年,我国能源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十二五"规划,引导能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在天然气利用、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和管网建设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价格、矿权、进口配额、行业准入等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安全、清洁、环保的理念不断深化,监管力度得到加强,石油石化行业的生产活动、减排力度、处罚方式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油气行业多项税收改革政策出台,引导油气行业规范发展。结合十八大精神,能源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市场化改革等是未来我国的能源政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下半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给资源国和国际石油公司带来沉重的财政和经营压力,在调整策略应对油价风险时,石油市场上部分"非技术"因素也将发生变化,行业发展面临潜在风险。一是资源国对外油气合作政策风险。低油价迫使资源国政府在解决短期财政压力和提升中长期油气储产量水平之间进行均衡,不得不通过调整财税政策等方式努力寻求国家收入的帕累托最优,导致其财税条款的变动性与不可预测性。这将影响国际石油公司对资源国战略目标实施有  相似文献   

17.
韩国在能源消费方面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改善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炼油工业,满足国内油品需求;充分发挥进口油气资源的效用,实行能源消费多样化。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政策因素的影响,估计今后几年韩国石油进口量将大体维持现有水平,而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通过扩大从非欧佩克国家的进口和自营勘探开发,油气进口来源将有所扩大;炼油工业和石化工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出口可望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全球油气业而言,2013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墨西哥海上、埃及、伊拉克、加拿大纽芬兰岛、挪威海等新老区域纷纷找到商业油气发现;北美洲非常规油气的发展如火如荼,美国正在向能源自立目标大步迈进;各石油公司在油气勘探开发上连续数年投入巨资正在获得回报;北极和东非因其巨大潜力而成为业界追捧的热点.但201 3年国际油气勘探开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成本上升、资源国政策风险和地区冲突干扰以及美国非常规油气在其他地区复制成功率低等等.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2013年有别于往年的油气勘探开发特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各国保障油气供应安全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油气消费国围绕世界油气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竞争态势也逐渐由原有的资源争夺演化为资源控制与通道保障均势发展,由此引发的油气供应国、消费国以及运输途经国之间的争端和博弈层出不穷.2009新年伊始便再次全面升级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斗气",其表象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管输天然气价格和过境费用的争议,然而冰山一角之下掩藏的是政治意图与经济利益交织,地缘竞争与大国博弈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20.
2013年以来,主要能源消费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能源来源多元化、提高能源自给率.日本发布新版《能源白皮书》,提出取消“零核电”目标;同时积极实施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以减轻LNG的进口压力.俄罗斯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消化国内过剩的天然气.由于页岩油、致密油产量的快速增长,美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降至40%以下;若能效翻倍计划和减排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美国的能源自给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欧盟继续实施清洁燃料战略,计划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推行替代燃料站点建设,并将继续维持核电的发展.印度通过提高天然气价格、发展页岩气、扩大天然气利用等措施大力发展天然气,力争在2030年实现能源自给.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主要能源消费国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的良好愿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能源市场的走势.但是部分政策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消费国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保障本国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