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精神     
审计精神应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审计精神是一种崇尚法治、客观公正的精神。审计人员应始终牢固坚持依法审计的精神,敢于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敢于维护法律尊严,敢于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公正地揭露和处理各种违法违纪问题,以依法审计的行为和成果来体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实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目的,并在推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国家治理国家治理,就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管理和服务,实现良好的治理是每一个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通过依法用权力制约权力,发挥揭示、抵御、改进和预防等"免疫"功能,在维护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安全,推动落实责任、透明、法治、廉洁、公平和正义等原则和理念,改善国家治理,进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凌宇 《金卡工程》2009,13(5):64-64
公民权利及其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宪法的核心问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是宪法的重要内容,是法治社会的根本目标;国家权力则是构建法治社会最强有力的后盾。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基础,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民监督权,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同时,国家权力的制约,是宪法的重要功能。保障人民监督权和制约国家权力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两大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法治就是法律的统治,它包含外在形式与实质内容两方面要求。有关法治的外在形式要求,人们并没有分歧。人们关于法治的分歧在于法治的实质内容。在一国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法治的主要内容,拥有权力是国家的本质属性,于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因此,人们关于法治的分歧主要就在于如何在立法和法律实施中处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这一观点是国家审计研究与政治学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免疫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实质是一种权力制约行为,其职责更多的是一种对受托经济责任的检查与证明。基于此,审计工作重心的确立应以政治发展为基础,包括: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满足国家治理中各方面审计监督需求、以财政审计为基点并不断扩展审计领域、维护法治建设和发挥权力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民主涉及的是权力的归属,法治涉及的是对权力的限制;民主是"谁来统治"的理论,法治是"如何统治"的学说。[1]但是这种对民主法治的笼统归纳,根本就无法涵盖民主法治积累数千年的深厚内涵。况且在中国当前社会背景下,民主与法治往往陷入意识形态的泥潭之中。因此,采取一种超然的姿态去回顾民主与法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审计是国家进行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本文从审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展开,探讨并提炼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分析了审计思想与法治精神的内在联系,审计理论与法治精神的联系,如缺少了审计的法治化一定不是完整的民主国家管理的法治化.国家审计依法建立,其自身已变成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是对公共权利的实施进行制约和监督、提升国家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文化建设紧密相关。审计文化影响力,现实中集中表现为积极主动的审计文化建设活动及其直接作用和成果。一、审计文化影响力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概括地说,审计文化影响力是审计文化在审计实践活动和国家治理活动中的影响力。审计文化在审计关系、国家治理活动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影响力,是国家审计本质作用的体现,是审计文化的一种外部影响力;而审计文化在审计实践活动中的影响力,是国家审计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是审计文化的一种内部影响力。审  相似文献   

9.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实质上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简称审计的"国家治理"论)。本文探讨"国家治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我们认为,"国家治理"论秉承社会契约论,基于不完全契约下的代理理论,在国家审计本质、目标和职能认识上,实现了对"免疫系统"论和"审计监督"论的超越和升华。国家审计应坚持以提升人民幸福为中心,围绕建立善治政府,充分运用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职能,主要从监督责任、评价效率、提高透明度和促进民主法治四个方面,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促进善治,最终提升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家审计与民主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审计制度自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以来,在民主与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审计从代表财政监督纳税人正在向代表纳税人监督财政转变。国家审计的本质日益凸现出来,国家审计本质对国家审计战略的定位发挥了导向性作用,对国家审计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国家审计本质的研究视角与实践意义国家审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有过多种探讨,目前审计理论界的观点也不尽一致,但概括起来,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主要  相似文献   

11.
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法治和有限政府的真正内涵。其基本要求是:政府行为必须有法律的明文授权,从行政权力的来源到行使,都应当有法律依据。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外汇局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放在自身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切实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监督和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制度和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法治建设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经之路,要坚持立法先行,用法治理念带领社会新时代向前发展.近年来,国家审计监督法律体系在探索中前行,依法审计的理念正在逐步渗透到运行模式之中,本文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视角,探索如何完善国家审计监督法律体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内在推动力,不...  相似文献   

13.
胡中伟 《金卡工程》2009,13(7):70-70
中国正在步入宪政时代,向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保证国家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安全平稳地运行,充分运用法律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切实保障公民权利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法治不应该存有空白,越是在危急时刻,政府越应该保持理性,坚持对法律的遵守和信仰,而危机时刻的法治问题则与国家紧急权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陈英姿 《审计研究》2012,(4):16-19,25
审计监督带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公共权力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交叉点,国家审计通过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国家治理机制的完善。我国的国家治理具有大党治理、大国治理、转型国家治理等特征,随着国家治理模式的演变,当前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治理新模式。国家审计由于其自身特点,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国家治理的法治性和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针对国家治理的治理模式和本质特征,国家审计要从党委、政府、公民三个层面入手,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执行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路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审计法规的性质及规范审计法规作为国家严肃财经法纪,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管理的工具,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作为确认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法律依据,又是国家制定的,借以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法律形式。审计机关依照这  相似文献   

16.
审计处罚权,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审计机关在审计监督中,对被审计单位及其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所给予特定的行政制裁的权力。根据《审计法》以及《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有关规定,审计处罚权主要有四种:一是警告...  相似文献   

17.
芦苇 《理财》2012,(9):78
似乎有权力存在的地方就有腐败,因此,一直以来权力腐败都是一个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避免对权力的控制。下面主要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机制,从而加强对权力的控制。一、经济责任审计控制概况经济权力,是权力中的一种,顾名思义主要侧重经济方面,比如对物质财富的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等,经济权力在社会中表现为一种职权。公共经济权力,是指使用国家控制的公共资源的组织具有的特殊的  相似文献   

18.
政务公开是当代中国执政进步的一个热点。审计机关作为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机构,其信息公开对于民主法治建设具有战略意义。随着建设公开透明政府进程的持续推进,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将成为审计公开的基本要求,但现行的内外环境尚不能支撑实行全面的审计公开,审计公开存在着诸多风险,亟需在战略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19.
国家审计利用自身的权限对政府部门、公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公共经济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是我国相关法律和社会公众的客观需求(董延安。2007)。近年来,我国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所掀起的“审计风暴”正是审计机关合理运用审计权限在社会公众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国家审计在列公共经济权力进行控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征税权力不仅事关国家的存在与发展,也事关全体公民权利。国家的征税权力来源于公民为了维护和增进自身的权利所订立的社会契约,应体现契约平等精神、税收正义品质。从法治视角来探讨征税权力,应对宪法性税收规则和行政性税收规则进行规则间的选择,以体现人民主权原则、法律平等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权力约束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从而规范、约束与限制征税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