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治理经济环境,而治理环境的核心,则是治理通货膨胀。货币不稳定,经济难以稳定,改革也难以深化。然而,治理通货膨胀,不能单纯依靠全面的总量紧缩,必须同时注意调节结构。否则。通货膨胀将转入慢性的经济滞胀,环境会更加恶化。结构失调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如果不顾结构问题,以严格的总量紧缩进行硬着陆,就可能导致生产萎缩,供给下降,经济出现滞胀。要治理通货膨胀,防止经济滞胀,彻底摆脱膨胀——紧缩——萎缩——扩张——失控——膨胀的周期性循环,就必须以总量紧缩,促进结构的优化。经济结构(产业、产品、企业及就业等结构)能否优化,是紧缩政策能否成功、经济环境能否改善的关键。尽管难度较大,需时较长,但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结构通货膨胀与市场总量需求不足的形成与平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逐年相对缩小,但历史累计的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仍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现期市场呈现出结构通货膨胀现象,只有合理地协调地利用财政、货币与外贸政策新组合,才能抑制现期通货膨胀现象,克服长期市场需求不足紧缩缺口对经济增长的束缚,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与就业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自1988年以来,我国再度实行了经济紧缩政策。然而,伴随着紧缩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长出现了回落,经济效益明显下降,进而使财政减收。面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经济界对此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应重新修正经济紧缩政策,放松银根,以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二是认为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经济紧缩政策,既是付出昂贵的经济代价。不难看出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是基于这样一个统一的前提:即经济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或者主要是由于经济紧缩政策造成的。但是,我们认为,在我国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判断紧缩政策实施的效果,至少必须首先对这样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思考:其一,当前经济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否是由于紧缩政策引起的;其二,紧缩政策实施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紧缩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少。物价指数逐月回落,过热的经济增长速度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实施紧缩政策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紧缩,能遏制通货膨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缩,能遏制通货膨胀吗?──与“压低经济增长速度以抑制通货膨胀”政策思路的商榷曹阳一、经济“过热”,谁“过热”?1.通货膨胀起因于经济过热,这似乎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然而,什么是经济“过热”?怎样确定“过”与”不过”?进一步,从更深层次分析,究竟...  相似文献   

6.
<正> 我就关于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的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矛盾在总量上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但是,如果认为需求偏大,供给不足,而从总量上采取消极的紧缩政策,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必然导致生产萎缩、供给下降、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而单纯从总量上增加信贷、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则会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膨胀,国力、财力难以承受,通货膨胀将日益加剧。我国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风险指数与主权国家评级》(WERI—CR2010)报告称,2011年世界经济将进入8年周期的上升过程,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透支增长、通货膨胀、财政风险、紧缩政策,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8.
阿根廷通货膨胀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阿根廷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方面。首先是政策失策。阿根廷政府长期以来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其次是结构性问题。阿根廷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生产结构僵化、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等,这些问题使得其经济增长受到限制,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此外,政府的财政赤字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有限的财政收入不足以弥补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同时,工会政治影响力过高和民粹主义盛行也是阿根廷应对通货膨胀的痛点。为解决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合理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胀压力过大。其次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政府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产业升级,提高生产力,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来改善经济基本面。另外,政府还应加大财政管控力度,控制财政赤字,并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为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支撑。政治影响力过高的工会也需对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综上所述,阿根廷通货膨胀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严重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经济、政策、结构等多方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央行政策目标和历史经验表明,若今年全年CPI上涨幅度在3%左右,则央行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影响现行赁币政策操作体系稳定性的外部因素是美元和美元利息走势。美元回升和美元加息有利于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不变时,物价走高所导致的实际贷款利率下降诱导企业产生贷款和投资冲动,实际利率对经济系统的这一调节作用使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具有一种偏离稳态的内生离心力。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内部政策走向是总量和结构并重的政策组合。总量适度控制基础上的强化结构优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选择性货币政策、再贷款和再贴现、差别化准备金率。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体系的外部政策走向表现为外汇占款冲销工具的政策组合,即在首选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后,法定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发行外币融资券为第二工具。美元加息对现行操作体系走向产生外部效用,有利于人民币加息和保持汇率汇制改革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读编互动     
《资本市场》2012,(11):2
<正>在2008年全国"两会"的时候,中国内地政府提出的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全世界都在扩张,只有中国在紧缩,这体现了中国政策的特殊,这种特殊建立在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和发展的特殊阶段上。刘伟认为,2008年春天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一场暴风雪把高速公  相似文献   

11.
从1988年国家实施宏观紧缩政策以来,在贷款总量受到控制的前提下,金融部门致力于贷款结构的调整。经过两年多的控制调整,贷款结构得到了改善,对实施宏观紧缩政策和抑制经济滞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贷款结构的调整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利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强度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债务可控三大经济目标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下行时期,低强度的税收政策与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协调组合能够快速地促进经济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经济过热时期,高强度的税收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有效地稳定物价水平,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平稳时期,高强度的财政支出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降低政府债务三大调控目标。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比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存。因此,要治理它就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下手,我国目前应该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政策组合。需求紧缩应该主要依靠量化货币紧缩政策,供给扩张主要依靠降低企业税收等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矛盾入手,提出我们所面临的是物价上涨和资金短缺双重压力,其原因除了总需求过大之外,更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因而,单纯实行总量紧缩,不可能达到预定目标,而必须在总量政策之下,充分发挥金融市场调节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功能。本文对这一功能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欧洲债务危机表明,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欧洲货币一体化安排在外来冲击下,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失衡、市场机制调节无力,成员国突破财政约束、运用传统的财政刺激政策而货币政策又保持紧缩,则产生财政危机和公共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很大。欧元区要摆脱困境必须加强市场一体化建设,推进政治一体化建设,寻找新的调节机制和财政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紧缩金融、财政的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物价水平仍居高不下。学者们对经济紧缩条件下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款,并构成M。发行的主要原因;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增长率的严重落差,导致非贸易部门供给不足。我们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目前通胀的原因在于体制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的扭曲,而金融体制机能的扭曲则是其集中的表现;外贸与外资引进对通胀的影响只是一种现象上的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究引起内外失衡的原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应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继续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减税政策,扶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均衡,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 孰为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般认为,在经济出现内需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失衡状态时,政府倾向于通过财政扩张来克服经济不景气,即经济失衡是因,财政扩张是果。而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扩张也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即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因在于:以带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强化了居民消费约束,也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供需失衡容易导致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实行增税政策,这将进一步强化供需失衡局面;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失衡,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存在很强的工具性约束,短期看财政政策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看,消除危机的政策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  相似文献   

19.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2,(11):4-5
拉加德:欧洲应暂缓财政紧缩 IMF总裁拉加德11日建议欧洲国家可暂缓削减财政支出的步伐,将主要政策目标转向保增长。这和该机构10月上旬连续发布的关于经济、财政和金融的报告建议吻合。鉴于该机构对财政紧缩影响经济产出效果的重估,她认为,欧洲国家政府如果再盯住财政赤字目标已经不再是明智的,因这会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目前,  相似文献   

20.
货币紧缩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杰  王韧 《经济纵横》2012,(11):1-5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具有长期正相关性,而实物类资产货币化和金融类资产扩容可能延缓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性。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相关性使调控货币、通胀成为传统的政策手段,但在通货膨胀综合了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下降,而在货币供应存在信贷配给和双轨定价等制度性约束的情况下,总量意义的货币紧缩反而会提升金融成本并对短期通货膨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逻辑上看,高货币存量决定增量紧缩将成常态,只有消除制度约束,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价格变量的引导作用,才能保证货币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