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宇  李巧莎 《生产力研究》2008,(11):158-160
伴随着国债的不断发展和作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观点各异的国债理论。就西方国债理论的发展而言,大致可以用20世纪30年代作为分界线。在此前,西方国债理论主要是以国债有害论为代表;而在此后,尤其是在凯恩斯经济学盛行的年代,人们普遍相信国债对于一国经济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受凯恩斯主义赤字财政主张的影响,西方国家在战后持续出现了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这也就再一次激起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对国债的极大关注,关于国债的认识和理论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文章对西方有关国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系统性、总结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国债是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与现代金融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关于国债规模以多大为好,是否存在一个具有客观性质的合理界限,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一种据说源于凯恩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逐步实现市场化,品种和期限趋于多样化,认购主体也由企业单位为主转向以个人和金融机构为主。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国债发挥着货币工具、信用工具及调控工具等多重功能,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而国债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运用国债调控经济运行的净效果,关系到利率的稳定、金融秩序的维护和金融风险的降低,所以适度的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起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的急剧增长,国债负担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从国际比较角度看,我国的国债负担率还较低,财政扩张空间较大。本文依据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试验模型,就国债依存度对国债负担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国债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子荣  王琳 《经济学家》2001,(1):108-114
虽然我国的国债规模尚未超过国际警戒线,但其中隐含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文联系国债本质、国债发行原因、国债运行,对我国当前的国债风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防范和控制国债风险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债的性质与国债发行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的国债发行是很不规范的.本文从准确认识国债的性质出发,对我国今后的国债发行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提出转变国债发行对象、转变国债发行品种、财政部门自设国债发行机构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国债投资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很早就出现在人类社会,但现代意义上的国债则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把国债投资作为政府的工具使用则是凯恩斯时代以后的事。本文将首先提出国债投资制度的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国债投资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靳俐 《财经科学》2003,(2):79-82
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不断增加,控制国债成本问题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基于国债结构管理的视角,针对我国国债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收益率、流动性溢价和风险溢价等三个方面,对如何选择不同品种的债券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燕 《财经科学》2003,(1):70-74
国债的价格与收益率是整个国债市场运作的核心,笔利用威廉斯的传统国债定价模型及持续期理论对最近一次降息对我国国债价格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更好地完善国债价格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及促进国债市场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炜  王辉 《时代经贸》2013,(2):150-150,152
国债是我国目前债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对国债的研究己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利用从国债票面利率作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国债机制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国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债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过税收或政府支出的变化,即通过商品和劳务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国债的这种效应称为财政效应。本文分析国债的财政效应就是要分析国债的流量效应,从短期的角度分析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下面分析四部门IS-LM模型中收入的增加、国债融资对利率的影响与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薛薇 《经济纵横》2003,(5):11-13
自 1 998年实施以国债政策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我国的国债规模进入了历史性的增长阶段。本文从内债规模的指标入手 ,分析我国目前内债风险 ,并就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首先应消除制约因素,并对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体系、政府监管、风险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加强国债期货市场的立法建设,大力传播国债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国债期货交易从业人员,为规范和重推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风险产生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新昶 《财经研究》2003,29(7):22-27
国债风险产生于国债的特殊性质。国债风险不但包括信用风险,而且包含社会福利损失风险、赤字扩大、金融抑制、资本逃避、无谓损失、通货膨胀等。本文试图从以上两个基点出发,从6个不同角度考查我国国债工具运用过程中各经济变量的长短期变化趋势,分析风险产生机制,揭示风险产生途径,以利于防范国债风险。  相似文献   

15.
熊鹏 《经济论坛》2003,(1):17-18
过去十年,中国资本市场走过了它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但我国要解决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种种缺陷并使其不断完善,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资源合理的、有节制的使用;二是对市场有序化运转的维护;三是对市场风险有节制的释放。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基础性的金融市场与制度改革,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将我国国债市场与股票市场进行对接,以实现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均衡。二…  相似文献   

16.
Lodovico Pizzati 《Empirica》2000,27(4):389-409
This paper uses the Canzoneri-Henderson benchmark framework of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ion in interdependent economies to analyze how high levels of national debt affect monetary policy interactions. Using a two-country model, I first study how central banks interact in a flexible exchange-rate regime. I find that a low-debt country is better off interacting with a country with high debt, when both economies are affected by an aggregate inflationary shock. I also consider a political dependence scenario, in which central banks are subject to political pressure. In the case of a debt-burdened country, the political incentive to reduce interest payments on debt will spur a Gordon–Barro like inflation bias. However, under a flexible exchange-rate regime, the low-debt country will not be affected. Under a monetary union instead, political pressure may affect the low-debt country as well, and possibly create an inflation bias even greaterthan in the flexible exchange-rate regime. This scenario presents another example of how Rogoff's counterproductive monetary cooperation may arise under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相似文献   

17.
贾康(1996)在“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一文中认为,“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规定性”,由此引发了对中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讨论。 一、国债规模是否偏大的三种观点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大小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法:一种观点法认为中国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偏高,国债规模偏大,需要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国债规模风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红梅(1997)、张银政(1997)、陈守东和赵振全(1997)、陈志楣(1998)、《财政赤字与国债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18.
国债资金真实投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债发行条例和复式预算的特定安排使得人们对国债资金的投向产生了错觉。本文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当前国债资金主要被用于行政管理费、社会文教费、还本付息和以财政补贴为主的经常性支出,并提出从降低公务员净收益、压缩财政补贴和推进高校改革等角度来促使国债资金投向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本文以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认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对目前国债规模应持谨慎态度。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防范国债规模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GDP与财政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这两个最主要的变量,建立国债发行规模的EGARCH模型,预测我国未来5年的国债发行量,以此判断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