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正《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30多年来,《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为己任,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开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评价与预见、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并适时开设专题栏目。《科技进步与对策》历年来入选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为己任,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开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评价与预见、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并适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30多年来,《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为己任,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开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评价与预见、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于1984年,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科技进步与对策》始终以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为己任,致力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品牌化办刊之路。开设有科技管理创新、区域科学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企业创新管理、科技法制与政策、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评价与预见、人才与教育及综述等栏目,并适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是新时代对传统管理提出的重要挑战,其已成为管理学、经济学等方向的研究热点。所以,在对知识管理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界定、基础理论研究、企业知识管理等方面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指出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欠缺之处。  相似文献   

6.
创新团队日益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库中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探寻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活跃程度、知识基础及前沿热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分析,总结了创新团队工作氛围、绩效模型、影响因素及团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深入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基础,指出管理学、心理学、技术创新等学科是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知识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团队绩效、团队组织管理、团队知识转移与分享是国际创新团队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知识管理与团队学习、跨职能创新团队、虚拟创新团队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国内近十年知识管理研究文献的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国内学术期刊1996年~2005年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为基础,以主题词、摘要和内容为依据,析出了关于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主题,并对主要的和显著增长的两类进行分析;以《中国期刊引文库》为基础,检索了被引用次数前10位的文献,并在此范围内分别从文献、学者、机构和期刊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最后,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程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7):151-160
组织裂变日益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探寻了组织裂变研究文献特征、核心议题和研究热点。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发现国外组织裂变研究主题包括学术型裂变和公司型裂变两大板块,囊括学术型裂变的技术转化过程、产业环境对学术型裂变过程的影响、大学对学术型裂变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公司型裂变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公司型裂变的剥离策略以及母体企业对公司型裂变新创企业的“双刃剑”效应等六大热点。最后在知识图谱分析基础上,提出关注创业型裂变现象、进一步挖掘组织裂变内在机理等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19日,《科技进步与对策》编委会年会在武汉举行。编委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张寿荣,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朱耀仲、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浩等30多位编委出席会议。会议由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编委会副主任杜耘主持。会上,刘传铁厅长充分肯定了《科技进步与对策》在科技管理领域的影响和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正>论坛期间召开了《科技进步与对策》编委会,通过了新一届编委会建议名单,审议"2012-2013年《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竞争力分析报告",与会编委就《科技进步与对策》下一步的发展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李京文院士总结指出,办好一个刊物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一是要有坚强的高水平领导;二是要有坚强的高水平编辑部和编委会;三是应多渠道增加稿件来源,扩大读者队伍;四是应加强与作者、读者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国内PPP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CNKI数据库(2000-2015)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SATI3.2和UCINET6.0软件,针对期刊、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字段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着重对关键词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了反映该领域研究的知识图谱,并由此发现该领域的主流期刊、高水平机构、代表性学者、知识特征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责任式创新是近年来欧美国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旨在协调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福祉之间的关系。使用1990-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相关数据,通过CitespaceIII、Bibexcel和Ucinet6等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合部分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信息,得到国际责任式创新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对应的知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责任式创新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具有场效应。借鉴物理学场论原理,基于知识属性,从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知识分布和知识流动5个方面,构建了知识场,运用矢量分析和场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了知识场的测度,并从知识辐射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出发,建立了场源知识辐射效果测度模型。然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场源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知识辐射效应,而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提出了增强知识辐射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公司创业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探索公司创业的关键文献和研究趋势,对于公司创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引文分析工具CiteSpace II,通过绘制科学知识图谱,采用定量和系统的文献综述方法,对各国学者发表的公司创业文献进行梳理,探寻领域内关键文献,展示研究主题演进轨迹,并分析研究前沿的重要文献,最后对公司创业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诺莫网络为主导逻辑,分析了产学研主体间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的关系,从知识、主体和环境3个层面选取6个前因变量,用知识粘性代表知识层,主体层包括自我效能、组织自尊和元胜任力,环境层包括组织心理所有权和差序氛围,用产学研知识溢出作为近果变量。采用Projection Pursuit和多元层次回归对构建的诺莫网络理论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Mackinnon、Sobel检验和Multivariate Delta Method验证了多重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构念,知识共享与知识隐匿在前因变量与近果变量间有多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知识转移对组织创新及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但目前关于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共同作用对创新综合影响的研究较为欠缺。分析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流入与知识流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检验了组织知识流入和知识流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表明,知识的平衡流动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和协同作用:当知识流动保持较高水平和平衡状态时,员工具有较高的创新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7.
开放科学的内涵、特质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范式内外逻辑的生态演化,开放科学范式兴起,世界科学域进入开放科学时代。开放科学内涵包括公众化、民主权、方法论、技术源、评价法5个向度。在开放科学范式下,科学研究表现出全方位高度开放性、参与主体多元全纳性、科研过程高度透明性等时代特质。从目前国际社会开放科学发展模式看,开放科学大致可分为慈善性模式、扩胀型模式和建构主义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外部知识搜索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关键。通过对企业知识搜索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的梳理,以整合的思维,从宏观环境层、中观情境层及微观主体层系统归纳了影响外部知识搜索能力的诸因素,分析了各层次因素间的交互效应,构建了企业外部知识搜索能力影响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985工程”高校为研究样本,选择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独立授权专利,抽取转让专利的申请人和受让人信息,构建这些专利的专利权人转让路径。通过对专利申请高校、发明者以及受让人的关系内容挖掘,将这些学校的专利技术转移概括为直接技术转让、校资产经营实体运营、校企联合研发、地校研究院、学术创业和专利经营实体运营6种模式。基于对6种模式的详细调研,结合宏观形势和外部创业环境优化,认为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正呈现一种明显的学术创业趋向。大学和创业学者的关系处理在学者创业和专利技术转移过程中更加重要,集中表现在专利成果权属和科研评价上。  相似文献   

20.
以2009-2015年华为集团公司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经授权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专利及其引证和被引证专利,构建了核心企业自主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分析了网络嵌入与核心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以及知识管理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网络位置对核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网络关系对核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负向影响,知识管理在核心企业自主创新网络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