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4例及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奥氮平组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32/34),奥氮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嗜睡、口干和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多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失眠和头痛不良反应多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二者不良反应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和利培酮对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基线期、治疗的第4、8、12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P>0.05);两组患者PANSS各分量表分及总分较基线期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SP总分显著高于基线期(P<0.01)。组间比较,第12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P<0.05)。结论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治疗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片相当,安全性好,且对社会功能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主要对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卓夫)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奥氮平治疗组采用奥氮平治疗8周,利培酮治疗组则采用利培酮治疗8周,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主要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确定。结果将两组进行对比发现,两组疗效差异不大,但奥氮平相比于利培酮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更能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减轻。结论奥氮平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但奥氮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686项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再住院率、生存质量。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培酮合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组(治疗组)与单用利培酮组(对照组)。疗程8周,随访24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统计复发、再住院情况。结果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治疗组、单用利培酮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两组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AS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再住院率、社会功能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SF-36多个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合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单用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相当,复发率、再住院率、社会功能缺陷率绛低,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氯氮平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有效率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PP-LAI)和利培酮长效注射剂(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PP-LAI和RLA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The Cochrane评分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再利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有效性分析集10个,包括2629例患者;安全性分析集9个,包括29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LAI和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值、治疗前后PSP评分差值、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催乳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LAI导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RLAI(P<0.05)。结论PP-LAI和RLA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抗精神病药长效制剂,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大体相当,但PP-LAI导致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临床应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和经济水平等因素,个体化地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氯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单独用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率为46.9%(23/49),总有效率为89.8%(44/49);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40.8%(20/49),总有效为73.5%(36/49)。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神经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6/49),低于对照组的16.3%(8/49),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疗效,优于氯氮平单独用药,且联用药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国内外临床试验结果,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0篇有效文献进行分析,共2098例患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比较,合并OR值为0.89(0.58,1.36),经Z检验,P=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合并OR值为0.29(0.16,0.52),经Z检验,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头晕症状合并OR值为1.54(1.14,2.09),经Z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易引起头晕症状。嗜睡现象合并OR值为1.95(1.50,2.54),经Z检验,P<0.0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喹硫平比利培酮易引起嗜睡。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EPS发生率较低,但治疗时易引起头晕、嗜睡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找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方法:采用Review Manager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氢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帕罗西汀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12.2%,研究组分别为8.2%、10.2%、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沈阳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利培酮治疗且回顾性分析治疗剂量分为小剂量组45例与常规剂量组47例.持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的难治性分裂情感性精神病19例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BRS、HAMD、BRMS评分要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结论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分裂性精神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博思清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方法对5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博思清与维思通进行治疗,疗程6周。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博思清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2.0%,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本分别为638.16元和647.8元。结论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维思通相当,但起效更快,博思清(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较经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齐拉西酮或喹硫平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6周、8周末分别测定患者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身高2),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治疗第4周末起,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齐拉西酮组患者体重指数(BMI)显著低于喹硫平组患者。结论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但齐拉西酮对患者体重指数影响较喹硫平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单用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组20例应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照组20例仅应用阿立哌唑单独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BPRS评分两组间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焦虑抑郁和思维障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多和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NS评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兴致缺乏/社交缺乏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SS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大致相同。结论无论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还是阿立哌唑单用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肯定疗效,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在改善活动多、提高兴致/社交等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YP2D6和CYP3A5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对提高利培酮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接受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CYP2D6和CYP3A5基因多态性,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结果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与总活性产物在CYP2D6*10/*10基因型中的浓度分别为(243±36)ng/ml、(290±35)ng/ml和(532±68)ng/ml,均明显高于*1/*1和*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P3A5*3/*3基因型中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为(317±42)ng/ml,明显高于*1/*1与*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总活性产物和CYP2D6*10/*10呈明显正相关(r=0.756、0.773、0.812,P<0.001),血浆9-羟基利培酮与CYP3A5*3/*3呈明显正相关(r=0.743,P<0.05)。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与总活性产物在*3/*3且*10/*10基因组中均明显高于单一*3/*3或*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YP2D6和CYP3A5不同基因型影响血浆利培酮的代谢,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利培酮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8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D评分、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药组,中药可明显减少抗抑郁药物引起的相关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8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临床疗效总评(CGI-S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躯体焦虑因子评分明显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安全有效药物,更适用于伴有躯体焦虑症状的广泛性焦虑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男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7例男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2)给予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试验组(n=55)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4、6周时仍继续下降,且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增加,且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ES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男性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还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小,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